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玉坤

胡玉坤博士是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从美国麻省的克拉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是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富布莱特学者(2013-2014年度)。先后担任过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联合国妇女署等国际组织的顾问/专家。目前兼任中国人口学会、中国妇女研究会及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等。研究主题包括全球化、公共卫生与人口健康;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妇女/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少子化与老龄化研究;社会性别视阈下的“三农”问题等。个人专著有:Man and Nature in China: Gender,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he Chinese State in an Inner Mongolia Village(2021);From “Man Can Conquer Nature” to “Rebuild Beautiful Landscapes”(2017);《人口、健康与发展:全球化视阈与本土经验》(2016);《社会性别与生态文明》(2013)等。译著有:《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中国妇女运动》(两人合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60年的变迁》及《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学术专栏还可见“爱思想网”思想库: 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huyukun.html

庞大群体的生殖健康危机 ——中国人工流产低龄化问题透视


 庞大群体的生殖健康危机

——中国人工流产低龄化问题透视

 

一、引论

 

人工流产低龄化早已不是一个“新闻”。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问题就逐渐浮出水面。[1]按照官方的统计数字,改革之初的1980年,中国有953万例人工流产手术,1991年达到最高峰时为1400多万例。1995年以来,唯有2008年超过了900万例(917万)。从2009-2013年则在600-700万例之间徘徊。[2] 在已婚妇女人工流产数逐渐下降的同时,未婚未育青年因不安全性活动而导致的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却一直攀升,不但居...

Read more

国家、市场与农村妇女就业


  

 

国家、市场与农村妇女就业

 

一、  引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时间里,伴随国家与市场力量的消长,农村妇女就业 [1]发生了很多戏剧性变化。中国妇女就业一直随国家农村发展政策和战略的流转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国家和市场在经济改革前后的作用和角色不同,农村妇女的户内外经济活动乃至生存境况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成为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1949年以后,国家权力不仅延伸并渗透到乡村社会底层,而且也控制了社会与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在...

Read more

性别劳动分工与“农业的女性化”


  

性别劳动分工与“农业的女性化”

 

一、前言

 

在所有已知的农耕文明中,性别劳动分工乃至男女分途发展似乎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众所周知,“男耕女织”曾是我国悠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下一个恒久不变的图景。然而自晚清以降,许多地区的传统经济遭遇了现代工商经济的侵扰,小农家庭手工业的根基逐渐开始动摇并被摧毁。先是自给自足而后是商业性的妇女纺织活动纷纷被置换。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之下,一些地区失落了选择的农妇——即便是“小脚女人”—&md...

Read more

农地制、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对内蒙古一个村落60年变迁的个案研究


  

农地制、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对内蒙古一个村落60年变迁的个案研究[1]

 

 

【内容提要】农地制、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一个发展课题。迄今对中国农村这三者之间关系所做的探究不单缺乏以社区为本的实证研究,而且也忽视了村落层面非正规制度所起的作用。基于民族志田野调查,本文历史视野考察了内蒙古一个村落以往60年土地利用实践及其生态后果的流变,并探究了其背后的制度性因素。研究揭示,该村不断变化的土地利用实践及与之相伴的生态后果,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正规制度与嵌入乡土社会的非正规制度交互作用的结...

Read more

全球化时代的大众健康及其政策启示


  

全球化时代的大众健康及其政策启示

 

[内容摘要] 在如火如荼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进程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维度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地球村”人类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也催生并加剧了许多大众健康问题。无论是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抑或对大众健康的其它威胁,正成为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化的全球性挑战。大众健康问题的跨国化也推动了公共卫生干预方面的国际合作和集体行动。中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无论是中国现实还是域外的经验教训,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启示。

   ...

Read more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国际农村妇女政策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国际农村妇女政策

 

一、背景

在过去几十年中,将农村妇女纳入国际政策议程是伴随快速全球化进程,国际社会对农村妇女面临挑战及其在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深化而不断加快步伐的。其源头可追溯到1975年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筹备和举行。早在约40年前,国际决策者就对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一个悖论现象深表关切,即一方面农村妇女对农村和农业经济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她们的有酬和无酬劳动却一直被严重低估甚至漠视,农村妇女因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支持。更值得关注的是,各种全球性力量在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新的发展机...

Read more

社会性别视阈下的气候变化问题


                   

社会性别视阈下的气候变化问题

 

一、 国际气候议程中一个迟到的议题    

 

社会性别维度是全球气候政治中的一个后来者。1992100多个国家的首脑聚首里约热内卢参加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在其原则20中特别强调:“妇女在环境管理与发展中可发挥关键性作用。她们的充分参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大会通过...

Read more

“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的家庭生存策略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陕西侯永禄一家的经历


  

 

  “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的家庭生存策略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陕西侯永禄一家的经历

 

【内容提要】家庭生存策略及其社会性别维度是一个既关乎历史也触及现实的命题。“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对农村亿万芸芸众生来说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尽管这场“生存保卫战”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但迄今有关家庭生存策略及其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仍付阙如。陕西农民侯永禄不间断写了60余年日记,作为见证人和当事人,他为我们留下了有关这场生存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