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庚南

湖南衡山人,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银监会浙江银监局.

租购同权能消灭高价学区房吗


  近来,随着国家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系列政策的出台,“租购同权”日益成为牵动百姓神经的高频词。继7月17日广州市出台租购同权等措施后,住建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出台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并表态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紧随其后,无锡于7月28日发布了“租房可落实”新政,郑州、扬州、 济南等多个城市也于近期提出或准备出台类似举措。

  “租购同权”时代是否真的已经到来?

  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出发,加快住房租赁...

Read more

金融回归本源的路有多长?


  在五年一度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既为未来的金融工作设定了规则,又为走出当前的金融迷局指明了方向。

  何谓回归本源?本源即事物产生的根源;金融之本源,即金融因何而生、因何而存在、因何而运行。如果迷失了本源,金融的存在必将面临质疑。可以说,当前金融领域...

Read more

绿色金融创新将面临四道考题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辟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被列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省(区)瞬间站在了绿色金融的风口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金融部门,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一场大考。

  之所以要通过设立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的形式来推进绿色金融,除了顺应G20杭州峰会之后兴起的全球绿色金融新潮流外,决定本身也说明了绿色金融背后具有很多不可测性,需要通过反复试错来探索和突破。尽管绿色金融的实践开展已有时日,绿色金融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但绿色产业发展尚未形成产业聚集,绿色金融的理论尚处于碎片化发展,绿...

Read more

楼市拐点来了?我有六点质疑


  中国楼市最让百姓纠结的是,除了房价的高企,恐怕还有对市场的迷惘:信市场还是信数据?但无论如何,透过统计数据我们总能找到与市场匹配的镜像。

  从6月1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的5月份非制造业PMI指数看,尽管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54.5%,但其中的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环比回落,新订单指数创年内阶段性低点,均在50%以下。同时销售价格上升势头有所放缓,销售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

  这是否意味楼市拐点已经到来?结合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销售情况、70个大中城市房价走势,以及房地产信贷市场运行的态势分析,至少有以...

Read more

首套房贷利率上涨!谁的压力最大?


  近期,一组关于首套房贷利率上涨的资讯不知又牵动了多少颗因房“驿动”的心!

  据融360发布的《2017年4月中国房贷市场报告》,4月份,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4.52%,环比上升0.67%,已连续四个月上涨。

  据北京商报网,从5月2日起,包括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北京主要商业银行收紧房贷政策,首套房执行4.9%的基准利率,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则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执行5.88%的年利率。

  据有关报道,深圳、上海、杭州、天津等地首套房贷利率近期也均有所上调。杭州首套房贷款利率基本上在9折至9.5折;上海的多家银行将首套房贷...

Read more

以《人民的名义》给银行提个醒


  正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所产生的霸屏效应或许让剧作者始料不及却又尽在情理之中。对于银行而言则是一件既长脸又“掌脸”的事。

  在查实“小官巨贪”赵德汉上亿赃款的清点现场,编剧似乎有意安排了一出银行员工的“花样点钞”秀,让吃瓜群众大饱眼福,也让银行人大大长脸。但刚刚引燃银行人的自豪,却又隔空甩手一掌,不管你感受到或没有感受到,那一掌却是实实在在的。

  《人民的名义》以大风集团负责人蔡成功之口直戳银行的痛点:一是银行高管受贿问题。蔡成功向省检察院举报京州银行副行长欧阳菁受贿200万时,称“每次从她那...

Read more

过度金融化的社会是病态的 金融不是谁都能玩的游戏


  刚刚结束的2017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海内外智慧的碰撞声犹余音袅袅,在把脉中国经济、释放中国信心同时,也给国人敲响了一记记“过度金融化”的警钟。

  什么是过度金融化?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从四个方面描述了过度金融化的倾向:一是金融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二是社会上出现了一哄而上办金融的现象;三是部分金融机构存在体内循环、脱实向虚的情况;四是部分实体企业片面强调产融结合,很多企业做金融。

  易会满的观点无疑直刺了我国当前金融发展之痛点,但将“部分金融机构存在体内循环、脱实向虚的情况”视为过度金融化,笔者不敢苟同。过度金融化应该是...

Read more

为何政府工作报告没提降低融资成本?


  每年“两会”期间最吸睛的莫过于政府工作报告了。今年尤甚,18000多字的报告精雕细琢、字字珠玑,既传递给世界中国的发展信号,又饱含了浓浓的民生情怀,引来信息“淘金”者无数!

  逐字逐句研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在谈到货币政策目标时,除了货币政策总基调由2016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调整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目标由13%调低为12左右外,还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本次报告并未提及提降低融资成本问题。

  为什么2017年政府...

Read more

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商业银行该如何作为?


  2月17日央行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指出,要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这一表述显然与以往“严格限制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类表述有了较大的差异。其背后潜台词则是我们熟知的、典型的“既要......又要”句式:既要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又要支持合理的自住性需求。

  按照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调,这一句式绝对正确。尽管笔者并不认为强调房子的居住属性就是对其金融属性的根本否定,但上述定调毕竟指明了中国房地产理性发展的基本定式,即引导房地产市场需求...

Read more

银行应摒弃庸俗短视的信贷文化


  端午节本不是用来快乐的,而是用来缅怀、用来反思的。可叹的是,“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更有死磕派定要为端午节翻案,撇清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想想屈原也够冤的吧?可偏偏还有人似乎比屈原更委屈。

  端午节前夕,国办派出的9路督查组就民间投资发展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有关官员直言“融资难、融资贵”是民间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将矛头直指银行“天晴送伞,下雨收伞”。银行界自然觉得很委屈,喊冤的“状子”连篇累牍,冤比屈子。

  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撰文《金融机构下雨收伞没错》,认为银行&l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