来源:新财经|作者:冯鹏程|时间:2013-10-09
“创造性破坏”一词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五十多年前提出。在熊彼特(1934)看来,“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创造和破坏主要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竞争实现的
“创造性破坏”一词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五十多年前提出。在熊彼特(1934)看来,“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创造并进...
作者文章归档:冯鹏程
来源:新财经|作者:冯鹏程|时间:2013-10-09
“创造性破坏”一词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五十多年前提出。在熊彼特(1934)看来,“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创造和破坏主要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竞争实现的
“创造性破坏”一词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五十多年前提出。在熊彼特(1934)看来,“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创造并进...
Global Times | 2013-8-30 0:13:01 By Chen Yang |
...
2013年8月14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冯鹏程教授接受《证券日报》关于互联网金融的采访。
冯鹏程教授指出:金融和其它行业一样,“触网”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很不够,但在行业的发展中,也有一些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但是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且从事的业务与传统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雷同的公司存在,对这样的公司要严谨对待。行业发展需要监管,但是,监管也不能‘一刀切’,除了要对大众普及金融知识,监管要科学,易疏不易堵,引导才有助于行业发展”。
采访原文如下:
Global Times | 2013-8-30 0:13:01 By Chen Yang |
...
冯鹏程教授2013年8月20日接受采访发表:
冯鹏程:家化“内斗”引企业家和资本怪谈
来源:《新产经》 作者:冯鹏程 日期:2013-08-20
《新产经》杂志
冯鹏程
近期闹的沸沸扬扬的上海家化与平安信托的“内斗”,以国资委出面强力遏制而使双方暂时偃旗息鼓,但仍让旁观者看得心有余悸,在这背后是一场“企业家”与“资本家”思维、理念与目标间的激烈碰撞,公众不好评判谁对谁错,但是透过这个案例或许能给企业家引入战略投资...
2013年7月2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冯鹏程教授接受《中国黄金报》关于黄金的价值的采访。
冯鹏程教授表示:且不论黄金在5000年人类文明中扮演的货币职能,尽管黄金失去等价交换功能,但是作为一种稀缺、难开采的矿产品,黄金本身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在新经济条件下,如支付宝等新的支付手段使得黄金的货币功能虽然在降低,其重要性降低,但是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看不到黄金完全失去货币功能的迹象。
原文报道如下: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宣扬有关黄金无价值的言论,引发专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