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飞

自媒体传媒人

阿里打造DT生态,云智慧凑什么热闹?


今年三月,在深圳召开的2015年IT领袖峰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虽未到场,但他通过一段视频隔空传达的“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的观点还是成为现场焦点,自那以后大数据进一步成为整个IT业界的热议话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一些人对云计算、大数据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概念接受缓慢或呲之以鼻时,洞悉先机的弄潮儿早已开始布局,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就是其中之一。在释放出DT概念之前,阿里云团队在云计算方面积累多年后,于2013年底正式开始构建云计算和大数据生态,其精心规划的“云栖小镇”正式浮出水面。

7月22日,阿里云在北京举办了一场...

Read more

三大德系车厂为啥要买下Here地图?


最新消息显示,被竞相追逐的Here地图终于选定“婆家”,被宝马、奔驰和戴姆勒三大汽车厂商组成的收购集团以25亿欧元的价格娶进家门。

汽车厂商为何突然科技范十足,在与互联网科技巨头Facebook、百度、腾讯以及Uber等的竞争下抢得Here?最直接的理由不外乎是“布局车载导航”,但从深层次看,这三大汽车厂商的远景是“为智能汽车铺路”。

汽车厂商为智能汽车铺路

Here号称收录了世界上近200个国家的地图数据,在97个国家提供语音导航、在41个国家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并且每天还可以利用8万多个数据源对地图进行270...

Read more

互金指导意见:隐藏"彩蛋"的P2P网贷


千呼万唤始出来,7月18日,由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业界“弹冠相庆”,纷纷借势发声,自我营销。

然而在朱飞看来,《指导意见》除了鼓励创新、精神向上外,也存在几道大坑,这些坑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添置了上限。上一篇文章我谈的第一个坑是“资金存管”,这篇要谈第二坑:隐藏“彩蛋”的个体网络借贷。

《指导意见》第八条对网络借贷做了定义上的区划:

网络借贷。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

Read more

谁来颠覆占智能手机9成利润的苹果?


早就有各种数据和新闻称,苹果iPhone占据了智能手机行业利润的大头,《华尔街日报》周日撰文再次明确了这一点,该报援引几家研究机构的数据称,当前全球拥有大约1000家公司从事智能手机制造业务,但大多不赔不赚维持运营、甚至亏损,整个行业利润几乎均被苹果占尽,“苹果公司的营业利润是前八家手机厂商营业利润之和的92%。”

不足20%份额=90%以上利润卖得贵是关键

市场调研机构CanaccordGenuity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公司的营业利润是前八家厂商营业利润之和的92%,创下新纪录,去年同期苹果这一数字还只有65%。今年随着三星陷入麻...

Read more

社交的微博已死,微商的微博产生


微博7月7日在北京发布微电商战略,宣布将联合以阿里、微卖等为代表的重点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建以兴趣为导向的移动社交电商体系。今后,微博上各垂直领域的2000多万专业达人可使用微博发布器发布推荐商品,实现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高效连接。

看到这条消息,朱飞心中一凉,一个念头蹦出脑海:社交的微博已死,微商的微博产生。从今往后,微博不再属于社交互动,不再属于新闻资讯,不再属于娱乐八卦,只属于微电商(或者直接说是微商)。不敢想象,这群打着社交达人幌子、干着买卖的勾当的微商,将把微博变成何等模样。

不输出过多负能量了,谈谈我为什么认为“社交的微博已死,微商的微博产生”。

社...

Read more

驳许小年:您说的都对,但全OUT了


       近日,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许老在朋友圈有些“火”,原因是他在中欧校友班委代表大会上做演讲时,对时下火热的互联网热门概念泼了几瓢凉水,譬如他对诸如“单品海量”与“做到极致”、“平台战略”等进行了逐条批驳;譬如他还说,“大部分P2P网贷公司都会失败,因为它不创造价值。”

作为互联网一代的年轻后辈,我对许老的权威与专业毫不质疑,只不过时过境迁,有些逻辑换个环境,就是另一套逻辑。因此我要说:许...

Read more

冯小刚在小米沟通会上说了些什么?


       6月10日,小米以“海纳百川”为主题,做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媒体沟通会。现场除雷军倾情演讲外,还有名导冯小刚、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优酷土豆掌门人古永铿等一大波视频内容界的大佬现身捧场。

今天我这篇文章,不谈小米,也不谈雷军,而谈谈这四位大亨,谈谈他们在小米的场子上说了哪些话,以及这些话背后反映出哪些道理或趋势。

冯小刚:专业人做专业事,电影内容要百花齐放

大家可能都知道,小刚导演的话匣子不开则已,一开就无法收拾,而且通常很毒舌。6月10日的小米媒体沟通会上,冯导主要讲了以下两个观点:

...

Read more

App死得快?APM或可助一臂之力


       国外应用分析机构Adjust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的僵尸应用占比高达81.3%;艾媒咨询的报告则指出,App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10个月,5个月存留率只有5%。抛开数据,单从市场感受看,别说普通应用,即便是红极一时的疯狂猜图、魔漫相机、脸萌等App,也飞速地消逝于人们的视线。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曾经红得发紫的App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容易被运营者忽视的,可能是应用本身的性能和体验。在用户量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提升缓慢的性能和糟糕的体验也让它们失去了大量用户,尤其是第一批种子用户。长此以往,再好的概念都抵不过层出不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