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信凤

中国的国体仍可保持中华党国制
社会主义是万花筒
社会主义是万花筒,在不同的邦国,就有不同的社会主义,是与其国内的历史传统文化、伦德思想、民风习俗紧密融合一体,不可能超越本国的社会基础。自宋朝以降,中国的主导文化和伦德思想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所以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不外其乎。
孙中山是中国三次宪政机会的阻力吗?
本文以另一角度来分析中国宪政的发展史,给人一种不同的认识。
以本文主题的脉络,孙中山从第一次宪政到第三次的宪政机会都是一个极大的阻力,第一次且不说,因为作者已分析很清楚了;第二至第三次时,孙中山已开始提出了“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党国主义了,第二次时,说明孙中山此时没有认识到中国可以实行宪政的形势,而贻误时机;第三次时,孙中山的党国主义已由蒋介石正式确立,而且毛泽东也奉承了孙中山的党国主义,这使国共两党成为“一山不容二虎”的时势了,当然不是“双方都极度不信任对方”那么简单,且由于国民党的腐败主政,国民党的倒...
中国大学办学:应化教育为知学
中国教育要改变“以德为先”的方式,而代之为“以智为先”的方式。“以德为先”的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儒家的“仁政之仕(官僚)”,而不是现代人所讲的现代意义上的“杰出人才”;要培养“杰出人才”,就要中国当前的教育方式——“要想在我国的学校里培养出较多的杰出人才,就必须修改教育方针。把现行的教育方针修改为以发展智育为根本、为中心、为重点”。
读茅于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统的意义是作为“匹夫”,对“天下”大事,是要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茅先生的新议是现代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经济的股东(我虽然没有投资资本,但全球的每一笔资本投资,都有可能影响到我的收入),政府的每一条关于经济的决策,都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收入,所以作为“匹夫”,作为股东,要有股东的定位、心态和行为——这就是西方开放立法机构,其议员由全民普选的根本意义,“匹夫”通过与议员互动实现自己的“作为股东,要有股东的定位、心...
“城市”的涵义:城关经济
解读西方政治的真实性
陈信凤
1989年11月9日德国柏林墙的倒塌,被西方邦国视为“自由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的胜利!
20年来,有许多新兴的邦国,走向“民主”邦国,包括最近总统选举舞弊的阿富汗。然而,这些邦国果真是实现了人民的“民主”么?
纵观中华帝国政治制度的演化史,除了先秦时期的宗法封建制外,在秦隋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全封闭式政治制度,实行政治世袭制;自隋朝开始,在隋清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半开放式政治制度,实行兼并政治世袭制的官僚科举制;当前中华党国政治制度亦不例外,同样是半开放式政治制度,所不同的是,其实...
评人民币国际化
自从去年“两会”召开时,有人大议员、政协政委提出人民币改名后,国内开始讨论人民的议题了;随后不久,中国政府官员正式提出了代缔美元的构想,这时,“世界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甚至于提出了“中国正逐步在东南亚建立以人民币为主导的货币区”,企图将人民币“亚元”化!对此,我表忧虑,因为这必将重蹈美元之路,使中国逼向经济的风高浪尖之口。无为无不为,人民币保持“国元”的地位才是明智!今天的美国必会是明天的中国!
评免费经济学
免费经济学能够形成是发源于网络系统的开发和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经济。信息的无限、人的精力有限,信息开发商人要让消费者更快地、自由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就需提供廉价的信息运营,这就是现在的免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