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祥治

郑祥治 1988年生,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员,《价值中国》专栏作者。先后获全国新星作家“银星奖”、全国“十佳小作家”、优秀华语少年作家、全国青少年优秀作家、“全国少年之星”等称号。近几年在《格言》《时文精选》《时代邮刊》《改革与开放》《少年儿童研究》《人才开发》《大学》《小小说月刊》《文学与人生》《大公报》《千岛日报》《生活月刊》《农民日报》《团结报》《保健时报》《中国体育报》《人民代表报》《新闻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河南日报》《青海日报》《教育导报》等70余家中外省市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00多篇,10余篇作品在全国大赛获奖。部分作品入选文摘期刊、优秀范文汇编及人教版初中辅导课文。现有20万字长篇小说待出版。


信箱:[email protected]
QQ:13709563
邮编:443100

千亿元大产业前踯躅不定: 动漫园区的羡与痛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而在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古国、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和创意从来都不是问题。但在1000亿元的动漫产业大餐面前,国内仅占有11%的市场份额,可谓是创巨痛深。而在忍受创痛的时候,何时能够解除这种创痛,却依然没有答案。

  广阔的前景 尴尬的现实

  3.7亿人口的受众、逐年扩展的市场空间、不断提升的政府支持力度,刺激着中国动漫投资商的神经。

  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兜里的钱紧着往外掏,1000亿元动漫产业大餐似乎近在眼前,伸出手去,触摸到的却是现实的尴尬。

  市场空间三级跳 引发投资热潮

  2007年,...

Read more

中国动画电影制作的蹊径


    尽管去年出了《葫芦兄弟》、《赤松威龙》、《风云决》几部动画电影,但从总体来看,笔者仍然认为,目前以至于未来的10年内,中国不适合发展动画电影。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还是学院派的大专院校,或是拿着上亿元资金的投资者,在中国做动画电影,只有“死路”一条。君不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十年磨一剑的《勇士》上映不到一周就被美国20世纪福克斯的《加菲猫2》挤下院线,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勇士》是美影厂的作品;北京电影学院历时6年、打着红色经典旗号制作的《小兵张嘎》,到今天连上映的机会都没有;环球数码的《魔比斯环...

Read more

关于当前我国动画教育的思考


    关于当前我国的动画教育,我想分这么几个层次谈谈。

    一、我国动画教育的简单回顾我国动画教育起源于1952年,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动画专业。在这里培养出阿达(《三个和尚》导演)、严定宪(《哪吒闹海》导演)、戴铁郎(《黑猫警长》导演)、林文肖(《大闹天宫》原画)、胡进庆(著名剪纸动画导演)等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和一大批活跃于中国动画舞台的中、青年动画导演,如孙立军、胡依红、李捷、李建平等。 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华山美术学校定向培养了一批动画人才,开创了中国动画职业教育的先河。当年的负责人就是今...

Read more

中国动漫距离产业化还有多远


    在刚刚召开的“东京动漫展北京招商会”上,世界动画协会中国秘书长李中秋语出惊人:中国现阶段的动漫实际处于社会事业阶段,距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多远?需要我们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记者日前采访了李中秋。

  社会事业与产业存在本质区别

  对于社会事业与产业的区别,李中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什么是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社会事业的核心价值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利益。而产业的核心一定是经济利益。&rdquo...

Read more

正解中国动漫的体系化之路


    动漫在中国既无比重要又无比卑微,重要因为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卑微因为总在仰望美、日、韩这些“动漫发达国家”。学习先进固然是必须,但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体系更是必须。如何建立中国动漫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和产业模式,是一个需要政府、行业乃至于全社会合力解决的问题。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都必然诞生一些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表现语言与形式,比如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解放后红极一时的连环画,近现代的电影、电视等。动漫亦如此,它是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Read more

中国动漫还缺什么?


    汪天云:今天“文汇讲堂”举办有关动漫的讨论,我认为很有意义。


    刚才“文汇讲堂”短片中介绍了黄玉郎先生创业的艰辛,他14岁就被迫下海,向父亲借了1000元,创业至今成为漫画大家,让我感到有点悲壮。天晓为中国动画进入国际市场做了很多努力。我长期从事中国电影创作策划和理论研究,熟悉中国美术电影发展。我们三个分别处在“动漫游模”(动画、漫画、游戏、玩具)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共同来探讨中国动漫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Read more

中国动画,换个方式讲故事


    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配音、最佳编剧、最佳角色动画、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分镜脚本(故事板)、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角色设计、最佳配乐,这一连串的名字,是有“动画奥斯卡”之称的第36届安妮奖(The Annie Awards,简称“ANA”)的奖项,在本月初正式公布的提名名单中,以我国国宝为主角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全部十项大奖中都有提名。

  前日,在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举行的“《功夫熊猫》与中国动漫攻略”的国际论坛上,梦工厂策划设计人、《功夫熊猫》故事策划和分镜头设计者杰德&...

Read more

从学校到企业,动漫人成才路漫漫


  《从学校到企业,动漫人成才路漫漫......动漫人才:我的饭碗在哪里?》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大中专院校和企业培训三者结合的动漫人才培养体系。然而,从质量上来看,当前的动漫人才培养和动漫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有差距,这是业界近年来一直关注的突出问题。 

     从学校到企业,动漫人成才路漫漫(ZT)

               ...

Read more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


    编者按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分工与协作愈加专业化,服务外包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份量也越来越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动画行业承接了大量服务外包,迪士尼动画大片《花木兰》、《人猿泰山》和《狮子王》就是早期的“深圳制造”。对外包业务的接纳,为刚刚起步的动漫企业带来了“第一桶金”,并藉此积累管理经验和创意技术人才,进而走上原创之路。本文通过对动漫原创和服务外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提出了“以原创为核心,服务外包、衍生品设计生产、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支撑,五个方面同时并举”的动...

Read more

在夹缝中前行的国产动漫


    走大企业联合之路,构建动漫航母,实现资源整合是走出夹缝的第一要务.

     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诸如高产低效和产业链断裂的“近忧”.同时,相对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强力吞噬,国产动漫在夹缝中前行的路途也将格外艰辛.一直以来,国产动漫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来自政府的支持不仅为处于发展初期的国产动漫营造了适宜的市场环境,也给予了它最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0月,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