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温家宝总理:美圆何时见底
——见《求证和坐拥未来的十种方法》
文/崔长林
记得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曾经表示出忧虑,说今年的经济工作是他任总理以来最难的一年,难就难在,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关于美圆的贬值,温家宝总理发出了“何时才能见底”的疑问。作为专门研究、预测经济未来的“相对论经济学”的学者,我以为有帮助我们的总理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必...
作者文章归档:崔长林
回答温家宝总理:美圆何时见底
——见《求证和坐拥未来的十种方法》
文/崔长林
记得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曾经表示出忧虑,说今年的经济工作是他任总理以来最难的一年,难就难在,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关于美圆的贬值,温家宝总理发出了“何时才能见底”的疑问。作为专门研究、预测经济未来的“相对论经济学”的学者,我以为有帮助我们的总理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必...
关于退出百强专家评选活动的申请
最近,又有一段时间没给价值中国网投稿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李忠伟编辑总是把我的文章给“转移”掉。比如,同样性质的一篇文章,陈嘉珉的《知论》就可以在财经栏目上发表,而我批判他的这篇文章却被李忠伟编辑“转移”到了《人物》一栏中。当然,此前他把我的另3篇关于批判陈嘉珉的文章“转移”到《杂谈》栏目里,这显然是很重要的原因。我当然不会认为李忠伟的行为属于正常意义上的编...
敢于和毁我中华原理的思想斗争到底
——不懂政治的企业家绝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
千万不要以为我与陈嘉珉先生的这场争论属于个人问题,不,这是一场可以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大是大非问题。可以肯定,一个不懂政治的企业家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更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工作者。还可以肯定的是,一些西方政治力量无时无刻也没有放松过颠覆我中华民族的野心,而一些境内腐化堕落分子,也在正面攻击不能奏效的前提下,变换一些手法,与境外分子遥相呼应,便成为...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价值中国
——价值中国非借助“超人力量”不可吗?
文/崔长林
当了将近3年的价值中国博客,也就等于与价值中国编辑打了3年的交道。在与价值中国编辑打交道的这3年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价值中国编辑的水平一年不如一年了。最初(可理解为是李初升时代),可能是由于价值中国正处于初建时期的缘故吧,我们的价值中国编辑的态度是那样的谦逊和有修养,遇事总能与作者沟通,尽管也有一些令...
世界经济涅槃与未来英雄国度
——论世界经济走向与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引言
到今天为止,我已连续发表了五篇关于美国经济衰退与世界经济走向的预测文章,是用“崔长林后理论经济学”,结合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态势,生产出来的一个认识产品,可谓“一家之言”者也。耗散结构理论告诉人们,一个结构的形成是由主要矛盾力量来决定,而一个结构的耗散则是...
陈嘉珉的“知论”是理性回归吗?
最近,难嘉珉连续发表了两篇与其固有思想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章,一篇是《论十七大报告关于创新型国家的精神》(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3/25/105691.html),一篇是《为什么知识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3/26/106102.html)。为了便于论述,笔者把后头的这篇,...
论陈嘉珉“空论”的反经济科学本质
——又问价值中国编辑此类文章属于“杂谈”吗?
文/崔长林
作为一名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陈嘉珉先生,可谓学富五车者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并不想把自己的学识用在祖国的经济建设上,而是把它们都用在了反哲学、反科学、反经济学上面了。我知道,我也相信,陈嘉珉先生可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虽然他不时地在向人们阐述&ldqu...
论陈嘉珉“空论”的反劳动价值本质
——再问价值中国编辑此类文章属于“杂谈”吗?
文/崔长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是,陈嘉珉为了达到其创立“超人力量教”之目的却反对说——《人生原是一场“空”》,而人类的&ldqu...
论陈嘉珉“空论”的反人类社会本质
——兼问价值中国编辑此类文章属于“杂谈”吗?
文/崔长林
作为本来应当为人师表的经济学教授陈嘉珉先生,在似乎“不回复”笔者反驳的前提下,最近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人生原是一场“空”》。他说的对吗?诚然,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谁也似乎不能说他说的不对...
美国政治制度改革比中国还迫切
——美国不懂经济,也不懂政治,更不懂管理
文/崔长林
次贷危机已经爆发多时,从美国人处置这场危机的能力上看,实在显得过于弱智,弱智到了不可就药的程度。其实,所谓次贷危机,无非是部分购房人不能如期还贷而已,压根就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对于美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说,可谓无足轻重者也。可是,这些自命不凡的美国人是怎么应对它的呢?可以说要多么愚蠢就有多么愚蠢,似乎除了向银行注资、降低利率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