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志纲

王志纲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石家庄困局


接近立冬,深秋的下午,暖暖的太阳下温度甚至比上海还稍高,路边的小贩在二环外郊区的人行道上摆满了小商品,一个卖汽车座垫的居然在两棵树之间挂满了漂亮的垫子,并没有城管来驱赶,没有秩序之间流露的是自发的井然有序,入夜十分,市内谈固大街等处将会形成数个蔓延一两公里长的露天夜市;不远处,一个公交车站前,一群等公交车的人们在没有任何围栏下自发的排成一长队等着公交车。此时,在石家庄城市规划展览馆内,一个电视短片向前来参观的人们播放着,结尾四个字是对石家庄的概括——“和谐之都”。

 

很多接触过和没接触过河北人的,都想不出这个京畿重地下的省份有什么鲜眀的特征。河北人提起来是悲壮的燕赵之士,...

Read more

王志纲观点:临空经济为城市插上飞翔的翅膀


  ---王志纲2010国际空港城市临空经济(成都)发展峰会讲话实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国为了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位置,纷纷依托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进行多方面的战略性产业调整。空港新城不断崛起,临空经济成为整合全球资源,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0年11月15日-17日,围绕国际空港城市发展、临空经济产业规划等议题,成都市双流县举办了“2010国际空港城市临空经济(成都)发展峰会”。作为策划双流空港新城发展战略的主要参与者,王志纲老师受成都市长葛红林的邀请参加了该峰会,并在圆桌峰会上同倪鹏飞、石小敏等专家就临...

Read more

王志纲观点:西部的出路


  西部的出路

      ——一次关于贵州发展的论道

  “西部再十年”及“产业西迁”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在中央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包容性增长”的宏观大背景下,西部地区是像三十年前的沿海地区一样被动接受低端产业的转移?还是利用这一次国家战略的调整实现本地区产业的重塑呢?特别是像贵州这样既没有产业优势也没有区位优势的内陆省份,如何能够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新形势下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呢?
...

Read more

王志纲工作室:征集望蜀书院《望蜀赋》及门联活动作品选登


编者按:王志纲工作室征集望蜀书院《望蜀赋》及门联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众多喜爱工作室读者以及员工们的大力支持,编者特从众多投稿中选登部分优秀作品刊于博客,供大家学习交流。在此,也代表工作室感谢各位读者们对活动的大力支持!

 

读者优秀作品选登:

 

居庙堂  承范公遗志  为国献策              

处巴蜀  借梅鹤傲骨  与墨争香&nbs...

Read more

专访王志纲:90年代让传统知识分子面目全非


    知识分子下海无疑是90年代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在种种不同类型的下海知识分子中,王志纲是具有标本性意义的一员。

他曾经是甘肃社科院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更熟为人知的身份是新华社的名记者,他的下海曾被新闻界的同行叹为“南中国首席社会经济评论家从此缺席”。在此后的十七年里,他以战略家的身份带出了一个民间智库团队,深入参与到众多极具社会影响力的项目之中,并且不断推出研究著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第三种生存”之路。

那么,他如何看待90年代,如何看待知识分子下海这一话题,为此,凤凰网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

Read more

王志纲观点:论城市发展战略


何为战略?似乎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个战略至上的时代,城市发展战略是一个纷繁庞杂的课题。王志纲认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发展战略体系应该回答好五大方面的问题,即“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有哪些资源”、“我将如何成长”、“我将如何让世人认知自己”。对应这五大问题,工作室结合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总结和梳理出了一套纲举目张的城市发展战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方面:

  城市定位

  也就是要回答好&ld...

Read more

信息革命众人谈——“星河沙龙”第二期侧记


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的获取和分配背后体现的是权力的规则。信息爆炸所带来的不只是海量的信息,更在于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以及由此而带来对信息自身的改变。

  ——题记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在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有的是你主动去搜寻的,比如资讯;更多的是你被迫接受的,比如广告。渐渐地你会发现,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并不一定取决于信息本身,而取决于你获取信息的方式。而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参与去获得信息这个行动本身,竟然也会改变信息最后的结果。

  这无疑是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最让人困惑,同时也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信息传递的方式改变了信息自身,...

Read more

王志纲观点:面对纷繁的世事


编者按:日前编者在阅读工作室文库《行成于思--王志纲中国走势思考录》一书时,其中一篇收录于一九九二年十月的文章《面对纷繁的世事》,文中王志纲老师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与某著名历史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就珠三角洲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诸多社会现象展开了精彩的对话,读后收获颇多。该文即使放置于今天的大背景下,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现实意义。特转载于博客,以飨喜爱工作室的读者。

 

社会失衡,人心浮躁,能捞就捞一把,再不捞就没有机会了——整个社会就处在这样浮躁的状态。

现在的发财致富浪潮不仅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前所未有的,发横财的遇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我感到忧虑的是,广东有一种...

Read more

王志纲工作室:征集书院《望蜀赋》及门联活动


财智育桃李,书学收风云

——智纲望蜀书院征集《望蜀赋》及门联活动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书院始于唐而盛于宋,从唐中叶至清末,书院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北宋时期,曾产生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书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中国崛起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全球化时代现代书院的再度兴起,对当今中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智纲书院之成都...

Read more

《重整河山》节选六:城市发展需要“四化”


从政策到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最关键的一步是——理清战略思路。

 

很多城市由于政府的强势地位,所以做事情的时候对市场的考虑比较少,往往是为做事而做事,比如要做博览会去盖一个场馆,要举办运动会去盖一个体育场,事情结束后就完了,至于这个场馆能否对于这个地方的经济起到什么样的拉动效果,考虑得比较少。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城市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于是都去建会展中心。包括我们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之一也是讨论渝北区作为会展之都的前景。但是我知道很多城市的会展场馆利用率非常低。刚才慕尼黑国际展览集团海外事业部总裁也讲,中国会展场馆的利用率不到20%。这样低的利用率亏损是必然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