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30年和苏联解体17年的断想(三)
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探寻
苏联解体是个人罪孽还是文化使然
从前面(《中苏改革对比》和《戈尔巴乔夫多党制改革猜想》)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戈尔巴乔夫彻底背叛了马克思主义,背叛了共产党。借多党制改革的机会来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取消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一执政党的最高首领,怎么会如此作为呢?一个曾对党无限忠诚的人,怎么会在此时(入党几十年后)对党有了刻骨铭心的恨呢?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不能仅仅从其改革中寻找破解,我想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应该从更为深层次的地方找起。从戈的回忆录里可以看出,他的这种仇恨早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埋...
作者文章归档:白贵才

人生,随着岁月的不断深入,始见光明……
鱼为什么永远是鱼?(怎样突破困境)
鱼为什么永远是鱼?
怎样突破管理困境
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但更是一种生活,一种生命的活法、生命的哲学。当千千万万的人走进这种生命的活法的时候,管理学便应运而生了;当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进而又从理性认知回归到生活的实践中的时候,管理艺术便应运而生了。这就为什么说存在决定意识,现实决定认识的原因了。要想做好管理,首先要学习管理好自己,要想带领别人突破困境,那么就要先突破自己人生中的种种困境。正人先正己吗?
从这个角度思考下去,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我要追问“鱼为什么永远是鱼?”,而不是龙...
戈尔巴乔夫多党制改革猜想
关于戈尔巴乔夫多党制改革的猜想
中国改革30年和苏联解体17年的断想(二)由苏联解体看中国政党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历史已经无可争辩的证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第一原因,也即根本的原因。不管戈会写多少书,讲多话来为其辩解,铁的事实都是无法改变的。或许从这一点来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它达到了他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苏共的目的,成功的消灭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然而这样的成功,却是人类的失败,更是当事人(苏联人民)的悲哀。是他们为这样的成功牺牲了自己,是...
抓狂的时候怎么办
导语: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总有些时刻让我们非常愤怒或者郁闷,但却又无处发泄,憋得要发疯,然而却又无处发泄。现代人管它叫抓狂。我们都是凡人,所以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时候,由于某种潜在的不知名的原因所引起的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感觉是急剧变化和膨胀的,是可以引起情绪极大不稳定和浮躁的,它直接或间接导致自身动作的无法控制,同时心中的感情或者想法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被人理解和知道。这是凡人的苦恼,也是凡人的标志,如果没有它,那我们或许已经不成为人了。事实上我们都是人,所以我们还要去勇敢的面对它,克服它,战胜它,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可以实现这些目标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hell...
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干部作风建设年
学习领导讲话心得体会
(认识篇)
为了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活动要求,动员大会之后,我反复学习了部长的讲话,以及省委市委领导的讲话,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思想认识水平上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由表及里的进行学习和思考,对照讲话中所提出的种种作风问题,反观自己身上是否存在,思想认识是否到位。经过几天的学习,对于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如何保持良好的干部形象也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在当...
怎样写好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是党组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鉴别和评价的活动。考察材料是在考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材料。它是干部考察结果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历史地了解熟悉干部的重要途径;是鞭策教育干部的重要方法;是探索干部成长规律,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重要资料。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干部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的反映。
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表现的真实反映,是组织部门对干部一个时期以来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形成的综合评价,是党组织研究决定干部任免的重要依...
中苏改革对比
中国改革30年和苏联解体17年的断想(一)
第一次读戈尔巴乔夫的回忆录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当时只是出于喜欢和好奇去读,所以体会到的更多的是一些个人的感觉和历史的沧桑。而现在,当我用职业的眼光再去研读它的时候,我发现此刻我所体会到的不再是轻松,而是十分的沉重。之所以沉重,是因为我看到了更多我原先无法看到的东西,读到更多我原先无法读懂的东西。这让我的心情骤然复杂,也让我的疑问与思索充满大脑。
让我沉思与疑虑的不再是戈尔巴乔夫的个人沉浮,而是其身后那个伟大的国家——苏联的命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潜,以人为鉴,...
养生第一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的老龄化。讲这些不是说我要谈谈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而是一个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养生!什么是养生,又怎样养生,每个人不每个人看法,但有一点也是人们所忽视的,那就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养生?真正的养生,可谓是恬养生年,享受生命给我们所带来的乐趣。然而要想享受乐趣,就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乐趣;要想知道什么是乐趣,那就需要我们去学习新的东西,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由此可见,想养生,就首先要学习;而事实上,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恬养生命的过程,所以说,养生第一法是学习。
当我...
孙悟空是好员工而非好领导
孙悟空为什么是一个好员工?
题引:
齐天大圣孙悟空自从出了名以后,关注他的人也就多了。有的说他是个好员工,有的说他是个好老师,还有的说他是个好榜样,各种评论不一而足。这些我都赞成,因为这对于齐天大圣来说是实至名归的。但是,由此也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一个无论是对于管理者,还是对员工,或是对于那些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都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明白,那任何评价和效仿都将变得毫无意义。这个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为什么?为什么齐天大圣孙悟空能够成为一个好员工,一个好老师,一个好榜样?我的回答是,一个字——“变&rdqu...
聪明人是怎么死的?
这个题目初次看来似乎大有危言耸听之意,要么就有哗众取宠之嫌,然而事实绝非如此。看看刚刚发生的国美老总被拘一案,再看看台湾那个曾经玩弄民众长达八年的陈水扁的下场,还有曾经或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一个个令人惊醒的故事(比如此刻正在华尔街上演的天下第一大骗局-麦道夫案);它们无不向人们发出警训:聪明者死。
正如古语所讲,“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聪明者死”这是历史和现实给予我们教诲。“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在每个人的周围,每天都上演着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