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玉清

个体经营户

生命之源十


  生命密码在层层剥离生命的奥秘显现出生命的全部密码之前,很有必要提一提蛋白质。这个名词对于许多人都不会陌生,“高蛋白”几乎成了高营养的代名词。虽然蛋白质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并非全在于营养方面,但是,在生命体这座雄伟大厦的图纸上,真正构筑起大厦并行使各种功能的主要还是蛋白质,它是生命功能最忠实的执行者。

  蛋白质是一类含氮的生物高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内无法合成的,需要从食物中摄龋蛋白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蛋白质,它们的分子只由氨基酸组成,另一类是结合蛋白质,它们的分子由氨基酸和部分非蛋白质部分组成,结...

Read more

生命之源九


  生命语言:DNADNA和RNA的发现似乎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因为它们的发现者们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说明DNA和RNA与生物遗传基因究竟有什么关系。直到19M年以前,人们还认为,蛋白质才是生命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

  1944年,美国科学家埃弗雷设计了一个很巧妙的实验,间接证实了DNA就是那个被遗传学家们找了很久的基因物质,在DNA身上带有生命的遗传秘密指令。埃弗雷用的实验材料是肺炎球菌。肺炎球菌有两种,一种能致病,表面光滑,称为S型;另一种不能致病,表面粗糙,称为R型。早在1928年,人们就已经发现将杀死了的S型肺炎球菌和活着的R型肺炎球菌一起注入小鼠体内仍会致病,从而说明S型肺炎球菌...

Read more

生命之源八


  生命密码箱:基因基因早先被称为“遗传因子”,要知道它的确切来历,还得要回到孟德尔的那篇论文中。那篇论文指出,生物体表现出来的高矮、胖瘦、大孝颜色等性状只是人们能够感觉到的表面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反复出现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原因。孟德尔把这种决定性状的内在原因称为‘’遗传因子”,这是孟德尔学说的核心概念。孟德尔认为,由于有了遗传作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就不会是连续的变异,而是不连续的变异。这与达尔文的连续变异的进化思想是迥然不同的。

  孟德尔还指出,生物体的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遗传因子决定的,一种决定显性,另一种决定隐性。生物体在...

Read more

生命之源七


  豌豆的启示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给达尔文本人带来多少乐趣,因为他一直被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纠缠着。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达尔文在进化机制方面似乎更多地注意到变异,而对于遗传则吞吞吐吐,语焉不详。事实上,达尔文进化论最受非议的就是遗传问题。

  苦闷之余,达尔文甚至采纳了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来补充他的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认为,生活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而生活习性的变化则导致器官的用进废退,这些变化遗传给了后代,逐渐形成了新的物种。

  今天看来,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是个错误的论断,而与达尔文同时代的奥地利修道土孟德尔和他的34个株系的豌豆真正揭示了自然界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Read more

生命之源六


  生命之舟:染色体细胞英文名为“h1,意为小房间。那么,既然细胞是生命的基质,生命的全部奥秘必定都是在这个小房间里了,只是需要一把开启房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染色体,它同时也被称为生命的载体。

  发现染色体的过程也颇为复杂。早期的科学家发现,如果人为他将一个单细胞生物分成两半,使其中一半含有完整的细胞核,另一半不含细胞核,那么,有核的一半就能够分裂、生长,另一半则趋于死亡。由此,人们初步认识到细胞的分裂实际上是细胞核的分裂。于是,科学家们把视线聚焦到了细胞的内核上;而且,他们还发现,某些染料可以将细胞核染色,使它在整个细胞中变得十分清晰,便于观察。

  1848年,德...

Read more

生命之源五


     生命之舟:染色体

 
    细胞英文名为“h1,意为小房间。那么,既然细胞是生命的基质,生命的全部奥秘必定都是在这个小房间里了,只是需要一把开启房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染色体,它同时也被称为生命的载体。
    发现染色体的过程也颇为复杂。早期的科学家发现,如果人为他将一个单细胞生物分成两半,使其中一半含有完整的细胞核,另一半不含细胞核,那么,有核的一半就能够分裂、生长,另一半则趋于死亡。由此,人们初步认识到细胞的分裂实际上是细胞核的分裂。于是,科学家们把视线聚焦到了细胞...

Read more

生命之源四


  现代进化论者摒弃了达尔文把个体作为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的说法,他们认为,应当把群体作为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本身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状,它既是进化的动因,又是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通过对优胜个体的挑选,而是以消灭无适应能力的个体这一方式而实现的。现代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古典达尔文主义无法解释的许多事实。

  遗憾的是在达尔文时代,遗传学先驱孟德尔还没有能够让世人相信他的遗传学说,否则,达尔文定会痛不欲生,因为1838年,他选择了亲舅舅的女儿、表姐埃玛作为终身伴侣。据说,到了晚年,达尔文对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学略有所闻,他常常为他的近亲结婚感到不安。

  生命基质:细胞

  这是一群围...

Read more

生命之源三


  这时,自然选择再次制造了奇迹:一些两栖动物可以体内受精。生下的卵外面包有一层皮质硬壳,不受干旱和来自陆地的各种危险的影响,并且它们还可以离开水生殖。这些两栖动物最后进化成为爬行动物,从此,曲指算来,爬行类出现并逐渐开始在陆上横行霸道应当是1-2亿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地球气候温暖如春,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给爬行动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食物源。因此,它们逐渐繁盛起来,种类也越来越多:有的长了长腿,喜欢在陆地上奔跑;有的则完全失去了双腿,长得像蛇一样;有的腿又变成了像鱼类~样的鳍状肢,重新回到水里;有的长起了翅膀,向天空中飞去……最为突出的一类分化为鳄鱼和恐龙。恐...

Read more

生命之源二


     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科学精神的鼓舞下,近年来,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假说纷起林立,比较著名的有“火山学派”与“外来生命学派”。福克斯的“类蛋白微球体”迄今在自然界尚未被发现,而有生命的类病毒却可以在自然界发现。类病毒的前导物质为单质磷酸,科学家在研究火山气体时发现其中含有单质磷酸复合形成的大分子磷酸。据此,“火山学派”认为,由于火山爆发生成了大量大分子磷酸,这种物质溶入海水,成为地球生命之源。有一件事可以佐证“火山学...

Read more

生命之源一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诞生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信服的说法,这就给生命的源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当然,要弄清楚地球生命的起源,就非常有必要知道地球是如何演化的,其中与生命尤为相关的便是大气,因为是它为生命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地球大气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大气即原始大气在地球演化的初期就消失了;第二代大气是被地球内部物理化学反应挤压出来的,称为还原大气。还原大气的显著特征便是缺氧,只是由于后来出现了植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才使得还原大气变成了以氮、氧为主的现代大气,即氧化大气。据此,科学家们推测,在35亿年之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生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