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永亮

周永亮博士
【讲师背景】
国内知名战略与管理实战专家
因率先研究执行力被媒体誉为“中国企业执行力研究第一人”
全球领导力联盟创始人之一、中国式领导力权威讲师
国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国富创新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
北京大学MBA管理咨询协会高级顾问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特聘教授
英国威尔士大学MBA班、美国肯尼索大学EMBA特聘教授
建设机械股份公司等数家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及多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
国际管理咨询协会理事会(ICMCI)在中国的首批认证管理咨询师
2004年被中国文化促进会等六家机构联合评选为“首届中国十大咨询师”
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企业最具魅力的培训师”
2006年网易商业频道中国100名培训师品牌榜排名第一
2007年度第三届中国管理大会“杰出管理专家”
【讲师经历】
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曾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从事计划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4年
英国五星级商学院-兰开斯特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1年
【授课风格】
1)60%的案例分析,案例丰富而实用性强,深入浅出,真正的实战引导课程。
2)精辟观点鞭辟入里,语言幽默而文采飞扬,实战经验贯穿始末。
3)超强的亲和力,疏导式的启发更符合中国企业家的思维习惯、文化特点。
【课程特点】
结合中国国情、企情、市情、人情创建设计的内容,以体验互动、问答式等最新教学方式授课,以效果为导向:学、练、辅、辨紧密结合,帮助学员快速提升自己,同时使自己的管理团队快速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好价值,可以现场考核企业创新力。
【教育背景】
中共中央党校  法学硕士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政治学院  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发展战略规划、执行力组织设计、领导力打造
【出版图书】
《本土化执行》、《中国企业的执行问题》、《组织执行力》、《变革领导力》、《我是职业人》
《工作就是责任》、《理念方太》、《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中国经济前沿问题报告》等
【出版光盘】
《中国企业的执行问题》、《如何提升执行力》、《执行文化》、《执行方法》等
【部分服务客户】
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联想集团、西门子
三星电子、日本松下、摩托罗拉、首创科技、海信集团、海尔集团、诺基亚
三九药业、东风汽车、宇通客车、广州本田、中国兵器、将军集团、中石化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神华集团、华润营造、华天集团、华融综投、飞利浦
华立集团、国航货运、海南航空、首钢集团、怀建集团、乐天食品、可口可乐
乐天集团、伊利集团、张裕集团、青岛啤酒、长城酿酒、蒙牛乳业、王老吉药业
中电财投、辽河油田、大庆油田、台山电厂、珠海电厂、河北电力、准格尔电厂
     美林基业地产、荣和地产、上海复地、新华联集团等数百家企业和许昌市委、高密市委、怀      
     柔区委等近百家党政机构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大、英国威尔士大学MBA、EMBA班。

调控政策有来了,打的是谁?


今天,几乎所有主流报纸,特别是北京街头的报纸,头版都给了房产政策巨大的版面!

所有商品房“首付30%”、二套50%,同时,两个部门开始吹风“所有住房重新考虑房产税”。据报纸和网上的评论,这是最近以来最重的“拳头”了。可见,政府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大!

但是,我总是觉得这种政策的结果可能会出乎具体的政策制定者的意料,任何一项重大政策(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住房问题应该是国之大策了吧?!)的出台要好好论证,反复听证,可能会更符合实际,而不是几个处长关起来找感觉。

这次政策会准确的打到谁呢?

当头一棒,也是最重的是,就是攒了几年的钱,一直不敢买,因为一直等着继续降价,结果,遇到了这个政策。嗨!确实...

Read more

关于北京房价的三元预测


北京的房价一直是全国的标志性指标!但是关于房价上涨和下降的预测,那更具有比前些日子首都“史诗般”堵车更具首都的特点。

官方预测:房价呈下降趋势。

政府部门预测说,北京的房价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个趋势被确定为环比增长幅度的下降,如果没有学过什么经济学或者没有认真的理解,一般老百姓还以为真下降了呢!当百姓们发现没有怎么下降的时候,有些想法的时候,其实才明白这种说法其实是说,价格是涨了,只是没有以前那样很凶的涨,整体趋势是下降的。从实际的观察和感受看,这倒是事实。尽管仍然出现了排队买商品房的状况,毕竟比2008年的那个时候有好多了!而且如果从3年的长周期来讲,今年的房价涨的不是最凶的,呈下降趋...

Read more

撞船事件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日本和美国


今天,日本方面决定放人,检察官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撞船没有预谋,而且是在躲避检查时被动的”。

这是我国上下不断施加压力的结果,值得高兴,但,这一事件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国家在多年不断与日本增加贸易往来、不断表现出友好的状态中冷静了下来,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日本人的国民性,特别是日本政客的真实嘴脸。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一件好事,让我们中的很多人不要再对日本人抱有幻想。这个国家,除了接受强权、尊重实力意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们也不会懂得什么道理。我去过日本,那里的很多人对美国人都没有什么好感,但为什么仍然喜欢与美国交往呢?很简单,因为美国强大,美国比它更尊重实力,更不会与你讲什么道理。

日本人...

