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贺越明

资深媒体人。获中国复旦大学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在美西两大华文报社任职采访主任和编译主任多年,曾任澳门一家卫星电视台副台长兼总编辑, 著有《读报的学问》、《中国十大出版家》、《中国人的世纪》和《书里书外》。

闷声发大财——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二十七


  永利度假村酒店的老板史提芬·永利,因为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一个投资会议上发言涉及到毛泽东,引发轩然大波,上了几家港报的头版头条。幸好他自觉语失而“补镬”,不然定被穷追猛打,批得体无完肤。谁叫他口无遮拦地触及了敏感内容,以轻佻的口吻议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不过,此事在澳门却波澜不兴,媒体上轻描淡写甚或略而不载,显得相当宽容。由此可以看出:对这类涉及政治的话题,澳门与香港的冷热不同。

  记得十七年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道:“我想,香港的问题是生意,不是政治。你们希望一九九七年之后的香港应该是一个有生意可做的地方,不是...

Read more

港澳关系: 敌乎?友乎?——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二十六


  这个题目,取自香港旅行社协会9月17日在澳门举行的海外年会主题,那主题直白而有趣:“澳门:是朋友或敌人?”但无意中却落入了二分法的窠臼,似乎港澳之间的关系只能非此即彼,用“敌”或“友”来定位或解读。当然,年会本身属于“在商言商”的活动,所关注和研讨的仅仅是两地的商业关系,而非其它范畴的内涵。

  港澳是商场上的“敌人”吗?非也。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无论从面积、人口还是资源、文化看,差别很大,经济实力更是悬殊。在产业导向上,香港经过长年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亚洲地区...

Read more

“相煎何太急”——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二十五


  

828,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开张那天,从世界各地前来采访的上千名媒体记者,在领取新闻稿的同时,还收到以拉斯韦加斯金沙集团亚洲区总裁韦健宏的名义发出的一封信。除了感谢传媒朋友参加开幕典礼之外,该信的要点是提醒各位:拉斯韦加斯金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路凼金光大道TM’亚洲拉斯韦加斯TM’商标。商标名称的创始人为拉斯韦加斯金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肖登·艾德森先生,而只有拉斯韦加斯金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物业才可使用有关之商标。
  读罢这封希望传媒朋友通力合...

Read more

多元化的魅力——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二十四


  对于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的开张,哪怕用“万众期待”来形容也不为过。尽管从2002年博彩经营权开放以来,澳门已经历了好几个大型娱乐项目的竣工和开业,但无论从市场影响还是长远意义看,瞩目程度恐怕都比不上这个即将撩开面纱的“妙人儿”。

  之所以引发热切关注,是因为拉斯韦加斯金沙集团这个澳门旗舰面市之时,正是粤省收紧赴港澳“自由行”旅游签注之际,其它省份也有跟进之势,而近两个月来澳游客确实明显减少。当此之际,这个路凼交汇处的第一巨献,在“金光大道”远未成行成市的局面下,是否能带来类似三年多前...

Read more

假如内地变相开放博彩——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二十三


  近日,读到一则新闻:历时半年的准备,号称内地最豪华舒适的博彩娱乐厅——重庆中福在线金岛销售厅,终于在6月21日开门迎客!据介绍,“为了将该厅打造成内地首屈一指的精品博彩厅,在装修前,福彩中心就派人到美国拉斯韦加斯、国内的澳门等博彩业发达地区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所以金岛厅的整体风格都吸收了很多国际化的元素,许多硬件设施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却很有看点,不能不引发关注、咀嚼。

  看点之一:是内地一个出售福利彩票的营业点,居然用上了“精品博彩厅”这样的名词!谁都知道,“博彩&rdquo...

Read more

一个不容漠视的警讯——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二十二


如果说,中央政府在530日凌晨突然宣布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0.1%调高至0.3%,对正处于癫狂中的上亿股民不啻是当头一棒,那末,广东省政府近期开始收紧办理赴港澳签证的做法,对一直沉醉于大好局面的澳门,应该可以起到一帖清醒剂的作用。出人意外的是,从政府官员、业界人士到部分学者,对足以影响来澳游客量的这一政策变化,大都处变不惊,无不报以积极的反应和乐观的态度。总之,老神在在胸有成竹。

莫非澳门真的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无需对广东省这项政策调整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层思考?然而,从近期游客来源地的结构看,内地居民仍然占据最大的份额,其中又以相距最近的南粤游客出入最为频繁。毫无疑问,广东对港澳游...

Read more

打好“文化”这张牌——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二十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澳门的城中话题已有好些年了,并有本地学者出版过专著。不过,直到近期举行了有关的研讨会,请来海内外大师级人物问诊把脉,发表宏论,才真正升温成了“热点”,也让人隐约看到了发展的动向。

  经济的发展,原本离不开文化;而当文化本身被视作一个产业时,自然也就纳入了经济的范畴。近几年,内地有些自然资源欠缺的地区,千方百计发掘当地的文化资源,请出古人甚至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进行创造性的“复原”,就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眼球,大发“旅游财”,美其名曰“文化产业”。至于所谓&...

Read more

无须陶醉于GDP——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二十


  在外人眼里,澳门近来或许有点像是变魔术,刚刚公布2006年的博彩收益超过美国拉斯韦加斯,现在又统计出同年GDP(本地生产总值)首度高于近邻香港。按支出法估算,去年的GDP为1,143.66亿澳门元,实质增长率达16.6%。以人口均摊,GDP为227,508澳门元(约28,436美元),超过了同期香港的214,710港元(约27,641美元)。消息传出,澳门社会并无多大惊喜,好像人们已明白一个道理:无须陶醉于GDP。

  的确,在澳门,GDP已经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作用了。据官方统计,从1982年到2004年间,GDP由71.58亿元增至827亿元,人均GDP由28,109元增至1...

Read more

“该出手时就出手”——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十九


  农历新年过后,广告业的一位友人告知: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决定,今年的第十二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的中介、策划和广告代理等业务,全部由本地公司承担。现在,他们正秣兵厉马,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对这些公司来说,有机会承包当地一年一度最大的展览会,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施政的角度看,政府有关部门的这步棋,属于资源优化配置,是非常明智的,对本地弱势行业无异于“雪中送炭”。

  澳门虽然开埠通商很早,但由于缺乏资源,加上地细人少,除了博彩业长期“一枝独秀”之外,其它的商业活动并不发达。也因此,中介、策划和广告代理行业非常弱小,不成规...

Read more

新年期待新观念——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十八


  按公历,元旦为一年之始,但中国还有一个农历新年,是各地华人必定要过的春节,而且是一年之中的大节日。所以,从传统上,华人除旧布新的日子,是大年初一。当其时,人们见面照例要互相“恭喜发财”,而今年恰逢“金猪”之年,发财的好意头自是不在话下。

  其实,对澳门人来讲,这几年来经济形势之好,实属史无前例,绝大多数人身受其惠,程度不同地尝到了甜头。当然,在“发财”的同时,小城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其中,迫在眉睫的是人力资源不足,给地细人少的澳门带来一定的困扰。最先是地盘工紧缺,需从内地大量输入,接着是新酒店及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