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风田

郑风田,男,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粮食不如矿泉水值钱的后果


  粮食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主食,但在目前的所有农产品中却是最不赚钱的。它的价值在价格中没有反映出来,说明目前我国的粮食定价机制有问题。粮食究竟该怎么定价?应该建立联动机制,也就是建立粮价与农资的联动、粮价与打工的联动、粮价与经济作物的联动,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调整,保证生产粮食的农民利益。

  最近农业部经管司副司长黄延信在一次大会上表示:“粮食不如矿泉水值钱,这不公平,也不合理!很多人反对粮食涨价,理由就是会让好多人吃不起。我认为不对。普通的矿泉水一块钱一瓶,好的饮料要四五块一瓶,有的人一天要喝好几瓶,那么一天吃一斤粮食,多花点钱,怎么会吃不起呢?从生产角度看,生产一斤粮...

Read more

城市化离不开小产权房


  要提高我国的城镇化,让大批农民进城,靠目前的高房价这些进城者是买不起房子的。应该允许农民自己给进城农民造低价房,以解决目前中国过低的城镇化问题。允许农民建的房子进入市场,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要地不要人的”城镇化问题,也可以缓解社会冲突,缩小城乡差距,顺带把目前高得离谱的房价降下来。小产权房入市其实并不影响粮食安全。

  让农民进城买房,目前的高价房农民买不起。

  我国目前名义上的城镇化率为50%,其实有城镇户籍的也就30%,也就是说2.6亿人在城镇工作,基本上属打工者,有房者的比例很低。这部分人如果真正地要留在城市置业,假定一半需要房子,也就是说...

Read more

黄金大米的神话不攻自破


  “转基因黄金大米儿童试验”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今日《齐鲁晚报》的消息称,湖南衡阳部分市民聚集要求解释转基因试验,不少家长声称“早知道是这样的话,就不该让孩子吃那个营养餐,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还有的家长向记者讲述自家孩子发生的变化,“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和“头发变毛糙”等,这些不管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变化,现在都被家长与试验联系到了一起(齐鲁晚报,9月10日)。只是中方的试验者与美国的试验者在同一件事上陈述差别太大,科学的研究现在成了&ldquo...

Read more

让中国早日走上生态修复之路


  记得几年前去意大利都灵市参加中欧论坛,当地举办方特意邀请我们参观了一处特殊的建筑:当年是一座钢铁厂,后因环境污染被关闭。经过数年的土壤修复,目前已成为一处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生态友好型建筑。如果不是亲眼看到那些陈列的治理过程照片,很难把眼前这座美丽的建筑与当年那座遭重度污染的旧工厂联系起来。主办方还介绍说,这些土壤修复是在欧盟基金的资助下,经济数年精心打造完成的,他们还特意强调在修复过程中意大利已掌握了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我想,主办方之所以邀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参观,也有向我们推销其土壤修复技术之嫌,可能在他们的理念中,污染严重的中国迟早要走上生态修复之路。

  欧洲是工业化的...

Read more

写博客的10大好处


   从2008年底开始写博客,到现在算起来已经三年多了,与那些博客老江湖相比 ,我还只能算是新新博主。当初写博客的动机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想建立一个交流平台,能够经常发表一些自己对本专业领域的观点与看法。三年多坚持下来,酸辣苦甜都有,总结下来,我发现写博客其实有很多好处的,主要包括:

 
  其一是锻炼大脑。大脑如自行车一样,如何时间长不骑,都生锈骑不动了,经常骑经常用,就会越用越好用。同样的道理,大脑如果经常不使用,什么都不爱动脑子思考,也会生诱变笨。写博客显然不能人云亦云,要逼着自己勤动脑子来写作。经常写博客,就象经常练习脑保健操一样,天天做,月月想,能够让大...

Read more

集体土地征收改革的四个方向


   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深化农村改革,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作为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存在滥征地、程序随意、补偿太低等问题 ,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未来集体土地征收应该向以下四个方向来改革:

 
  其一,要大大压缩目前的征地范围,除了纯公益性用途外,其他的应该由用地单位与农民协商解决。商业用地要按市场价由农民与开发商共同解决。“公共利益”应该有具体的规定,可以采取列举的方式。
 
  目前我国...

Read more

如何保护农民的命根?


  对学生来讲,分是他们的命根。而对中国的农民来讲,土地则是他们的命根。魁奈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世界上的财富无一例外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土地价值大增,争强土地大战由此而展开。在这场土地财富争夺战中农民无论从各方面来看都太弱势,加上不完善的法规制度,要真正保护农民的命根也太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4日在广州市城乡结合部的白云区江高镇水沥村考察时指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既是农民的财产,又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农民没有土地就如同工厂没有机器。 在耕地上是一寸都不放,一口都不松,可以说寸步不让。...

Read more

一号文件部署农业科技创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1日正式发布,这是中央连续第九年以“三农”问题作为一号文件。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共分六大部分,其中有关科技创新的内容占一半,共三个部分。这在过去历次一号文件中也是比较少见的。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亮点多多,以下四点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是提出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通过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提高我国的农产品供给。目前我国整体创新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大多属于跟踪模仿,低水平重复式不...

Read more

为什么农民盼征地?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超过一半的农民希望国家征用土地,唯一的要求是得到合理的补偿。

  农民为什么盼征地?两年前的一则非法征地消息至今还难以忘记,讲的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河南灵宝小伙子因在网上反映家乡土地被非法征用遭当地通缉,后在媒体曝光后当地的工业项目中止下马,被征的土地退还给了农民,小伙子也被释放。这个小伙子讲了一件外人很难理解的事:他并不是在家乡被当地英雄,而是现在都不敢回老家了,他的家人也不敢在家乡继续呆了,原因并不是当地政府拿他怎么样,而是那些土地不再被征用的村民对他很愤怒,觉得他把当地的工业项目给搞黄了,地也不征了,原来许诺的各种补偿款也没有了,而与...

Read more

中国崛起的六大制度基础


  中国能不能崛起?目前的老二地位会不会被老大干掉?据说自古以来老二的下场都不咋的。近日参加了环球时报举行的年会,讨论的话题就是中国崛起。在年会上我重点讲了中国崛起的六个制度基础,后来在人大附中的讲座中我又以农业为例,对此观点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化。

  有关中国能否崛起,靠什么来崛起,我的主要观点如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是由如下的良好制度带来的:中性政府保证不被利益集团捕获、县际竞争激发地方活力、自上而下的强大执行力、重大问题决策科学化、精英治国、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体制等。另外中国人优良的传统,比如重视子女教育、吃苦耐劳也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人力基础。未来应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