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盛洪

1954年12月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6年和199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继获得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对经济学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兴趣,先后致力于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产业经济理论和中国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度的结构、起源和变迁的研究;文明的冲突、融合与整合问题的研究。1987年以后,他又注重介绍和翻译新制度经济学的文献;组织翻译了罗纳德•科斯教授的论文集《论生产的制度结构》,近年来又主编了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集《现代制度经济学》。他的专著《分工与交易》 是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尝试之一;专著《治大国若烹小鲜》是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政府的学术努力;他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和论著《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代表了过渡经济学领域的领先水平;他的随笔集《经济学精神》和《在传统的边际上创新》,演讲集《为什么制度重要》,透露了他普及经济学的努力和对文化与道德问题的关注;他的文集《为万世开太平》则交织着理性主义的冷静思考和关注天下未来的文化激情。助手段

挽救文化危机需要回归传统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盛 洪

  感谢刘教授的精彩演讲,我们经济学家总是仰望哲学家,因为我们太脚踏实地了,我们需要跳得高点来看问题。我还是觉得刘教授刚才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非常准确。它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对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刘教授给了一个非常充分的分析。我迄今为止还没有听过比这个演讲更充分、更精彩的讨论。

  我只想再讨论几件事。

  首先,我非常同意刘教授在评价文化的时候对绝对主义的批判,但是我要强调一点,其实绝对主义在很多文化中都是有的。把自己的文化作为绝对真理是非常普遍的。其实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绝对主义的文化和政权结合,我觉得中国的问题恰...

Read more

中国应以较大投入支持民企发现替代能源


 
 
 
  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使人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石油上。日前,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盛洪所长从国家行为的角度,就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石油战略,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对目前国内石油供应紧张,中国石油公司全世界找油的做法,盛洪认为这具有合理性,但他强调应注意具体的做法。
  他解释说,石油本身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并不完全服从于市场规则,不同国家使用石油的成本也不同,这涉及石油的“经济租”如何分配问题。
  由于石油在现代经济中至关重要的地位,“经济租”的分配与各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有关。由于美国等西...

Read more

低碳经济中的能源市场化(下)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



     第四点,我们今天的市场化没有完成,我们政府还有价格管制,很多的价格还是低于天然气的价格、居民用电的价格,还有工业用电的价格,都是偏低的水平。我们实行了电价管制,由于管制,其实也对煤价产生影响,电力生产主要是火电,电煤的价格也被压低,能源生产领域还是垄断。

      这张图讲的是我们有66个国家和地区的样本,纵坐标是碳排放强度,横坐标是经济自由度,这样一个大致的回归,回归线基本上向下倾斜,大致反映了一个趋势,市场化应该是它的程度越高,碳排放效率越高,碳排放强度越低...

Read more

低碳经济中的能源市场化(上)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



      苏伟司长和茅于轼老师的演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我们的目标已定,走向低碳经济。我想这是没有太多的错误的,但是这个目标有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低碳经济只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应该说我们社会和整个世界的目标很多,这些目标的性质不太一样,有的更为优先,有的稍微不够优先,有的稍微靠后,还有的目标比较硬,有的比较软,关键在于刚才茅老师讲的,这个目标既不是最优先的,也不是最硬的,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微妙的问题,从碳排放到经济损失之间的连环,每个经济学家都在讨论,其实没有什么清楚的结论,从碳排放到气候变暖这是一个...

Read more

文化自信不可弃


  文化自信不可弃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盛洪



  一个不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人,在心里是跪着的

  我们一讲到本国的文化就很容易接受,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你在其中的感觉,而不是你在其外。这是非常微妙的。像我们经常讲林肯、松下幸之助也是很伟大的,但即使不是民族主义在作怪,对这些人的亲切感,也许不如你对自己的一位亲戚、朋友的同样品质亲切感强。所以本民族的一些很漂亮的人物和很漂亮的故事是进行道德教化、激励人们的一种很有效的资源。人们非常自然流露的情绪,像人们热爱自己的亲人,热爱自己的父母都是些最基本的感情。我们在进行讨论的时候,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Read more

不能再用计划经济的方法管理教育


不能再用计划经济的方法管理教育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盛洪 
 

   21世纪》: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整个社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80年代中国曾推进过打破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后来为什么没能坚持下去?阻碍高校打破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盛洪:教育体系的根本问题是过度的不当管制。换句话说,就是还用计划经济的方法管理教育。教材、学位、教授资格、招生人数、专业设置甚至学位证书怎么印都是教育部一手掌控的。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部门利益造成的“寻租”现象屡屡发生。教育部...

Read more

公用事业如何民营化?


 

公用事业如何民营化?
 
北京天则研究所所长 盛洪
 
我们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结构转变,也就是我们有大量的投资投到了产业界,我们生产的日常消费品、家用电器、汽车、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它的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但是在另一方面,在政策上、制度上、金融机制上,并没有把我们资源迅速地转到公用事业上来,于是出现一个问题:由于我们的供给跟不上,公用事业的服务价格可能会越来越高,甚至还会有一些垄断价格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实际上造成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阻碍,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问题。
  实际上我国公用事业的现有体制,应该说是一种国有体制。像自来水...

Read more

让农民自己代表自己


 

让农民自己代表自己
 
 
                           北京天则研究所所长 盛 洪
 
 
在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的国度中,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然而坦率地说,我们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农民的问题。反过来,当这个国家遭受厄运时,农民承担了最沉重的部分。无论是两次鸦片战争的赔款,甲午战败的马关条约赔款,还是庚子赔款,还不是变成了田赋、厘金和各种苛捐杂税。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经...

Read more

让信用成为政府的政绩纪念碑


 

 让信用成为政府的政绩纪念碑

盛 洪

      当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将“民无信不立”挂上口头时,我们知道,我们社会对信用问题的共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既是重建信用社会的起点,又隐藏着某些盲点。正是因为政府对信用来说至关重要,当政府开始重视信用时,我们有理由感到乐观。然而,如果政府强调信用的言词只是针对别人,而没有意识到它自身对信用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最好还是对信用社会的前景慎重一些。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从小就知道“千金一笑”的故事,它再形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