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茅于轼

茅于轼简介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被赶往大同机车厂劳动;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198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先后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专家、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能源组国际顾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生活中的经济学》、《谁妨碍了我们致富》、《给你所爱的人民以自由》、《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等。
助手段绍译手机:137 0738 8888

和谐社会的切身体会


         和谐社会的切身体会

                         茅于轼 

  中央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到底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在里面有什么感受?这次来到美国增加了一点体会。都是一点点小事,但是体会很深。

  一天,开完会回旅馆。为了省钱,就没有打的...

Read more

为什么个人所得税未能缓解贫富差距?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增加了上近百万倍(开始那一年, 1980年, 只征收了18万元, 现在接近1500亿元), 现在它占了全部税收的7%。 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这个比例还很小。 比如美国近年来联邦总收入(包括个人和企业所得税, 流转税, 以及社会保险和退休金)中个人所得税占约50%。 其中企业所得税仅为个人所得税的大约五分之一。 而在我国, 企业所得税超过个人所得税的一倍还多。 北欧的一些国家个人所得税还更高。 这些数据说明虽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有了很大增长,但是还远远没有征够。 反过来讲, 其他各种税收则大大征过了头。 或者说, 政府在其他方面多征了许多税, 导致个人...

Read more

当务之急是地下金融合法化(一)


 

    当务之急是地下金融合法化

                        经济观察报记者欧阳晓红 胡蓉萍

   这些地下金融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他们都有相当的经验,也不会出什么大事,让他们合法化,这是最要紧的。小额信贷是解决中国小企业发展和农民多种经营资金需求...

Read more

致想买经济适用房的诸君


致想买经济适用房的诸君

茅于轼

我多次发表了反对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引起许多不同的意见。反对的原因是许多想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如果取消了这个政策,就买不成了。从他们的立场出发,是可以理解的。在这儿我愿意跟诸君讨论一下,大家都买经济适用房的可能性和公平性。

 能够买便宜东西,不光是房子,什么都是越便宜越好。但是如果伤害了生产者的利益,人家不生产了,大家还是买不着。这就是改革以前的情况。也是为什么价格低了不好,高了也不好,正好才好的原因。住房也一样,价格要合适才好。

 经济适用房能不能不伤害别人而自己得利呢?不可能,天上掉不下馅饼。房子之所以便宜是有人吃了亏。拿经济适用...

Read more

投机的利和弊


 

投机的利和弊

 

茅于轼

 

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发端在一个自由经济的背景下发生的,已经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不少人对自由经济的制度产生了怀疑,我认为这是一个在原有的理论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更为深刻的、更新的假设问题;比如市场制度中哪些领域可能存在问题,而哪些领域是没有问题的;危机是不是一个根本性的制度问题?通过探讨可以对市场制度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说市场制度是一个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制度,他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呢?有一个均衡价值,这个均衡价值是能够最有利的配置资源,这个均衡价值是唯一的,这一点特别的重要,一般均衡理论证明,它不存在两个解,这里...

Read more

中国 “保八”难度大


                 中国 “保八”难度大

         ——访茅于轼

  

          Q.欧洲、美国、日本等受到金融危机打击,经济出现明显衰退,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人民币景气刺激计划引起外界关注。您如何评价这一政策及前景?

...

Read more

粮食安全不是问题,石油安全才是问题


 

粮食安全不是问题,石油安全才是问题

           

 ——为什么要研究粮食安全与耕地红线问题

 

茅于轼

 

     我想把我们为什么做这个课题的背景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感觉人类发展到了21世纪,最近这200年有了一些特别大的变化,我想大家都知道,由于市场化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已经过时了,现在世界人口不受制于...

Read more

从农业的总量均衡看三农问题


 

从农业的总量均衡看三农问题

 

茅于轼

 

三农问题的解决过去多半从农业本身看,提出的办法是想方设法增加投入,提高产出,保护价格,减轻负担。这些办法有的有点效果,但是总起来看是无效的,因为分析问题的角度错了。要想三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必须从农业和整个社会对农业的需求作分析。

农业包括了从土地获得产出的多种活动,但是占大头的还是粮食种植。在种植业中粮食的播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69%。占我国人口65%的农民产出的粮食,其中自己消耗的占40%,用作商品提供给非农人口的大约为60%(饲料部分也算商品),这样低的商品率,说明我国农民投入的劳动很大一部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