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田南雁

田南雁: 15岁当兵,在370厂修过飞机头,在廊房当过石油工人,在中远当过国际海员,1990年进报社,1995年辞职。1999年在中国社科院打工,国情信息总监(马列所)。2000年在人民日报打工,《大地》杂志顾问。2004年给国家项目办打工。1996年北京电视台10集专题片总撰稿《新西行漫记》,1997年为公安部做《中华交警》电视剧剧本12集。1998年由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家庭预言》1.8万册。自以为聪明,尽办傻事。有专家资源。 田南雁 朝阳区甘露园南里1区7楼1509号 100025 电话13681023595 e-mail: [email protected]

高油价是个大阴谋


高油价是个大阴谋----

《珠江经济》20061月期

南雁

石油历来是政治商品。早在20世纪之初能源就属战略资源,它本属于军事战略问题。

石油早是种武器,制裁、禁运、封锁、反封锁,而且还是现代武器!象金融工具一样灵活、又具有攻击的多样性,攻击和撤离的速度,以毫秒来记时。这世界就大大不一样拉。流的太慢国家会滞胀,流的太快国家就会破产。美国和英国先后推出了石油期货合约,用石油衍生品的交易作为一个有力的武器,来对冲石油价格变动给石油消费大国所带来的影响。

 

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消费量的13依赖进口。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

Read more

中国知识份子最大毛病何在?


中国知识份子最大毛病何在?

观注中国知识份子,他们怎么了,不论右派、左派都特别专制,来自娘胎里(体制)。这一点,南雁百思不得其解。

历史上我们经历了三次文化急剧变迁的时代。

第一次是五四运动,第二次是文革,第三次是当前改革开放。1979至今2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放在经济层面上,政治体制上不敢动。诸多社会问题经10多年堆集积累问题成山,动又动不得。各种不可测的不安定的因素正在积蓄,很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地爆发,中国经济繁荣的背后埋藏着巨大的社会不稳定。

反思20世纪整个历史时期。中国经济有四次高增长期。

一次是晚清慈禧太后被迫“新政”后的10年。二次袁世凯...

Read more

中国的非洲战略


中国的非洲战略

 

对中国来说,非洲从自然资源方面提供了一个新天地:其面积是中国的3倍,人口密度小于中国,还蕴藏着许多中国需要的原材料。安哥拉的原油、津巴布韦的铂金、赞比亚的铜矿、刚果(布)的热带林木、南非的铁矿石:所有这些都列在中国的采购单中。

中国的介入就是为了攫取那里的资源,将数十亿美元资金投向那些具备开发潜力的油田。但其同时也有建立影响力和投机主义的目的。与非洲以前的殖民宗主国一样,中国通过经济援助、特许待遇、债务减免、奖学金、培训和派遣专家等方式,巩固其与非洲的政治贸易关系。近年,中国向非洲派驻了维和人员,而且(可能更加令人吃惊的是),还派出了选举观察员。同时,...

Read more

美国垄断了世界油价


美国垄断了世界油价

现在,世界石油工业被华尔街少数家族有力地垄断着,它们同时拥有美国最重要的银行。连英国石油公司如今都是华尔街的附属,它并入了老牌印第安那标准石油公司,花旗集团则是后者的主要银行家。投机市场上的原油上星期攀升到每桶75美元,创下高油价的新记录。汽油和取暖燃料价格迅速跟进。天然气差距也不大。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发生危机的时候,公司就降低价格。垄断资本则抬升价格。油价几乎是资本主义疾病的气压表:资本主义体系的矛盾越严重,石油就越昂贵。根据《商业周刊》和《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生产石油的平均垄断成本如今大约是每桶(42加仑)2美元。近几年,由于勘探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石...

