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太阳湖小区的住户偶然间发现自己天花板渗水,觉得楼板可能存在问题,经过测定楼板厚度仅为7.9厘米,而设计时要求为12厘米。很多居民家都出现了漏洞,甚至可以从洞中看到楼下住户的客厅,被人们戏称为“楼薄薄”,无独有偶,在烟台又出现了“楼脆脆”,一栋候车大楼在是使用了不到五年之后就成了危楼,分析其原因,监管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要从为什么总是在监管方面出问题?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有没有监管?施工过程中监理和建委的相关部门是如何监管的?施工结束后质监部门是如何验收的?等等这些问题早已经不是今天才有的,“楼薄...
作者文章归档:蒋运杰

老鼠仓猖獗引发信任危机 基民维权遭制度性缺陷
“老鼠仓”不彻底解决,基金难有发展。如今,人们的不信任成了基金发展的障碍,不惜毁坏基金的声誉,不顾及基金的发展前途,那些靠基金吃饭的管理者们也是本着“捞一把是一把”的心态,只顾眼前利益,只顾自己的私利,对于基民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完善和加强法律对基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由信任所带来的危机比什么都可怕,信任是第二生命,没有了信任就难以找到合作者,就不会有人参与到你的事业中来,一旦到了这种程度,你也就“死”定了,看着个报道,“老鼠仓”现象在全国还是带...
再看成品油定价机制
能源对于社会来讲已经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种资源了,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加之媒体的宣传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鼓励大家买车,另一方面,却又号召人们少开车,真是一对矛盾,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不希望油价过高而影响生活的质量,大中城市应该对车辆的投入有一定的限制,如同上海那样,不然的话,既增加城市道路的压力,又不利于节能减排。
恶意拖欠民工工资可责令停业或吊销执照
时至年底,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又将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经过各方面的治理力度的加大,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已经6有所好转,对于农民工工资的拖欠现象主要出自私营企业,对于一些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来讲,农民工工资相对有一定的保证,对于那些经营惨淡和一些些更小的个体户,由于经营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恶意拖欠、赖账甚至携款潜逃现象经常出现,侵犯了农民工的利益,浙江的这个举动,对以一些成规模的企业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对于一些根本就不怕倒牌子的小的私企来讲,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
"天价捞尸":打捞公司老板涉敲诈被拘
这是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尽管打捞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公司,却置道德常理于不顾,也有些功利的太过分了,凡事一旦超越了一定的程度,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这个事件发展的结果正是如此,难怪引得众人的一片斥责之声,公安机关将陈波的行为定性为已构成敲诈勒索,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第49条规定,也是有依据在先,说明陈波不仅是一个失去道德的人,还是一个法盲。
侯耀华就"代言门"发公开信道歉 吁停止广告播出
这才是一个好的结局。人无完人,哪个也不可能不犯错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最简单的道理,让人联想到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总以为法不责众,总以为不是某个人的事情,最终不是也道歉了吗。许多事情都没用什么大不了的,百姓们只不过看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与“代言门”事件不同的是,“钓鱼执法”是明知不对而有意为之,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建议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
提高个税起征点已经成为一个老问题了,国家征税不能只盯着普通百姓兜里的那点钱,随着两级分化的逐步拉大,收入的不平等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安定的社会问题,专家为什么要强调提高个税起征点,就是为了保护更多普通百姓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与发展。
11名男子为讨欠款跳楼"寻短见" 不料没人理睬(组图)
跳楼无人理睬,也许是周边行人较少,也许是行为举止不想是跳楼,而像是在逛景,这几个欲跳楼者的表现显然有些过于深沉了,大概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私有企业的不断增加,经济纠纷和讨债的现象就从无到有,层出不穷,许多企业根本没有信誉可言,有些就是皮包公司,根本就不怕牌子被砸,砸了在弄新的,反正很容易,换个名照样可以经营,欠账不还的现象弄的人不知所为,常常是“杨白劳”让“黄世仁”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
创业版狂欢背后的代价
从上市首日超过100倍的市盈率,几度停牌的疯狂局面,到本周急速调头的“滑铁卢”,狂欢背后需要的冷静正在逐渐显现出来。有人称这是一天之内“吃”了五年的增长率,这背后还是炒作的因素过大,用“强心剂”来形容人们对待创业版的上市,真是众人添柴火焰高,不过从这几天有关创业版的新闻渐渐减少的情况来看,肯定是没有什么利好的消息了,这股狂潮已经退去,来得快,去得也快,接下来便是狂欢后的冷静。
沈阳一居民家阳台坠落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活了五十多年,平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事情,沈阳市大东区新龙街2号2单元2楼的出租车司机尹先生刚交完班回家,正在屋里和家人一起吃饭的他突然听见阳台上传来“轰隆”一声,跑到阳台上再一看,自家的阳台已经不见了,吓得他连阳台门都没敢开,生怕会直接摔到楼下。
据说这栋楼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按照建筑寿命50年计算,也就三十年。在北京,现在还有许多人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楼房里,也没听说哪家的阳台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是建筑水平出了问题?还是偷工减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