Read more

美国911该如何反思?


今天是美国911事件九周年纪念!美国进行了隆重的纪念,世界各地也都有各式各样的纪念!9年前凌晨那幕飞机撞向大楼的镜头在大脑中久久挥之不去!

我觉得,美国真的要反思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消失真的都属于恐怖主义的“天灾”吗?执政的美国政府难道不能真正反思其中是不是有“人祸”?

美国的一位当年的调查官员近日在报告中称,恐怖主义的威胁日益变得严重,而且这种威胁越来越多的来自美国国内,也就是说美国人开始加入恐怖组织!

我觉得,如果美国不改变其愚蠢的老大战略,罗马帝国的下场恐怕近在咫尺!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自己遭受了恐怖袭击,却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恐怖组织施以援手,幕后支持,让那些同...

Read more

购买海外企业的能力超强,国内百姓的消费能力减弱


如果从GDP的总额看,我们绝对是超级大国了,如果从近年来(包括今年)大规模抢购海外企业的势头看,也有些超级大国的影子,如果从“海外抄底”的舆论和到全世界消费的新闻看,我们应该是全球上比较富裕的国度了,如果在从我们这两年的大规模工程投入(从北京,到上海,再到今年的武汉、广州等地的大量工程投入)看,我们的内需应该是全球最强了,如果再从上市公司不断打造系列富翁的眼花缭乱现象看。我们的国民(也包括我本人)有些沾沾自喜应该不会令人奇怪了。不过,从今年汽车企业集体“低分”等情况看,我们的百姓消费,力似乎遇到了瓶颈!

一方面是钱看起来多得花不完,一方面是怎么刺激好像除了打算买房其他啥也不想消费。

这...

Read more

内需的命门凸现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内外各路人士的共识!仔细想来,这也合乎情理!中国这样的大国,14亿的人口,消费力是惊人的,中国移动连续赢利创世界记录当仁不让的与中国的人口多有关,2亿多的移动通信用户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望而兴叹。就是日本人每人都有两部手机也赶不上中国的手机数量。因此,不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凭常识也知道内需应该是继续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可是,从现实看来,问题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个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消费大国在2010年出现了消费异象:

最具消费诱惑力的汽车消费明显下滑,结果就是中国的车企全线“不及格”,用2010年8月23日...

Read more

可怕的文化虚热现象!


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为目前的一个趋势。这是大势所趋!

因为我国当前的文化虚热现象很严重!

这股虚热的浪潮有两个直接表现:一个是全国范围的国学热演变成了生吞活剥的教条热,最典型的就是不少杂志写文章和随笔一定得找几个看起来没有关系的禅学公案,引两句《论语》或《道德经》等,以及各类奇门遁甲学习班,可谓神佛遍地;另一个就是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口号教条热,企业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到处是标语口号和名人名言名句,并为自身的这些行为起了很多优雅的名称,从太阳文化到月亮文化,从大象文化到狼文化,无一而足。

我不反对口号和标语,而是担心仅仅重视标语口号而忽视了真正的文化建设。

所谓真正的文化建设...

Read more

人才战略更要关注人才的“软实力”


我国拉开了新一轮人才战略的大幕,全国各地媒体开始纷纷报道各地的人才情况,如北京市(由于区位优势而形成自然而然的人才容易聚集区)今天在电视中报道了北京市属单位拥有多少院士、多少国务院津贴人才、多少高级职称者等等,眼花缭乱。但我感到一丝忧虑。按照目前的报道看,我们很多地方仍然按照原来的人才标准聚集人才,注意力更多的关注人才的“硬实力”,如是不是院士、是不是正高职、是不是拥有博士学位、是不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士等等。如果继续按照如此“硬实力”聚集人才的话,我觉得就没有必要这样大动干戈了,多少年来,我们就一直这样做着、就这样重视着人才。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淘尽更多的院士、教授、名校海归...

Read more

新国企等于好国企?


最近,我正在关注大型国企的变化,发现,自从2003年以来,出现了“新国企”的说法,而且有了关于新国企说法的几位权威学者。何谓“新国企”?按照几位管理学者和经济学家的说法,就是不同于以前传统国有企业的新型国企,它们的特点是:多元股权结构、经营战略清晰、治理结构合理、管理模式完整、企业文化鲜明,甚至加上“拥有一位具有鲜明特点的优秀领导者”。坦率地讲,对此,我心存疑惑,这些评价基本上都属于非常高的评价,可以说是“好”的代名词,我们说的“科学管理”不就是这些特点吗?如果这样描述一个企业群体或群落,基本上就等同于好的优秀的企业群落。那新国企就直接等于好国企了!

我对国企非常关注,特别是一些大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