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昌生

徐昌生,男,42岁,江西上饶市人,高级经济师,现任江西博能实业集团副总裁。

允许买卖,才不惧杀害!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是由成龙和姚明出演的两则公益广告中的一段台词,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广告的目的是呼吁大家不要购买食用鱼翅与虎类制品,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老虎及鲨鱼等野生动物。

两位大牌明星的爱心行为无疑是值得赞许的,但是其倡导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法却有待商榷。

从表面上看,人们是为了牟利而猎杀野生动物,如果大家都不购买,偷猎者便无利可图,他们就会放弃屠杀,从而也就拯救了野生动物。至少,两位明星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残酷的事实却告诉我们,野生动物的买卖是很难禁止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在日趋恶劣,即便有明星的爱心呼吁和政府的严厉打击。

有没有更好的...

Read more

含泪恳求放弃宏观调控


 

尊敬的国务院及各部委:

这几年来,中央政府的调控措施不可谓不多,各级地方政府更是紧随其后紧锣密鼓。当然,这种调控自然有它的充分理由,比如,房价太高,产能过剩,穷人的工资收入太低,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单位耗能居高不下,通货膨胀日甚一日,诸如此类。当然,叫得最想最有号召力的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说。

为什么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政府给出的理论解释,是说我们的经济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具体来说是由粗放浪费型向精细节约型转变,由重视第二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投资出口为主导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导转变等等。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经济发展存在着管理粗放资源浪费的现...

Read more

安全带与安全套的对话(寓言)


安全带与安全套的对话(寓言)

                ——有感于交通警察对不戴安全带的严格检查

 

 

一个偶然的场合,安全带与安全套相遇了。

安全带着装鲜亮神态怡然,打扮寒酸的安全套见了不免有些嫉妒,它酸酸地问道:咱们都是为了人类的安全工作,为什么你那么被警察重视,我却这样不受警察关注,同是安全两兄弟,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安全带其实明白安全套的意思,但是,它还是假装不懂地问道...

Read more

哄抢之下,食盐应当涨价!


 

早上看电视,听到了中央相关部委严令不许食盐涨价的新闻,本不当一回事,以为说说而已,没想到晚上就看到了地方物价部门严肃查处食盐涨价的系列报道。

陕西一家副食店将本来售价1元的精碘盐卖到了2.5元,结果被当地物价部门罚了5万元,查处行动之迅猛,查处力度之严厉,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电视台的播音员们都用一种愉悦的语调在解读这则新闻,仿佛大快人心。

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一次物价部门又错了,它的滥施淫威不仅打错了板子,而且恰恰妨碍了市场正常秩序的恢复,正所谓是好心办坏事。当然,物价部门的行为也再一次告诉人们,物价部门的官员其实并不懂物价,市场经济的知识还有待于全面普及。

为什...

Read more

政府权力越大,城市必定越堵!


城市的拥堵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大部分人都本能地认为这是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多车多,哪能不堵,似乎天经地义!

如何治堵?各部门各抒己见,规划部门认为应当修造更宽敞的马路,交警部门认为应当更多地进行遵守交规的教育,交通部门则认为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与地下轨道,以北京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则干脆限制车辆上牌或者限制车辆上路。

尽管十八般兵器轮番上阵,但治堵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继首都北京成为“首堵”之外,不仅一线城市全部沦陷,二三线城市也开始步入了水泄不通拥堵不堪的梦魇之中,堵在路上已经成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家常便饭。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探究,...

Read more

动物界的建房故事(转载寓言)


 

【笔者按】批判商人重利轻义古已有之,但很少有人深入思考仔细分析,听一听动物界的建房故事可能会对大家分析问题有些帮助。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道听途说的故事,并非本人原创,只是觉得记录下来以飨读者,或可搏一笑,或可搏一思。转载请注明作者为佚名,笔者不敢专人之美。

 

这个世界上原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一大群幸福的猪,虽然猪里面也有穷猪富猪家猪野猪,但总的来说相安无事。

猪总是要有猪圈的,以前的猪要解决住宿问题,一般都是有钱没地的就买一块地建圈,有地没钱的就卖一块地再建圈,几千年也就这样过来了。

忽然有一天,狼来了。以前狼也来,偶尔吃一头猪,猪们并不在意,反正猪的...

Read more

是要名义价格还是要真实权利?


国八条出台之后,房价不降反升,很多无房一族希望政府拿出更多更狠的调控招数,使房价能够大幅度地迅猛下降。盼来盼去,终于盼来了以首都北京开路众多城市跟风的限购令。

限购令能不能降房价?政府的如意算盘是,通过提升购房门槛,减少外地人到大中城市投资投机性购房,从而达到减少需求的目的。供应不变,需求减少,房价自然逐步走低。

限购调控是否真的如此灵验还有待于观察。我想告诉诸位的是,就算是如此这般达到了降低房价的目的,这种房价也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这种调控更需要大家群起而批判。

为什么说这种价格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相对于人的欲望,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防止资源被浪费滥用,市场...

Read more

荒唐行为源自荒唐制度


 

世界上有许多貌似荒唐的行为,其背后都有深刻的制度原因。不明底细的人往往以为当事人木讷愚笨,洞悉了制度原因之后才让局外人如梦方醒。

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去年国庆假期,我在老家接待了一位来自香港自驾旅游的朋友。寒暄之后,朋友发表了一番感慨,“我这一趟开车经过了许多城市,我发现大陆老百姓这几年收入可能是提高了,但素质却没有相应提高,有些行为让人匪夷所思!”

我对这样的感慨非常好奇,连忙问道:“何以见得?”

朋友说,在他路过几个城市的过程中,他发现所有城郊农民的房子都做得相当庞大,很多一户就有三四百个平方。他仔细观察过,这...

Read more

穷人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


 

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穷人,但是富国的穷人与穷国的穷人在本质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富国的穷人,比如美国的,他们大都是自己不愿干活,心甘情愿地选择清贫的生活方式,只要他们愿意勤劳刻苦,改变窘境过上体面的生活还是比较容易的,就连别的穷国偷渡过去的人一贫如洗,发奋努力几年,其收入与境况的改善与过去在穷国相比不啻天渊。

穷国的穷人,比如中国的,他们对财富延颈鹤望,不但自己愿意干活,而且含辛茹苦胼手胝足,但也仅能解决温饱问题。有的人不甘心,总抱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决心拼搏一翻,但大部分人都不能成功,收入增加远赶不上GDP增长,甚至连物价增长...

Read more

郭德纲与姜昆在经济学上的区别


 

我不是郭德纲的粉丝,也不是姜昆的宿敌,把他们拧在一起,是为了对当前的一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期望读者朋友们能够明白一些经济学的道理。

郭德纲最近很背气,因为徒弟打人的事,牵扯出别墅圈占绿地,又因为道歉不及时深刻,居然一夜之间变成了“三俗”的代表,不仅被央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三大权威媒体集体炮轰,而且其音像作品在北京地区已全部下架,德云社的几家分号也被相关部门进驻正在停业整顿,郭德纲的处境尴尬可见一斑。

姜昆最近很解气,因为其年初在政协会上提议案要求国家取缔相声小剧场以抵御低俗之风,结果反让郭德纲及弟子在节目和博客里给奚落了几回。现在,郭德纲作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