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金一心

    金一心 1930年8月5日生,男 浙江临海 中国农业银行台州市分行  原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 曾任浙江省农村金融学会理事、台州市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 高级经济师 本人学历:江苏师范学院数学专修科,在银行长期从事金融业务、金融研究工作,1990年12月退休,退休后仍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写就论文90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的有三篇。其中《我国经济思想的历史性转变》收录在《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中;《金融体制改革重在加强系统性建设》,收录在《世界重大学术成果精选——华人卷II》,计划出版一本《中国特色》文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


  是挑战还是机遇

  在中国,“抑制”声响彻一片。“抑制”经济过快转向过热,“抑制”股市飙升,“抑制”房地产疯涨。世界上也把“中国制造”作为炒作的对象。美国国会更是身先士卒,连“货币操纵国”法案都拿出来了!主要目标似乎都集中在人民币汇率上,我国也把减低贸易顺差作为政策的重中之重。事实也令人不安。中国今年前7个月贸易顺差为1368﹒2亿美元,占去年全年顺差的77%。其中6月份和7月份顺差额分别以269﹒1亿美元和243﹒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

Read more

美国要爱惜自己


  没有疑问,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科技发达,实力强大。大概就因为有这个条件,说话做事都是说一不二的,但有时候也会失算。打阿富汗,打伊拉克就是一例,其实,科索沃问题处理得也好不到那里去。在这些地方,从表面看,美国的硬实力是赢了,但是从软实力的得失来评价,美国是输了,并且输得很惨。美国中许多人有识之士也知道自己失着了,但不能说已吸取了教训。最近与中国又干上了!从去年10月到今天7月,美国相继对中国的铜板纸、标准钢管、薄壁矩形钢管、复合编织袋和非公路用轮胎发起5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直接涉及8﹒6亿美元的出口和635家企业7万人的就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针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如此密集的&ldqu...

Read more

宏观调控中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宏观调控中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经济过热问题又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抑制经济过热也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预计今后很长的时间内,我们都将在这样的气氛中走下去。一面是精神振奋,一面是胆战心惊,小心谨慎地往前闯。重要的是我们在宏观调控中,要把握好基本面,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要人云亦云,没有了主张,有些问题还要思考了再思考。比如:

第一,关于贸易磨擦问题。

  这个时期,我们经济发展快了,热钱流入多了,外资投入也多了,贸易磨擦也多了。原来还只是反倾销,反倾销也只限于单个行动,现在发展到上诉到“WTO”,美国国会财经委员会还通过了“货币操纵国&rdq...

Read more

评美国的“货币操纵国“法案


  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7月26日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一项法案。根据该法案,如果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在被认定有根本性偏差后未进行重估,则可对该国实施反倾销惩罚。它为干涉别国汇率打开了法律之门,它所做的“货币操纵”的详细定义也难以自圆其说。

  提案列举出以下情况为货币操纵:一国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单向干预,并且伴随着全部或部分冲销行为;出现官方或半官方外汇储备过分积累;进行货币控制,有悖于实现货币完全可兑换目标;美国财政部部长认为应当对其采取行动的其他政策。如果“货币操纵国”没有采取适当措施,提案还建议了一系列制裁行动。明眼人一看...

Read more

宏观调控要把握好基本面


  这几年经济发展加速,2006年GDP的发展速度,经过修正后为11﹒1%,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1﹒5%,是第五个两位数增长年,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发展态势。据专家分析,近年我们经济发展还可以维持这种高速度。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国际收支不平衡,食品价格涨幅过高,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流动性过剩继续发展,物价上涨已突破了警戒线,股市指数节节攀升,房地产价格仍然是一路走高。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近期的数次宏观调控效果不是很理想,人们有理由担心这样的发展速度能否持续下去,顺差能否控制得住,股市、房地产有多大泡...

Read more

尊重中国


尊重中国

——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

 

中国的问题注定要过多占用世界人们的眼球。前一阵子是汇率问题,现在又冒出了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美国国会总是打头阵。说中国是“货币操纵国”是他们的发明,征收275%是他们的创造,现在对“中国制造”大肆妖魔化也是不遗余力。食品质量应该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关注,发现中国食品质量有问题,可以提出批评,也可以采取惩罚性措施,但不应该搞“妖魔化”。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供的数据,尽管每年中国输美食品数额巨大,但被FDA拒收的中国食...

Read more

2006年的启示


 

摘要: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107%,是第四个年头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而且还保持了低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超过了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一些被认为不好解决的大难题,都有了明显的突破,事实证明,2006年经济发展是正常的,它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活力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而非对立关系,从而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能持续发展的。

 

在西方一些人的眼里,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应该摆脱对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分依赖,重新调整平衡。但是,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107...

Read more

面对经济偏热,又能怎么办?


  我们现在面对着经济热,房地热,股市热,其实更热的还是群众参与经济发展热。在我们知道的年代里,群众发展经济的热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涨,经济发展条件没有像现在这样好,没有那一届政府像现在这样处心积虑谋发展,一心一意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国内人民高兴,全世界华侨高兴,西方也不得不惊叹:“怎么会这样?”面对现在这种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应该肯定,这是好事情,非常好的事情!不要手忙脚乱。要调控,但不要泼冷水,更不能用“灭火机”;要善于引导,“疏”“控”结合,以“疏”为主,...

Read more

强化市场机制建设是当务之急


  在投资、消费、外需“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下,一季度GDP增速11﹒1%,又创历史新高。不仅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回落,而且居民消费上升,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出现了第一次转折,标明我们期待已久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问题已有所改善;虽然贸易顺差依然过大,但三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却跳水至38﹒7亿美元,相比上个月跌幅超过7成;虽然一季度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了2﹒7%,存在着一定的通货压力,但是如果扣除上年因为食品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一季度新上涨仅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虽然现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问题仍然很多,但是从总体判断,我国的经济形势还是很好的。

  针对各方关于中国经济是...

Read more

银行为什么老出状况


银行为什么老出状况

                 ——兼谈合情合理的商业行为

这几年银行工作成就很大,压力也很大。银行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摆脱了不良资产剧增的压力,取得目前这么大的成绩,的确不容易,美中不足的是老出状况。社会议论很多,不少还是全国性的。《钱江晚报》418有一篇文章,存款、转账,北京80多分钟,上海52分钟,杭州也要半小时。大标题是:银行排长队何时休?读了这篇文章,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