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宣铭

小语种教育

高效经理人的八个诀窍


  高效的管理者可能魅力四射,也可能情趣全无;可能富于幻想,也可能强调数据。但是他们都会坚持八种做法。

  第一个做法是探究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注意,这个问题问的可不是“我想要做什么?”,而是问有哪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去做。认真地思考和对待这个问题,是在管理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哪怕是最能干的经理人,如果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可能徒劳无功。

  比如,杰克-韦尔奇在接过通用电气的CEO大印后,认识到虽然自己想要进行海外扩张,但企业必须做的并不是这件事,而是要砍掉那些无法成为行业老大或者老二的业务,无论它们的赢利是如何之丰厚。

  在回答“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

Read more

“感官品牌”时代来临


  5年之前,“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对品牌营销的状况下了四字断语:强弩之末。这并不令人惊讶。据统计,每个美国成年人每年看到的电视广告超过5·2万条。转换成更直观的景象来描述就是,一个65岁左右的美国人,在其一生中花了整整6年的时间,每天8小时不间断地观看广告。这个数字在日本更为惊人——他们所花的时间比美国人还多两年,达到8年之久。在如此高密度广告洪流的冲击下,消费者注意力越来越分散,能记住的品牌越来越少。传统营销方式亟待革命性改变。

  什么才能让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建立磁铁一般,甚至宗教一般的强联系?品...

Read more

苹果和它的口碑式营销


  口碑营销对苹果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功具有贡献,而苹果对口碑营销这门技艺的掌握也无出其右者。

  在将新产品推广到大众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口碑式营销(WOM)一直是一种快捷而廉价的方式。这在产品使用期限较短的科技产业尤为明显,而且在能够加速口碑传播的社交网络上,科技产品也往往是引发热烈讨论的话题。

  正如《口碑营销的七项原则:跨越引爆点》(The Seven Principles of WOM and Buzz Marketing: Crossing the Tipping Point)一书中谈到的,口碑传播的产生并非出于好运气。消费者们可不会劳形伤神地跟其他人讨论自己购买的每一件产品...

Read more

企业文化建设的四大“不健康思维”


    对话南京赛德企业研究所所长马牧童

    企业文化建设多年来一直是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实践中它也的确走过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模仿阶段、自为阶段。

    计划经济时代,企业里曾经盛行“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企业文化”这一说。改革开放后,“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理念从西方舶来,人们开始去接触它、了解它;然后夹杂着具有本土特色的思想工作、标语口号、文娱活动、服饰仪仗、标识广告,去介入它、体验它;再后来,组建专职部门,...

Read more

信任 培养积极向上文化的第一步


    看看世界上那些充满活力的成功企业,大抵都呈现出它们各自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但有一点完全相同,那就是:尽其所能,努力建设以人性化为基石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而这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和宗旨。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其生命力何在?在于弘扬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在于实践积极向上的经营活动。这也正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否确立,关键又取决于什么?取决于这个企业的全体从业者——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他们能不能时时采取积极向上...

Read more

学习日企 从关注客户到关注员工


    在日本企业工作15年终于回国后,我听得最多的管理话题无非在两方面:从老板角度谈,总是谈企业要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要做大、上市,云云;从企业员工角度谈,则很多都在抱怨老板是资本家,表示自己不可能一心一意为其卖命,等等。

    而我在日本企业里,几乎没有听过类似的观点。日本企业中最多、最优先研究的课题之一是:“消费者的期待是什么?”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总是反复探讨这样的话题,因此他们基本有一个共识——消费者期待企业要能做到两条:

    第...

Read more

整合模式的防守软肋


    作者:刘海涛 孙明贵

    我们的市场从不缺少机会,而缺少创造性整合资源的头脑。哪怕在现在这样的经济“冬天”。

    同样的材料,你的企业构成的是“钻石”还是“石墨”,往往取决于经营者创造性整合资源的能力。整合能力是市场由“蓝”泛“红”的年代,企业最需要的一个核心能力,也是衡量一个经营者商业能力的标杆。所以,近年来“放卫星”的明星企业,绝大多...

Read more

1436:发现“中国制造”的高端优势


    许多“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是原材料品牌,或低端品牌。而鄂尔多斯作为世界最好的羊绒产地,正试图发现一条打造高端甚至奢侈品牌的路径,找到打破“国际产业链阴谋论”的妙招。

    中国制造与高端品牌?两个词汇摆在一起,恐怕很多人会感到意外。但为什么不尝试让“中国制造”高端一把呢?

    想起前几年不少“Made in China”产品想在海外提价,“多收了三五毛”就心有戚...

Read more

丹麦顶级音响品牌B&Q:亮出品质 丹麦基因


  对一家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公司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让消费者迅速感知乃至感染到产品的品质,虽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老话没错,但是如果必须依靠时间的积淀才能打动消费者,恐怕在时下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未必都能幸运等到消费者明白的那一天。

  所以,即使拥有高品质,也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来充分表现,这正是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在《感官品牌》一书中提出企业要善用感官来塑造品牌力的原因。丹麦顶级音响企业Bang&Olufsen(B&O),正是一家这样善于利用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体验强化消费者对于高品质认知的感官品牌。
...

Read more

虎妻邓文迪与女性领导


  上周,在英国听证会现场,一名男子从听众席后排冲到证人席旁,手拿一个盛满剃须泡沫的纸盘向传媒大亨默多克砸去。几乎在同时,一直端坐在默多克身后的邓文迪飞身扑向前方,给了袭击者一记有力的“扣杀”。瞬间的变故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事后,媒体的溢美之辞扑面而来,邓文迪也成为“虎妻”的最新诠释人。

  “虎妻”邓文迪——这位在中国徐州和广州长大,出国留学而后进入星空卫视,最终在1999年成为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并为默多克生下两个女儿的“母老虎”邓文迪,也让众人看到了她在突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