Read more

好莱坞抓住当下世界主题——石油、反恐


好莱坞抓住当下世界主题——石油、反恐

《不朽的园丁》中,西方跨国制药集团在贫病交迫的非洲人身上测试对抗爱滋病的新药,察觉真相而愿意挺身而出的非政府机构以及外交人员不是连带被制药公司收买,就是惨遭灭口。

在《辛瑞那》中,美国两家石油公司正在进行购并,负责调查购并案的律师在华盛顿权力核心的压力及石油财阀的利诱下,为了自身升迁而做出违反良心的建议。两者都反映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财团和政府间的利益纠葛,个人深陷钩心斗角中难以自拔,最后不得不在顺势而行还是牺牲自我的两难处境中挣扎。

《辛瑞那》和《慕尼黑》都对恐怖主义作出比以往更深刻讨论。前者描述一名巴基斯坦年轻人...

Read more

中国制定能源新政策


中国制定能源新政策

石油是战略商品,与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中国一改过去能源独行侠风格,中国认为靠市场供应石油风险太大。但中国通过这种独特的反市场石油独行侠获取石油的方式也有缺陷,收购外国石油公司的股权价格不菲,而且投资的油井产量并不确定。中国通常的作法是避开市场,直赴油田,通过双边谈判收购外国石油公司的股份,签订长期供油合同,获得石油开采权。这样做可以保证石油供应稳定,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北京更有兴趣通过国际合作及市场机制解决石油供应。 “...

Read more

中国面对的“软刀子”


中国面对的“软刀子”

南雁
       
美国不会座看中国崛起,美国利用金融战,贸易战,石油战,资讯战,这四把软刀子,刀刀见血是不可能,但从金融发难也是最危险。
金融战
      
兰德公司《中国的崛起》一书作者威廉 H. 奥佛霍特最近做的《兰德报告》中说: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的银行。中国每一代,都有相当于美国规模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每年,都有1200—1300万新工人加...

Read more

中国地产空房率已超过26%


中国地产空房率已超过26%
    3
月份建设部一道通令,几乎少有人反应。

20063月建设部紧急命令京津沪穗等40多个城市上报空房率。2006年第一季度末没有商品房123亿平米,比上一年增长238%,新建筑项目的投资也增加了20%,加上未完开发面积还有17亿平米。达到2793亿元人民币。

空房率国际警戒线在10%,据报中国空房112亿平米,中国地产空房率已超过26%。按目前的增长速度,不久就会达到30%。地产投资50%都是靠银行贷款,房地产不良贷款又高达1093亿元人民币。空房率这关糸着中国金融稳定,这消息吴晓灵日子不好过。2006年春开始...

Read more

精英政治秀


精英政治秀

早在80年代末6.4前精英不合作的政治风险是一种诱惑,这种诱惑对知识份子来说比金钱还难于抵御。

苏晓康

精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就是《河殇》。在1988—1989年间,思想界却在全盘西化观念下,重新建树起一种新教义和偶像崇拜:这就是对美国和西方价值观的迷信和崇拜。《河殇》上映时在1988年4月,苏晓康,王鲁湘,夏骏在学人金观涛,刘青峰的观点的引导下,<河殇>主题就是:农民起义只不过是皇权更迭,黄色文明不抵蓝色文明, 中国专制的,毛泽东搞专制,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自此西风漸吹,伴随开放搞活政治风,当时在理论界...

Read more

后记:《帝国风》——文化之战


《帝国风》

——文化之战

后记

南雁

在前言中说过:信息流主导了物流,由于信息不对称,主导了物流、金融流不对称。通过语言(英语)霸权达到拥有信息霸权和文化霸权。

 

美国解决完伊朗核问题,又得解决朝核问题,再不控制,接下来日本也有核了,又有洲际导弹了。日本二战结束前遭到两次核攻击,它要报复呢,美国岂不抓瞎了。美国对付世界原则跟它过去的老师很相似,英国对付欧洲,与一个强大的对手打交道,不如找多个弱小的对手过招。美国不许小国用核讹诈手段来对付美国,绝不能开此先例,否则到2010年就会5-7有核小国来效仿。

亨庭顿在新作中《我们是谁?》,唱着门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