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儒浩

价值社会,社会有价值!

保险股发行的泡沫


2007年初的12月,A股市场接连迎来两个大海龟”――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的海归上市。19,中国人寿A股上市,以38.93元收盘。而另一保险巨头平安保险则在21233.8元的发行价完成申购,即将在31上市。两只大盘蓝筹的回归,结束了A股市场没有保险股的历史,丰富了市场的投资品种,增加了股票市场的含金量,是促进市场发展的又一有力保证。

从两只蓝筹保险股的发行看,我们丝毫不用怀疑市场的承受力,在泡沫论的质疑充斥市场的情况下,不能不让我们想一想,如此高的发行价合理吗?这种泡沫,难道发行价就这样跟着H股走?

中国人寿、平安保...

Read more

加息:压抑冲动的市场


新年伊始,在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内,人民银行再次变动货币政策,第四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令中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9.5%。

尽管去年央行已经多次小幅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的资金量达到七、八千亿,但光与去年1776亿美元的贸易盈余所形成的外汇占款相比,这样的措施不过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有效冻结银行体系中过多的流动性,在别说解决那一年增加2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流入国内后的外汇占款。而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升幅度也只是与以前一样,只有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也就在1700亿人民币左右,在年末、年初,各机构结帐资金回归市场,财政资金大量投放市场,加上年初各银行贷款投放十分集中,集团贷款和...

Read more

当基民遇上限制基金发行


2006年的股市无疑是2006年中国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更是一个财富“制造场”,它吸引全国人民最为瞩目的注视,更带领成万上百万的市民,拿出手中的积蓄投入证券市场,不经意间,又演变成为一种风潮、一种潮流。这当中,便有一大片人选择通过证券市场基金间接投资股市。同样地,他们乘着证券市场整整一年持续走牛的东风,基金也获利丰厚。

2006年初,基金业不过是如履薄冰地度过2005年寒冷的一年,幸好05年末的股市回暖,让基金抓到救命稻草,得以生存下来,整个市场不过是2000多、3000千亿份份额,其中,一大半壁江山是货币市场基金,股票型基金早已是3年熊市的重灾区了。基金投资者深...

Read more

股市涨太疯,风险大


        去年四季度的股市似乎让人感觉不到冬日的寒冷,更不是往年的漫漫长冬,煎熬着这市场上的每一分子,而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财富大增殖,红火得全国人民得眼球都为之发热发亮,俨然是冬天里“一把火”。
        回想6月、7月,当时上证指数从年初1160点涨至7月初最高的1753点,涨幅最高达到50%多。随后IPO、再融资重启,导致一次深幅调整,回吐了不少涨幅。但众多市场人士依据市场盈利水平,绩优蓝筹估值水平,纷纷发表评...

Read more

短期还应加息


2006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宏观调控”年,从年初到年末出台如此之多的宏调措施,堪称历年之最,动用的手段之多,调控面积之广,恐怕在任何一年度的经济政策数量都不可比拟。

且不论目前甚为热烈的价格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光在宏观经济层面的调控,运用的手段就极其丰富。我们可以看到年初的个税改革,各部委的产业调控文件,一季度末的央行调控,行政性窗口指导,随后的加息,七月、八月连续两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央行多次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最后更在8月末再次提高存贷款利率,最近一次又在1115第三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使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8....

Read more

蓝筹时代,机构时代


上海综合指数重返2000点至今已有半个多月了,大蓝筹股的上涨让上证指数稳稳地站在行情的顶端。同时,这波涨势凶猛的行情,是由金融和房地产板块,以及以钢铁、石化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带动的,以沪深300和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权重股涨幅远远领先,从10月份,上证指数确立新一轮升势以来,个股走势严重分化,在大盘上涨超过17%的情况下,竟有800只股票逆势下跌。“赚指数不赚钱”成了投资者、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

蓝筹时代

在今年年初至10月中的行情中,个股呈普涨态势,涨幅超过一倍的股票比比皆是,但涨的都是小盘、中盘股票,而大盘蓝筹由于盘子大、没有可供炒作的概念,再加上宏观...

Read more

资金推动塑造的蓝筹股行情


2006年的三、四季度,证券市场经过一轮调整后,奋力扩大上半年涨幅突破2000点。年末的市场不再是中国股市以往年末的“鸡肋行情”,更不是前几年漫漫熊途中的阴跌行情,走出了一波波振奋人心的向上疯涨逼空行情。尽管,我们并不意外这种连续上涨,因为涨的是大盘蓝筹股,是市场中的优质股,同时,也是市场上被低估的品种,他们的上涨只不过是自身合理估值条件下的价值回归。

但是,把这轮行情置于中国经济宏观形势下,其中有上市公司业绩上升、优质蓝筹股估值提升的有利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在国际经济与国内宏观经济联动下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从8月份至今,几乎月月创新高的贸易顺差。这两...

Read more

人生只若初相见


  人生只若初相见,想到这句话,却是我对“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记忆错误。看到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不由得泛起一阵凄凉的感觉,一种莫名的颤动。看到这句话,仿佛想起我们每个人曾有的一个过去,一些过客,他(他)们匆匆而过。

  也许初次见面的印象极佳,那第一印象本来就可以给人以遐想,第一次的总是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又也许那初次相见,平平淡淡的感觉,留在对方眼里的也不深刻,丝毫不觉得有更深一层交往的可能;可能是眨眼即过,还称不上朋友的人,以后的事,当然此时此刻不会有人知道,许多东西往往出人意表。当如上所讲那么平凡的第一印象,在后来给我们欢乐、...

Read more

指数上涨泡沫多


今天,上证综指仅在上午就突破2000点,创出5年来新高,并在收盘时牢牢地站在2000点上方;全天大涨近46点,最终点位收在2017点。回首过去五年,自从20017月,上海综合指数跌破2000点至今,还从未再见过2000,而且当中五年四年在大跌,形成五年熊市,证券市场一片惨淡。而今,在一番卧薪尝胆的综合治理下,证券市场有了重见光明的机会。今天给我们的启示倒不是冲关的喜悦,而是一份理性的思考。

从去年的最低点998点起步的本轮行情,现在已经实现翻番,由此看来,这不仅仅是恢复性的上涨行情,而是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但从年初的涨势来看,第一个阶段的的确确是一波恢复性上涨,整个市场一片普涨,期...

Read more

写在外汇储备破万亿之后


记得今年三月时,央行公开信息发布,截至20062月,我国外汇储备为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大国,稳居世界第一。

1996年,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以后,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发展放缓,内部需求不足,人民币承诺不贬值,在货币强势的地位下,依靠外贸拉动国内经济增长,逐渐发展成为外贸大国,依靠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政府对外资的青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增长最大“马车”。

众所周知,外汇储备是一国用于应付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一般有维护三个月的进出口状况的外汇储备就可以了。根据专家们测算,从中国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