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立新

艺术和投资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游历在其中给我带来无比快乐。

肉价连涨9周蛋价冲顶


     近期猪肉、鸡蛋价格的快速上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否那传说中的滞胀已经悄然来临了,一切该来的都应该来,任何人为的举动都不可能阻挡客观事实的发生,一切延缓客观发生的措施只可能起到一时的作用,该来的终究会来。

 

Read more

万科抛出112亿公开增发方案


      万科手头尚有货币资金268.8亿元。公开信息显示,5月以来万科新增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共获取了19个项目,地价金额总计约110亿元。万科的增发看来只是借资本市场好转圈点钱,,也许这回又应了郎教授的那句名言“万科总是那样悲壮”,资本市场会作出怎样的反映让我们拭目以待。

Read more

香港7月出口货值跌近20% 经济复苏之路或现反复


         香港出口货值的下跌表明经济的复苏还没有真正到来,也许一切还需要时间来慢慢恢复。尤其重要的是美国经济的走向,随着美国金融业的逐渐稳定,其他实体经济尤其是房地产似乎在慢慢企稳,只有美国的实体经济带动消费的恢复,才会和中国经济一起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

Read more

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 反弹就是一句空话


       如果把经济增长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财政政策就不是建更多的“铁、公、机”(铁路、公路和机场),而是把资源直接发给老百姓,或者是充实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给老百姓、企业减税。中国企业税负太高,17%的增值税,再加上25%的所得税,全球不是最高的,也是最高的之一,所以政策组合应该是减税,应该是增 加在收入和财富配置中老百姓的比重。也许经济调整的重点更突出,资本市场会迎来真正意义的反弹。

Read more

“末日博士”鲁比尼警告全球经济或出现二次衰退


      鲁比尼的观点非常鲜明,各国决策者在刺激性财政和货币政策退出方面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如果决策者们为了抑制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而提高税收并削减开支,经济复苏基 础无疑将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如果维持赤字现有的庞大规模,市场的高通胀预期会增加,从而导致贷款利率上扬,这同样会“扼杀”经济增长。

Read more

奥巴马11月首度访华 或继续游说中国买美国国债


      对于仍在不断发行创纪录政府债券的美国政府而言,海外投资人的增持对于弥补美国的巨额预算赤字至关重要。特别是中国,目前依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人。而美国经济的复苏对中国的出口具有强力地推动作用,因此中国经济的复苏和美国经济的复苏是密不可分的。

Read more

郭树清:银行流动性过剩已经导致资产泡沫


        信贷资金造成的资金流动性充裕需要一个出口和归宿,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只有股市和房市相对比较好变现,因此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泡沫,如果资本市场发生大的震荡,这些信贷资金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而最终风险将转嫁给银行造成坏账上升,也许中国也将经历一场金融风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