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鲁跃军

我很。。。。。。。。。。没留下。

放开外汇审核意味着什么?


放开外汇审核意味着什么?

今日一则消息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国将取消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汇出核准.

下面我们来看看华尔街财经上的报道

中国将取消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汇出核准

| |
2008年03月20日08:37
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周三称,近期将取消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和资金汇出核准。此举似乎旨在鼓励资本流出并降低国内金融系统过剩的流动性。

此外中国央行似乎也在努力缓解外界对中国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的忧虑。央行表示,在管理外汇储备时,将积极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央行还指出,正在研究向海外投资者开放国内金融市...

Read more

没有制度的约束,企业会有社会责任吗?


淮南之为桔,淮北为枳,这是中国古老的寓言故事.这则故事表现的意义,在今天的中国非常有借鉴意义. 这表明当前的中国,加快制度建设刻不容缓. 为何这些跨国公司在国内中规中矩,而在中国,忘记了社会责任,归根结底是违法成本太低,违法利润太高.这在中国的各个行业普遍存在.
中国政府应该降低维权成本,提高违法成本.这一升一降,必然能够治疗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问题.加大维护自我权利的意识.
八成受访者认为跨国公司存在歧视中国员工现象

2008-03-17 13:32  来源:广州日报

  8成受访者认为跨国公司存在歧视中国员工现象


 ...

Read more

严刑峻法对待恶意融资行为.


水皮:揭开马明哲和平安公司的丑陋画皮!(转贴)
    
    
    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伸手狂吼:喂,快掏钱来!
    
    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拍案怒责:呸,谁叫你炒股来着?!
    
    一南一北,一官一商,一个市场监管者和股民服务者,一个市场被监管者和被股民监督者,在西元2008年的中国上演了一出世界资本市场上空前的荒唐闹剧!
    
    一直以来,平安保险被公信力极其微弱的中国媒体塑造成成功企业的形象,而自称”二十年来一直为平安竭诚服务”的马明哲被塑造成一个高瞻远瞩的伟大企业家,可惜,随着平安融资风暴的掀起,这一...

Read more

美国的阴谋,人民币不大幅升值,通胀不会结束


美国的阴谋,人民币不大幅升值,通胀不会结束(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自 当前全球通胀是美国的一个阴谋,大家知道通胀是一次财富的大转移,受益的是富人.大家知道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是美国,所以通胀中受益的是美国.所以无论如何通胀如何严重,美国损失最轻.而对于其他国家,通胀带来来了社会动荡,由于政府没有财力来补贴社会,则会造成社会动荡,本国货币大起大落,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而这正是美国所需要的.

由于近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许多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对美国的利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尤其三是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经济和政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亚洲和中东,非洲,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Read more

市场经济注定要进入通货膨胀


当前全球都进入了通货膨胀,初初一看,好象是美元贬值,局势动荡的结果。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目前全球市场几乎都进入了市场经济。首当其冲的是美国和欧洲市场,市场经济已经进行了几百年。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使资产增值,否则就会消亡。假定最先的美国市场有一位精明的投资人,他最初拥有1美元的资本。他投资回报是8%,那么300年后,他的投资回报是多少呢?

非常的惊人。10,644,533,818。我们完全有理由想象美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何种程度。

事实上市场经济没有考虑,财富是在消耗,而货币却在不断产生,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投资人想让他的财富不断的增值,而普通大众却在不断的消耗...

Read more

全球通货膨胀何时结束


  提出几个问题,通货膨胀我们是切身体会到了,生活物资的价格猛涨,对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损害。我们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立场,提出一个问题,是谁在制造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持续多久?通货膨胀会以何种方式结束?

  从一个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我是终端消费者,是市场把物价提高了,那是谁把价格最终传导到我们消费者身上呢?

  一件商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最终出售给消费者,谁获得了暴利呢,把本来该有产业链分享的利润给独自占有了呢?

  从国内的生产来看,我们就举一个成品油的例子。

  汽车司机----加油站------成品油批发企业---------成...

Read more

解析外资巧取豪夺资本故事 谁令郑俊怀孤注一掷



  业内专家分析海外投行鞭打“蒙牛”恶化乳业残杀格局
  王吉舟,颐合财经副总裁,香港某基金首席顾问。长期跟踪资本市场上的蒙牛和伊利。本报记者日前就伊利事件对其进行专访,他向记者揭示了外资系如何在中国市场“巧取豪 
夺”惊心动魄的资本故事。
  记者:从“独董风波”到6个月后的高管被拘,你怎么评价伊利事件的始末?
  王:作为旁观者,我当时最大的疑问就是,满身桂冠的知名企业家郑俊怀为什么如此急于MBO呢?居然铤而走险,不惜犯法。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另一家企业的资本运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2004年6月10日,中国乳业四强之一——“蒙牛乳业(行情&...

Read more

天津:半导体照明掀起节能革命


质疑为何不支持国内的led产业,根据央视公开报道,国家的863计划,完全可以替代国外产品,目前在沈阳,珠海,等地都已经建成了示范基地,而天津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城市,完全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led,支持国货,一个政府。连自己的国内企业都不扶持,只考虑自己的政绩,这样的决策者能为国家带来前景吗。

Read more

一轮通胀已经开始


       最近看到新闻,印度和东南亚的通胀已经开始,而且中国的cpi也在走高,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今天,要想不通胀,真的很不容易.

       美元在大幅的贬值,日币也会走上贬值之路,欧元呢?各路资金为了保持资本的不贬值,必然会通过各种手段,获得高额的利润..........从各种渠道,剪到羊毛...............

 

      众观世界,可以剪羊毛的地方实在不多,金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