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中概股做空机构Citron企图做空360的股票,这件事也促使我们进行反思。360首创“免费安全”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商业模式在全球都是绝无仅有的,被海外誉为互联网的中国模式。因为在美国找不到对应的参照物,而360的股价一直表现不错,如果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Citron看不明白,于是它采取有罪推定的思维模式,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有可以做空牟利的空间。这说明,关于360的商业模式,或者360未来成为怎样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我们还要加强与海外投资者的沟通。
360的未来是什么?今天,360拥有超过3.7亿用户,用户渗透率达到89%,...
作者文章归档:周鸿祎

“站在对方的鞋子上”思考
创业者跟投资人合作,有不少人觉得融资是第一位的。相反,我觉得融资很重要,但“融智”更重要。钱多了,不见得就是好事。
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做3721网络实名,国内外没有这种成功先例,投资人找不到可以参照的模式,很难看懂。那个时候,我融资很艰难。当时,我看别人用国外已经有的概念融来很多钱,就特感慨:要是有一天能融到这么多钱,创业该多省心啊!
到奇虎做社区搜索,融资几千万美元,而且奇虎团队很多人都有丰富的经验,按理说有钱有人,成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但我们却走了一年半的弯路。
事实证明,很多创业公司正是因为没有融到钱,既缺钱也缺人,所...
如何建立一个“铁打的营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我相信,创业初期,当团队里有人离开的时候,肯定有不少创业者拿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我觉得这句话有误导,因为他把营盘(公司)和兵(员工)的关系完全视为单纯的雇佣关系。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如果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作一份工作,当作一种养家糊口、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那么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是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业开始,最宝贵的资产不是那个idea,更不是那个宏大的规划。创业就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接力赛,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没个七八年达不到目标;同时又要求你必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竞争。这...
创新要有一点儿250精神
360在美国上市,上市成功并不是最高兴的一件事儿,我觉得最高兴的一件事儿就是企业一定要创新,360从一开始搞不了大的创新,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微创新,从用户体验出发做用户体验的改善,最后通过持续的创新颠覆掉传统安全这个行业。你知道原来所有中国公司,特别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到美国上市一般要干一件事儿,在美国找一个榜样,让美国人特别容易理解,你一去就说我是中国的Google,我是中国的亚马逊,美国人一想这个模式在美国很成功,再加上中国有无可限量的市场,这两个一加起来就一定会成功。
250+110=360
我就找不到跟360一样的榜样,所以我就坑坑巴巴跟人家解释360在中国为什...
颠覆性创新实际是马后炮的总结
互联网时代很多创新不是从企业自身出发,而是从改善用户的体验出发,有时候甚至是让企业做了一些很不起眼的创新。但是这个微小的变化给用户带来了一种新的感觉,一种冲击。一旦打动客户,这个“微”创新实际上一点都不微。
作为360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周鸿祎的“微创新”理论正在由小众走向业界主流。360作为微创新的典型案例,其快速的发展速度和颠覆式创新也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方都市报主办的2011年3C创新传媒大奖即将于12月揭晓获奖名单,周鸿祎作为“年度创新人物”候选人接受了记者记者的专访。周鸿祎认为,颠覆性...
互联网企业后劲儿最重要
网络产业仍有人口红利
记者: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目前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互联网领域,你是否这样认为?
周鸿祎:全球经济目前对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影响不大,一个主要原因是目前互联网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中国互联网的人口覆盖率为36.2%,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这说明中国互联网仍然存在人口红利。从各方面来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记者:今年有多家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但之后中国概念股遭遇寒流。你觉得中国互联网公司明年还有赴美上市的好行情吗?
周鸿祎: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寒流,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少数害群之马,通过反向收购...
360的下一程
对周鸿祎而言,11月或许有着特殊的意味。2010年11月3日,3Q大战爆发。卧薪尝胆5年后,360成为让腾讯也不容忽视的竞争者,并且顺利登陆纳斯达克。
一年后,2011年11月4日,周鸿祎出现在了安永企业家奖的评选会上,他获得了安永企业家奖。
在互联网层出不穷的创富企业家群体中,周鸿祎个性鲜明,却“毁誉参半”。有人曾把他比作孙悟空,封了个“斗战圣佛”的绰号,老周习惯蔑视权威,也喜欢快言快语。喜欢他的人,认为他个性鲜明,是个性情中人;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是“流氓软件教父”,江湖味道十足。恩怨看似泾渭...
大学生创业要Hold住
每次提大学生创业我都非常纠结,你知道成功率有多少?有人举比尔·盖茨的例子,全世界就出这么一个人。绝大多数还是在这个市场里磨炼了至少十年以上:看许朝军,大学没毕业就跟着陈一舟干,所以今天可以创办点点网;再看最近这一年的上市热潮,优酷的古永锵原来是搜狐的联席总裁,人人的陈一舟是十年的老兵了,当当网的李国庆更是从互联网第一波起打拼了十几年。
我的第一个建议: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环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无线互联网的到来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对于创业者的要求比十年前高了很多,而这个门槛不是钱多就可以跨过去的。那时大家都傻呵呵的,谁拿到一笔钱,在互联网里占着一块地,...
我不是乔布斯的门徒
公司一定要杜绝官本位文化
“我不是空谈理想的老板,那样太虚伪了,我的信条是,你可以跟员工谈论理想,但是你一定要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
记者:有些公司上市之后会出现人员流失,一些公司的管理层把上市当成目标,把套现当做目的。现在360上市了,有没有出现老员工流失的现象?你有什么办法保持团队的稳定?
周鸿祎:不瞒你说,虽然我们对员工很有信心,但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预案。360已经上市半年多了,过了解禁期,还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管理层很稳定,有中层干部因为健康原因辞职,但不多。我想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我和老齐(指360公司总裁齐向东)不是以...
创业者不理解某种“强势”
对于我来说,天使投资是相对随意的事情,并没有整体的战略布局,也没有要做一个企业帝国那么宏伟的想法,觉得那些项目有意思就投了。我更希望像 KPCB或者红杉这两家硅谷的VC那样,一说起来很有意思的企业,基本都是他们投资的。
在处理跟创业者的关系时,我说话风格直截了当,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强势,但实际上在做决策时我非常尊重创业者,很多投资的企业我连董事都不是。创业企业不太可能靠股东投票解决问题,也不太可能靠外部的投资人强行决定某件事。我总是对创业者说,你作为CEO,你来做决定,我只是把建议告诉你,因为这毕竟是你的企业,不是我的企业。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决定自己要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