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
在中国,“抑制”声响彻一片。“抑制”经济过快转向过热,“抑制”股市飙升,“抑制”房地产疯涨。世界上也把“中国制造”作为炒作的对象。美国国会更是身先士卒,连“货币操纵国”法案都拿出来了!主要目标似乎都集中在人民币汇率上,我国也把减低贸易顺差作为政策的重中之重。事实也令人不安。中国今年前7个月贸易顺差为1368﹒2亿美元,占去年全年顺差的77%。其中6月份和7月份顺差额分别以269﹒1亿美元和243﹒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
作者文章归档:金一心
宏观调控中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经济过热问题又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抑制经济过热也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预计今后很长的时间内,我们都将在这样的气氛中走下去。一面是精神振奋,一面是胆战心惊,小心谨慎地往前闯。重要的是我们在宏观调控中,要把握好基本面,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要人云亦云,没有了主张,有些问题还要思考了再思考。比如:
第一,关于贸易磨擦问题。
这个时期,我们经济发展快了,热钱流入多了,外资投入也多了,贸易磨擦也多了。原来还只是反倾销,反倾销也只限于单个行动,现在发展到上诉到“WTO”,美国国会财经委员会还通过了“货币操纵国&rdq...
尊重中国
——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
中国的问题注定要过多占用世界人们的眼球。前一阵子是汇率问题,现在又冒出了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美国国会总是打头阵。说中国是“货币操纵国”是他们的发明,征收27﹒5%是他们的创造,现在对“中国制造”大肆妖魔化也是不遗余力。食品质量应该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关注,发现中国食品质量有问题,可以提出批评,也可以采取惩罚性措施,但不应该搞“妖魔化”。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供的数据,尽管每年中国输美食品数额巨大,但被FDA拒收的中国食...
摘要: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10﹒7%,是第四个年头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而且还保持了低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超过了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一些被认为不好解决的大难题,都有了明显的突破,事实证明,2006年经济发展是正常的,它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活力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而非对立关系,从而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能持续发展的。
在西方一些人的眼里,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应该摆脱对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分依赖,重新调整平衡。但是,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10﹒7...
银行为什么老出状况
——兼谈合情合理的商业行为
这几年银行工作成就很大,压力也很大。银行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摆脱了不良资产剧增的压力,取得目前这么大的成绩,的确不容易,美中不足的是老出状况。社会议论很多,不少还是全国性的。《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