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伯庆

经济学家、麦可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跟踪评估系统(CHEFS)创始人、曾在美国研究就业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主撰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中国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

2010就业蓝皮书摘要连载(5)


2009届“211 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半年内离职率分别为22%33%45%

    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是,“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职高专院校45%。离职的主要类型是主动离职(88%),离职的前三位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1%)、薪资福利偏低(25%)和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

    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前3位专业小类是:编辑出版学、艺术设计、广告学;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前3位专业小类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控设...

Read more

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状况分析


    本期就业蓝皮书专题策划中,针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状况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麦可思在调查和研究中,将中国大学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按本科、高职进行了如下分类:

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状况分析

 

    10类毕业状况即为大学毕业生的去向分布。其中,“受雇全职工作”包含“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有关”和“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无关”两类。就业蓝皮书中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率”即基于“受雇全职工作”的数据计算。计算方式如下:

    

  &nbs...

Read more

2010就业蓝皮书摘要连载(4)


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

每拿到一份工作录取本科与高职毕业生需分别投出平均12份、6份工作申请

 

    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为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元;每拿到一份工作录取本科与高职毕业生需分别投出平均12份、6份工作申请。与2008届相比,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花费上升约1/10,“211”院校为1230元、非“211”本科院校为1138元、高职高专院校为1061元,但拿到一份工作录取所需投出的平均求职份数略...

Read more

家庭阶层与高等教育公平分析


    《麦可思研究》推出“就业蓝皮书专题”特别策划,对蓝皮书中的数据进行进一步挖掘。本期分析家庭阶层对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的影响。研究基于“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

 

基本发现:

 

1.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析

 

    (1)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麦可思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员工家庭者,就读“211...

Read more

2010就业蓝皮书摘要连载(3)


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满足度普遍下降销售与营销等核心知识亟须改进

 

    据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尽管2009届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普遍略有提高,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211”院校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为53%,非“211”本科院校为52%,高职高专为51%;但同时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达到的水平普遍升高,2009届较2008届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离校时掌握的能力的提高幅度低于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的升高幅度,因此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满足度较上届呈普遍下降。

 

    200...

Read more

2010就业蓝皮书摘要连载(2)


200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是,“211”院校为1.7个,

非“211”本科院校为1.9个,高职高专院校为2.2个。

 

    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每个单位工作时间是,“211”院校为1.5年,非“211”本科院校为1.4年,高职高专院校为1.2年。

    2006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教育培训、运输和零售等相关职业或职位的三年内转换职业最为频繁;从事中小学和特殊教育、计算机专职和医疗相关职业或者职位三年内最为稳定。200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销售和服务业、办公行政等相关职业或职位的三年转换职业最为频繁。

&...

Read more

2010就业蓝皮书摘要连载(1)


1 - 毕业生去向分布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2009届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最高

 

    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从2009届大学毕业生分布的经济区域差别来看,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该区域2009届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88.7%最高;泛东北区域经济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毕业半年后就业率79.5%最低。
    分学校类型来看,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居2009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榜...

Read more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背景介绍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10年6月2日起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月薪,去向分布,失业与预警分析,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职业任务,求职分析,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专升本,高考志愿填报,满意度分析,就业弱势群体分析,振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分析。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

Read more

《看就业 选专业(2010年版)》连载 (9)


2.4 特别提示:需谨慎选择的专业

 

    麦可思撰写的《2009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中分析指出:本科最热门10个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9.94万,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3.1%。在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

    在麦可思调查的631个高职高专专业中,10个热门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总失业人数高达14.33万,占了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失业人群的33.4%。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中,就有9个是热门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

Read more

网友问题回复


1. 网友“日记”留言:

 

王老师:您好!我有一脑瘫残疾亲属,今年参加高考,症状表现为四肢抖动,用左手写字,学习成绩在400分上下,请问向他这样的考生,报考什么专业比较合适?很急啊,麻烦王老师百忙之中给予回复。谢谢!!!

 

回复:建议首先确定一个自己的报考范围,即根据自己所在省往届的高考分数作一个大体的预估。其次,应该问问考生自己对哪些比较感兴趣,在大学阶段,“兴趣”可以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努力的一个动力,毕竟这位学生可能在学习方面可能需付出较大努力。但兴趣不应成为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这位学生尤其应考虑从事职业的真实环境,看是否能够胜任。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