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区森习

某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

欧元债券缘何难产


  尽管德法领导人提出了构建“欧元区经济政府”的宏伟理想,但由于发行统一的欧元债券将增加核心成员国经济和政治风险,且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体系和相关法律依据,此前这一呼声甚高的提议被欧元区两大核心成员国就地否决。

  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表态,基本上扼杀了欧元债券短期内横空出世的可能性。萨科齐称,欧元债券仅是一种更长期的选择,也许未来某天可能会发行,但不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阶段。默克尔则认为,欧元债券仅是“最后的补救办法”,“我们反对此方案,因为它现在不会有任何帮助”。

  为何欧元债券不入德...

Read more

该拆掉的是隔离与歧视,而不是学校


  从长三角到京津唐,然后再到珠三角,这一阵与夏季的台风路径相反的风潮就是近日被爆出的,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撤销和裁并曾经在这些地区林立的“民工子弟学校”!其实在这些地区行走,每当看到这样的挂着“民工子弟”招牌的校园的时候,就觉得颇为不可思议,因为这很容易就让人理解为对于一种特殊群体的特殊的“标记”,这种标记的背后意义有很自然的会被人理解为一种“族群的隔离”,在这个号称越来越像发达国家,文明社会迈进的国度里,这样的“民工子弟”标识,不要说是我过于敏感,而真的是一种难过!
...

Read more

220亿救得了欧洲吗?


  欧洲央行15日宣布,为抑制欧债危机扩大,此前一周大笔购进欧洲债务国债券,总额达到220亿欧元。这显示欧洲央行对债务危机政策明显转变,也显示债务危机已经恶化到非欧洲央行出手不可的地步了。

  众所周知,欧洲央行以抑制通胀为首要目标,而购买欧洲国家债券将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通胀压力,因而其不愿意效仿美国搞“量化宽松”。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央行只是偶尔出手购买国债,并且数量有限。从今年3月以来的连续4个月时间里,欧洲央行还停止了购买国债,将化解债务危机的主要责任留给了欧元区国家政府。过去对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的援助都是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工具&...

Read more

索罗斯留下了什么


  如果有“投资名人堂”的话,最近刚宣布退休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无疑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是极为重要的地位。

  “投资学巴菲特,投机看索罗斯”,在投资界人士中,索罗斯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相当的美誉度。相对于巴菲特平稳富足渐入佳境的投资生涯,索罗斯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满戏剧色彩;如果拍成电影,巴菲特的电影可以是温暖的、励志式的伦理片,而索罗斯的电影则很有可能是惊心动魄的、具有史诗般色彩的悬疑片。

  单以投资业绩而论,索罗斯是最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他于1973年发起设立的“量子基金&rd...

Read more

民企的雄心与国企的壮志


  我们常用“雄心壮志”来形容那群急于作为的人。其实,“雄心”与“壮志”不是一回事,甚至将两者合为一句成语都有些不妥。

  简单说来,“雄心”属于一种无所凭借、拔地而起的人物,他们通常原来是一穷二白的小人物,仅仅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能量,顺势而起。而“壮志”,往往是属于那些攀爬一座已经存在的高山的登山者,他们愿意历尽艰苦,登上山巅。

  中国的纯种民营企业家,属于有雄心的一族,而成功的国营企业家,属于具壮志的一族。这是两种不同的物种,不能混为一谈。为什么在&...

Read more

麻痹和自大是投资天敌


  今天讲两种股市操作心态:麻痹和过于自信。

  股票市场一般可以分四种时间框架:超短线、短线、中线和长线。很多投资者会犯一个非常普遍的失误,就是在一个时间框架里买,在另一个时间框架内卖,也就是俗话说的“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长线变股东”。这是非常普遍的,由于被套,就总是麻痹,不愿面对。但实质上,这种“转换”不过是忽略止损的一个理由罢了,而止损是普通投资者对付暴跌时的唯一法宝,这种转换时间框架的做法是懦夫的伪装行为。它帮助懦夫麻痹和逃避他们的不幸处境,通过这种“转换”,交易者推迟了成为失败者的感觉,用一个拖延...

Read more

宏观政策难再紧缩


  本周全球股市遭遇“降级惊魂”,继美国之后,据说评级机构瞄上了法国,从法股开始欧洲股票一片跌声,把刚有反弹苗头的道指打回原形。奇怪的是评级机构随后否认会给法国降级,究竟谁在搅局?

  一种解释是美国的惯有手法转移注意力或者要“黑”一起“黑”。与以前有种说法,基金业绩排名恶性化,无法让自己的重仓股涨停,就把对手的重仓股砸跌停,有异曲同工之妙。问题在于,AAA评级对股市影响直接,美国不少诸如养老基金企业年金,只能购买AAA评级的有价证券,美债AAA降级一旦确认达到法律规定条件,这部分资金必须抛售美国债(恐怕立法是...

Read more

保持淡定 控制仓位


  炒股,没有捷径可走,最终要靠自己。但当确定性机会降临,包括“基金一哥”在内的实力机构都向你“招手”的时候,敢于在机构被套时出击,善于在股价大涨后收兵,也不失为股市投资的一大法宝。

  屡次登顶的“基金一哥”

  进入下半年,沪深股市在稍作震荡后便破位下行。自7月1日至8月12日,短短31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6.12%,超过半数的股票出现程度不同的下跌。

  而素以“基金一哥”著称的王亚伟旗下两只基金再次重返公募基金冠亚军宝座。截至7月底,华夏策略和华夏大盘分别以5.64...

Read more

提准可能性犹存


  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连续上调存准率以对冲外汇占款。尽管这一举措在7月“变奏”,但近两个月外汇占款仍然保持高位。在物价再创新高的情况之下,为了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央行有可能在8月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4月至7月间,随着准备金率提高的累积效应显现,流动性紧张局面愈演愈烈,货币市场利率趋势性飙升。为了平抑货币市场利率,央行在此期间持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流动性9320亿元,持续的净投放终于使得7天SHIBOR利率由前期5%以上的高位回落到8月初的3%的相对低位水平上。

  ...

Read more

评世界经济大调整进入深水区


  8月10日,投资者对欧美经济及债务状况的担忧重挫纽约股市,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收盘跌幅均超过4%。

  美国主权信用已经蒙尘——— 美元被全世界“储备”,却又存在结构性贬值的趋势。欧洲债务危机正在扩散——— 欧元区货币和财政政策不统一的天生缺陷难以解决。新兴市场挑战更加严峻——— 控制通货膨胀及预期和保持经济增长需要两相权衡。

  美国信用“降级”,全球股市暴跌只是一个镜像。这个镜像映射出世界经济的深层次问题,随着问题从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