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不知道的,华老师人特别好,我们要是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每次华老师都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呢。”说这话的是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老师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张女士,因为华教授在开会,所以我们与隔壁的张女士聊了起来。
华民教授是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听过华民教授讲座的人都会对这个个子不高,眼睛炯炯有神的教授印象深刻。5月的一天,记者赶到上海,适逢上海天气凉爽,在复旦校园绿树掩映的教学楼里,在华民教授的办公室中,笔者有幸和他聊上一聊。
关于人民币升值
华民教授曾经鲜明表达过自己对人民币近期不该升值观点的支持。...
作者文章归档:杨小洁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访经济学家艾丰教授
走进著名经济学家艾丰教授北京建外的办公室,扑面而来是满室春色,会客厅中十几盆绿色植物生机盎然,主墙上是教授为知名企业张裕酒业书写的《张裕赋》,装裱成三幅,洋洋千言,笔墨饱满,字迹苍劲有力,一眼便可看出作者非同一般的才情。
四件套的明式座椅和茶几与墙上的字相映成趣,充分表现了办公室主人的高品质生活,茶几上摆放着几块形状图案别具特色的石头,听教授说,这是他到广西等地出差时偶然收集的。每块石头,教授都会依据花纹和形状的特点命名。
艾丰教授是中国品牌战略的开创者和推动者,早年还在《经济日报》做总编的时候,就曾组织著名的“质量万...
刘伟其人——访经济学家刘伟教授
在百度上搜索“刘伟”这个名字,会跳出来100多个页面,众多的页面中描述的并非一个刘伟,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演员。有的年轻,有的年长。一个很常见的名字却拥有一些不平凡的人。还是百度,你键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伟”同样会出现若干页面,这个更为准确的指向就是本期专题人物——著名经济学家刘伟教授。
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957年生于河南商丘。16岁随父...
志在四海而尚恭俭 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访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
2004年北京入冬后第一次降温,在瑟瑟的寒风中,我赶到北大教师住宅区,见到仰慕已久的萧灼基教授。2004年5月萧教授因病入院,仍在休养期。身体恢复中的萧教授依然挺拔儒雅,他渊博的知识,爽快的谈吐,敏锐的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据萧教授夫人介绍,萧教授的时间是以小时划分的,每个时间段完成什么工作毫不拖拉,病后也是如此。
关注弱势群体
作为一个充满历史责任感的学者,一个有良知的经济学家,萧教授呼吁关爱特殊低收入人群,认真落实“分类施保”。他说,基尼系数0.2-0.3,国民收入水平平均;基尼系数0.3-0.4,国民收入水平比较合理;基尼系数超过0.4,就说明贫...
一蓑烟雨任平生——访经济学家何伟教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一次访谈
世事难料,2005年的家电市场宠儿--平板电视,竟然在新年钟声敲响时掀起新一轮的跳水狂潮。统计数据显示,元旦休假三天,平板电视价格最高降幅竟然达到40%。让人震惊的是,这一次引领价格跳水的不是国内品牌,合资品牌赫然成为“价格战”的绝对主角。
元旦期间,索尼、松下等合资品牌的平板电视价格大幅下降。据悉,其中松下一款42英寸等离子电视由24900元首次跌进20000元以内,降幅超过5000元。飞利浦一款42英寸液晶电视由29900元直降至21900元,降幅高达8000元。索尼更是此次大幅降价的始作俑者。此次合资品牌平板电视降价属于集体行为,几乎囊括了夏普、日立、LG...
访宝娜斯集团总裁黄祖群先生
采访前,我查看了宝娜斯集团的网站。网站页面以表现生命和生机的绿色为主格调,强调生态环保念。根据网站上的介绍,宝娜斯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绿色、环保”这一战略,这和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理念不谋而合。是什么促使这个企业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一位28岁的年轻少帅凭借什么力量统领资产超过5亿的一个大集团?带着敬佩与好奇,记者一行来到宝娜斯集团的行政楼,见到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年轻总裁。
黄祖群给人的第一印象:帅气、话语不多...
王建明印象——超越自己,成为强者,不言放弃
有人说他是“超人” |
跨过逻辑的桥——访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
*中国目前穷人为什么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一个好的体制,我可以高收费,但我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比如,让穷人一年出4000元他也出不起,北大本科生一年的成本是20000元,那么剩下的16000元都是政府在补贴,这是穷人在补贴富人,为什么不让富人多出些钱?比如说,学费就可以收20000元,贫困家庭的孩子就给他全额的奖学金,这就是富人补贴穷人了。现在不让富人交钱,当然穷人就上不起学了。
*现实的选择就是,你要变得伟大,你必须先学人家的东西,然后才能把人...
大道至简——访经济学家魏杰教授
| |||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出生就学于古城西安,作为同乡,让记者备感亲切。魏教授身材魁梧,穿上长大衣,从背影看很像一位伟人;他嗓门洪亮,言谈举止中时时透出西北文人的大家气派;他旁征博引能连续两三个小时侃侃而谈,言谈内容丰富,思维迅捷,学贯中西,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这是记者见到魏杰教授的第一印象。和魏杰教授交谈,他的思想,他的手势,他的表情,他的整个人都会让你觉得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具有预见力的先知。 2005年1月,在清华紫光大厦,记者有幸与魏老师聊聊他近年的研究成果。 为官和为学是职业之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