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鞍钢

现任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研习工学,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进行博士后研究;1993年在美国Murray state University经济系做访问学者;1997年在美国MIT人文学院做客座研究员;199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做客座研究员;2000年任日本庆应义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访问教授;200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做访问教授;2003年初在法国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中国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员。从1985年起,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钢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

绿色革命将进入爆发期


  绿色革命,就是要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制品、绿色消费等,使基要生产函数与碳排放脱钩,最终实现生态要素资本与经济发展间的“全面脱钩”。绿色工业革命的目的和本质就在于为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创新出新的发展模式,避免重蹈西方国家200年来的传统黑色发展模式,缩小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之间的差距,缩小人与自然间的差距。目前,绿色工业革命还处于酝酿期、萌芽期和发动期,在不远的将来很快会进入爆发性增长、大规模应用、超大规模扩展期。

  绿色工业革命主要特征

  绿色工业革命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发生从以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过程,绿...

Read more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崛起的“领头羊”


  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大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则突出表现为其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角力。在这个国际大舞台上,对于中国而言,就是由本土大企业组成的“中国兵团”与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进入新世纪,中国企业集体崛起,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大幅增加,打破了长期由欧美日跨国公司垄断世界经济的格局。其中,国有企业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是“中国兵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需要有大型的、并具有超强国际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推动和深化国...

Read more

怎样看待中国现代化?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工业化就不会有现代化,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经过了工业化,才从不发达到发达、从前现代化社会到现代化社会。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第一代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代人,提出的主要是四个现代化。刚开始,毛泽东提出的并不是现代化目标,而是工业化目标。这就是1953年9月所提出的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式地提出现代化的目标是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战略设想,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

Read more

辉煌十年,中国成功之道在哪里


  过去10年是中国全面发展的“辉煌十年”,不平凡的10年。中国先后有效处理了“非典”公共卫生危机,及时地应对汶川大地震,提前完成世界最大规模灾后重建任务,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圆满完成“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这1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实现了年平均11.5%的经济高增长,经济总量从位居世界第六跃升为世界第二;实现了年平均18.8%的贸易高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量从位居世界第五位跃升为世界第二位;实...

Read more

向中国荒漠争土地


     前段时间去内蒙古西部考察,深深为正在发生绿色变革的库布其沙漠所吸引,这场沙漠中的绿色革命可谓是“当代愚公、大漠奇迹、绿色创新、造福人类”。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北京沙尘暴的三大源头之一,东西长262公里, 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20多年来,那里有近1/3的荒漠在亿利资源手中都已经变绿。这个“奇迹”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第一,发展沙漠绿色经济,改造利用荒漠化土地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拓展未来土地利用空间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们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接近14亿,人地关系紧张局面进一...

Read more

“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国?


  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新奇的经济社会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当时被称之为“进步时代”,同时也被称之为“最坏的时代”,曾经出现过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政治腐败十分普遍、 阶级矛盾冲突的现象。其他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也有类似的过程。

  这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即为什么世界工业化已经进行了250年,而近200个国家中只有少数发达国家?为什么很多国家不能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或者再进一步问,为什么很多...

Read more

“中国奇迹”是否可续


  中国仍将迎来20年的高速增长,并在接下来的10年之内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既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又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居世界后列,贫困人口及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大多数。

  1978年之后,中国开始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已经保持30多年持续的高速增长。1978-2010年期间GDP平均增长率高达9.89%,2010年美国GDP相当于1978年的20.57倍,已经打破了在此之前的“美国奇迹”的纪录:1870-1913年的GDP平均增长率高达3.9%,1913年GDP相当于1870年的5....

Read more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过去10年,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新的历史台阶。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也不是“免费的午餐”,我们还会遇到来自发展本身的挑战。

  ●为什么我国进入了 “ 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与我国经济社会 发 展 阶 段 有 什 么 关系?我们如何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来积极应对并跨 越 “ 中 等 收 入 陷阱”?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在考虑到实际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平减指数变化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率等因素后,还会有相当多的地区进入高收入阶段。

  ●有...

Read more

调整计划生育具体政策的时候到了


  原标题:当前中国人口经济版图真相

  ——从六普数据看中国人口国情变化

  古谚有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个民族要可持续发展、长久繁荣,就必须保持人口年龄结构的合理布局。我们得到了前人所栽之树的“乘凉”结果,也必须为后人积极栽种树木。中国人口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与中国人口国情变化相适应,并不断与时俱进。

  到底人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是不是中国妇女生育率越低越好?总人口增长速度越慢越好?未来总人口的基数越少越好?怎样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人口国情及变化趋势?这都需要“用数据说话&rdq...

Read more

绿色发展就是绿色贡献


      摘要:中国要成为世界环保领域负责任的大国,惟有走绿色发展之路,创造生态环境保护的奇迹。如何夯实绿色发展道路的基石?中国需要实行基于市场机制与公平原则的绿色改革,在环保政策、能源政策、工农业发展、贸易发展等领域实现“中国式跨越”——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跨越。中国实现绿色崛起的模式,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样板,这就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绿色贡献。  

  一、环保问题是国际关系中的重大挑战和议题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