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聂辉华

聂辉华,字逸才,1978年生于江西省抚州(临川)市崇仁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大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聂辉华官方网站:白鲨在线(www.niehuihua.com),E-mail: niehuihua(at)vip.163.com。 【媒体转载本人博客文章,必须获得本人授权!】

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歧与融合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白鲨在线http://www.mdn.cn/baisha

本文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时参考文献有删减。关于交易费用经济学

的更详细讨论,也可参见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管理世界》2004年第12期)

摘要] 本文综述了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两个分支——交易费用经济学(TCE)和产权理论

(PRT)。TCE和PRT都把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作为共同基础,但在分析问题的重点和思
路上有着严重的分歧。TCE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后的失调,因而强调事后适应性
治理;而P...

Read more

道德:经济学的“黑洞”


——观电影《武士》有感
 
 
一、《武士》与经济学帝国主义
 
光、时间、空间,在我们的认识中,这些事物一定是永恒的存在,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这三样东西,世界如何成其为世界。但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推算,一旦光线到达“黑洞”,就会无影无踪,“黑洞”是时间和空间的终结点。这一高深莫测的物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再强大的真理、规律、原则,一旦越过了其临界点,便会无能为力甚至变成谬误。自然科学是这样,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呢?
 
我估计,在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是最不愿意承认其理论也会有局限性、也会有无...

Read more

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来源:白鲨在线http://rushang.cn/baisha

-新制度经济学书评系列—  主持:唐寿宁、周业安、蒋东生
 
《管理世界》杂志 编者按:自科斯、诺思等人的开创性研究之后,经过阿尔奇安、德姆塞茨、张五常、威廉姆森等人的努力,新制度经济学(NIE)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权学派、交易成本经济学(TCE)和新经济史三个分支,而且进一步引入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和主流经济学融合,成为主流微观经济学中契约经济学和组织经济学的主体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NIE进一步向相关经济学分支和相关经...

Read more

[年终年初]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要有新思维


新华社《环球》系列之十一
 
2004年仍是多事之秋,一串数字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官方统计,2004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26283起,死亡63735人,平均每天因事故死亡人数高达350人;111月份发生的特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00多;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中,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以及烟花爆竹行业造成的事故特别突出,其中煤矿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就占全世界同类事故死亡人数的80%。甚至就在本文写作的12月,又惊悉山西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33人。
 
面对由各类小煤窑、小矿山和小爆竹厂(以下简称“三小”企业)所导致的接连...

Read more

杨小凯:华人经济学界的“骄杨”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阅读:1471 次 时间:2003-10-17 来源:白鲨在线http://wwwbaisha.126.com


题记

    性格决定命运。——培根

就全球华人经济学家而言,对中国的政治变迁和经济改革有切身体验和真知灼见者,是少数;能对现代经济学做出理论性贡献或挑战现有理论体系者,是极少数;而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者,更是稀缺得如凤毛麟角。杨小凯,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华裔经济学家,却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杨小凯现任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递增报酬和经济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论文见诸...

Read more

一个大陆学生心中的杨小凯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时间:2004-9-2 来源:白鲨在线http://www.mdn.cn/baisha

7月7日,本是一个特殊的纪念日。就在这天中午,我得知小凯先生离开的消息,心如刀绞。那种感觉,就像心中的整个世界被人掏空了,精神支柱一下子被人硬生生折断了。我甚至不知道该干什么。记得2002年底给《经济学家茶座》写过一篇小传《杨小凯:华人经济学界的“骄杨”》。据说那文章激情四溢、文采飞扬,在网上流传甚广。如今得知小凯逝世,想写点什么,奈何心中有千言万语,竟觉得笨重的笔头不知从何写起。
 
 
我最先了解的小凯,是作为杰出经济学家的小凯。十年炼狱,...

Read more

郎咸平事件:看不懂的回应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时间:2004-9-25 来源:白鲨在线www.mdn.cn/baisha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指斥格林柯尔、TCL和海尔等大陆“明星”企业利用“国退民进”的东风在改制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此事在企业界、媒体和学界激起千层波澜。郎咸平在投掷了这一重磅炸弹之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回应,在短暂的“经济学家集体失语”之后,终于引来了“左”、“右”两派的回应——新左派坚决赞成,而新自由主义者决然反对。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这本来是关乎中国未来的重要议题,本来期待左右两派重量级学者都参与了的回应能够使人对争论的问题更加明晰,但是我却备感失望。到目前为止,整个争论或...

Read more

理性看待“郎咸平事件”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时间:2004-9-16 来源:白鲨在线http://www.mdn.cn/baisha

新华社《环球》系列之五
 
新世纪的头几年,从学术界扩展的社会新闻频频引人瞩目。前不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指斥格林柯尔、海尔和TCL等大陆“明星”企业在“国退民进”的时代潮流中将国有资产“乾坤大挪移”,进而呼吁停止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企业家的反应是严阵以待,经济学家的反应是支持派和反对派针锋相对,社会公众的反应则是五花八门。在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20多年后的今天,应该怎样看待“郎咸平事件”?我认为,讨论要理性,态度要积极。我们真希望这场全民大讨论能够像20...

Read more

德隆事件拷问学者良知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时间:2004-8-29 来源:白鲨在线http://baisha.mdn.cn

《环球》之三
 
德隆出事了,银行纷纷逼债,企业忙于收购,媒体穷追猛打,学者专家们则开始语重心长地批评德隆的种种失误。对于曾经的“明星企业”德隆来说,真有一种“成王败寇”的滋味。从公开报道来看,社会各界对于德隆的反思不外乎是:财务有问题,短期债务过多;贪多求快,盲目扩张;头脑发热,好大喜功。当然也有人借机反思中国家族企业的经营、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管制以及破产法等诸种问题。这些反思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些反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就事论事”,但是我却偏要“就事...

Read more

史美伦:制度先遣者的代价2051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 时间:2004-10-1 来源:白鲨在线www.mdn.cn/baisha

新华社《环球》系列之六
 
史美伦,曾经的“铁娘子”、“超级打工女皇”和“国内证监第一外援”,近日从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高位上黯然去职。在她任职的2001年2月到2004年9月期间,中国证监会推出了公司治理准则、独立董事制度、收购管理办法、保荐制度等规章制度,曝光了亿安科技案、中科创业案、博时基金案、三九集团案、银广厦案等一批恶劣的违规案件。同样是在她任职的这三年半时间,上交所股市从2245点的高位,一路狂泻,直达1300点的底线。对于史美伦去职的态度,与媒体隐约的惋惜截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