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儒浩

价值社会,社会有价值!

重发:中国经济的悖论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许多悖论,用普通分析方法无法解释清楚,让许多经济学家,外国投行的经济学家、分析师大跌眼镜,每每预测都会出现偏差。现在,国民经济依旧火车轰隆隆,快步向前。我想,他可以称得上是“有中国特色”的增长,令无数人看得透彻。

1200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1823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年增长9.9%。但经济总量的提升,并没有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总收入的同等提升。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实际分别比上年增长9.6%6.2%,均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而农民纯收入增幅甚至回落0.6个百分点。城乡贫...

Read more

重发:为什么“先海外后境内”


1222,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介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等方面情况。李荣融提出,中央企业上市之路将采取先海外后境内的模式。那么,凭什么要让我们的国有大型企业在海外上市?

李荣融的解释是,中央企业绝大部分和国际市场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培育这些中央企业的目标就是要使其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所以,希望它一开始参与的竞争就是国际竞争,放到海外的市场去竞争。这些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它清楚,它未来发展的目标也清楚。相对来说,海外的市场比较规范,有利于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笔者认为,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Read more

重发:海外上市――一大悖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本月6日在发言时表达了对目前大量大中型企业赴海外上市热潮的担忧。他认为,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至少600亿美元。随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撰文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可提高国际化程度并且大量的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是市场的选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也是增强中国经济体质的最好途径。

关于大型国企海外上市的反思问题从来就是深受关注的问题,在A股市场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后,融资功能暂停,对于国内国外证券市场融资功能的争议就更加大。海外上市的企业总值远超国内市...

Read more

美欧日货币艰难抉择


世界经济在中国和美国两个经济“火车头”的推动下,经历了2003年的强劲复苏,2004年的高速发展,2005年的平稳增长后,再加上油价飙升,三年多的时间里,翻了一番多,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在这多波,高层次的波澜推动下,全球性通货膨胀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各国货币政策开始由宽松向紧缩,其中以欧洲和日本的端倪最明显。

作为全球解决霸主的美国,早在2004年中,开始走上加息的道路。在前任强势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的力主之下,美国结束徘徊于43年利率新低的低位,开始调升联邦基金利率,以对抗日益高涨油价,及略显泡沫的国内房地产市场,改变美国长期利率收益率低下的市场扭曲行为...

Read more

从国人拎假名牌游欧洲被罚看


据媒体报道,上个月,140多名中国游客的团队前往法国旅游,当大家排着队接受入境检查时,一名男游客被拦了下来。经检查,这名游客携带的阿迪达斯背包是假冒产品,海关当场予以没收。根据欧盟的法律规定,检查发现假冒产品,海关当场没收,并可能会受到500欧元的罚款;10件以上的,当场没收外,最高可处以30万欧元罚款。

对于习惯用假冒商品、假名牌,使用盗版的中国消费者来讲,这是个沉重的震撼。在现实中,听到的大多是政府执法打击生产、制造和销售假冒产品,打击盗版,而大多数公众依旧乐于消费假名牌,用盗版。殊不知,就是因为他们购买使用假冒盗版商品,助长了制假、盗版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性为与制假...

Read more

证券杂感


在全流通之前,二级市场上,大股东可以不顾及流通股东的利益,可以不关心自己公司的股价,还可以与庄家合谋操纵股价,制造虚假重组,方便庄家随意对股价进行拉抬。在这个割裂的时代,二级市场上的庄家、基金、其他形形色色的机构就是流通股的大股东,它们之间的互相拉抬,打压,对倒,可以全然让中小投资者拱手将资金送上,获取超额收益。

在全流通时代,这样的模式将破灭,原先的非流通股东获得流通权,进入二级市场,成为最大的流通股东,有机会成为最大的庄家。但与原来的流通股东位置平等,会受到流通股东的监督。另一方面,由于公司股票的变现,收益的体现,要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通过市场交易体现,他们变得极关心自己的股价表...

Read more

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是被誉为上个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两本文学著作之一,书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自述、心里描述,表达出当时美国社会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们失去信仰,活在糜烂的日子里,他们在学校里“整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都在搞下流的集团……”,以这样的生活方式面对世界,消极地在现实中度过人生,成为历史的弃儿。

主人公霍尔顿·考费尔德当然也是这“失去一代”中的一份子,同样的,他也谈论性、抽烟、近乎酗酒和一大群女人混在一起,说话满嘴粗言俗语,不上学,过着度假式的寄宿生活,功课不过关,多次被学校开除。只不过,他...

Read more

精英们的失语


2005年岁末,《物权法》草案没有如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审议。这意味着,2006年的两会上,《物权法》将不会被正式通过,要通过至少也要等到2007年。对于《物权法》草案未能如期提交人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北大某教授的一封公开信。法学界特别是民法学界将此归咎于北大某教授的上书行为,有些权威学者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表达了对该教授个人的强烈不满。两者的论战及各种人士发表的文章,可以说是两会前的一大焦点。

作为私法领域最重要的法律,物权法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基础性法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国,大到国家财产,小到每个公民身边的任何一物,都与物权法息息相关。但由其性质而言,物...

Read more

我看物权法论争(一)


“两会”开幕在即,关于本年度“两会”的立法工作更是深受瞩目,特别是《物权法》草案未能进入人大立法程序,更引起关注中国法治立法,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极大兴奋。并同时在社会上,精英层中激起千层浪,成为社会争论焦点。同时对于这一争论,我们也可以大概将其放入去年以来关于中国三十年改革第三次大讨论的大框架中,而此次对改革的讨论,可以认为是在法律层面上的深思。

《物权法》草案的争议,可以说是短时间内的爆发。从去年七月四读结束后,向社会征集意见,到8巩献田教授发表质疑文章至今,已有数波关于其的争论。但在“两会”前夕,《物权法》...

Read more

讨论股改成功无必要


自从2005429日,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行股改至今,完成股改和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总数已达581家,不包括股改方案被否决的公司占A股市场上市公司总数的42%。这581家公司的流通市值为624443亿元,占两市总流通市值的5510%。同时,市场,各方人士关于股改成功标志是什么的讨论也热烈进行着,当中引起巨大的争论。可以说,伴随股改的开始之日,市场对其成功与否及其成功标志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最近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股改进行到今天,从数量上看,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进入或完成股改,可见,股改是大势所趋,从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态度及发布的文件来看,较晚进入股改的公司,拖延股改的公司将被交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