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彭朝鸿

彭朝鸿,贵州贞丰人,从事过初、中、高等教育,曾先后供职于贞丰县师范学校、贞丰城区中学、贞丰一中、黔西南州委党校、黔西南州委政策研究室、黔西南州经济贸易局(后更名黔西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单位。1985年开始发表文章,第一篇文章《怎样辨析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发表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自学考试辅导》杂志上。多年来成果累计约百来万字。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建材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建材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一、黔西南州建材工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期间,我州建材工业快速发展,国企改革力度加大,技术改造步伐加快,调整结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州水泥工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我州水泥行业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州由原来的8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旋窑水泥生产企业一家,平均每年以10余万吨的能力递增。2005年水泥生产能力160.2万吨,实际生产量102万吨,上缴税费1200万元。2004年,水泥生产...

Read more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电力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电力工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公用事业。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我州电力工业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缺电局面,而且正在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电力枢纽和通道。

为了满足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要求,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发挥资源优势,根据《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州电力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加快电力发展,加强电网建设,加快技术...

Read more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医药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等特点。我州医药产业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族药)、医疗器械及医药商业。“十五”期间,我州医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被州委州政府列入我州六大重点产业之一(电力、矿产、农产、药业、建材、旅游),并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加以培育。

  一、我州医药工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医药工业

  我州医药工业企业共有9户,分别是天地药业公司、华圣制药有限公司、圣都药业公司、苗药制药有限公司...

Read more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食品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一、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黔西南州优势产业。食品工业对农业发展起导向作用,牵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致富,拉动工业的相关行业,增加财政收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对全州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新形势,更具战略意义。

  食品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共计四大类,21个种类,79个小类,除制盐加工业外,全部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十五"期间,全州食品工业稳步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

Read more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黄金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一、黔西南州黄金工业发展现状。

  黔西南州特别是金矿储量大,在贵州省占有绝对的比重。黔西南州黄金资源丰富,全州八县市处处有黄金,开发前景诱人。黔西南州黄金开发始于1986年,1987年产出贵州第一块合质金,1990年产金超万两,1993年实现“吨金州”,其间,晴隆、安龙、兴仁现持续保持贵州省“黄金万两县”的地位。原地质部门探明黔西南州黄金储量148.2吨。“十五”期间,黄金产业部门通过补充勘探:水银洞金矿探明储量54.6吨,烂泥沟金矿将原60.6吨储量提高到107.2吨,扩大资源量46.7吨,合计...

Read more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煤炭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一、全州煤炭工业发展状况

  (一)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黔西南州各级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五”计划确定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确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5年黔西南州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0%,比计划高2个百分点,创200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财政总收入完成1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8亿元,增长29....

Read more

黔西南州矿产资源简介


  黔西南州矿产资源

  黔西南州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种较多,且资源组合类型多样化,匹配条件优良,开发潜力巨大,并早已纳入国家“攀西——六盘水矿产开发区”和“红水河水电矿产开发区”范围。目前全州发现的矿藏有40多种,占全省发现矿种的一半。正式提交国家储委批准,已探明储量有开发价值的21种。经初步地质勘探和多年开采,验证全州资源有:煤、铁、铝、铅、锌、汞、锑、金、磷、硫铁矿、萤石、大理石、石灰岩、粘土、石英砂、钼、石膏和白云岩等17种。另有锰铜、含钾岩石、水晶石、硅石、钴等矿点。部分矿种的储量已达到国家小、中型矿...

Read more

黔西南州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黔西南州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全州环保工作,主要是环境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主要以保护全州八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县城所在地的饮用水源为重点。《兴义兴西湖水库、木浪河水库、围山湖水库饮用水保护区区划》已报省政府批准实施,《黔西南州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已编制完成。普安东风水库、安龙柘仑水库、贞丰三岔河水库等重点水源的保护、万峰湖、南北盘江流域、煤矿山、黄金矿山治理均列为全州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环境...

Read more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煤化工跨越发展思路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煤化工跨越发展思路

  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的化学工业,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国际性能源危机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迅速壮大,产业领域不断扩展,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2030”工程、安龙重化工基地、普安煤化工产业带等煤化工重大项目的建设,煤化工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州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州煤化工逐渐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煤化工的发展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是我州在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以信息...

Read more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工业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思路黔西南州


工业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黔西南州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如何把握黔西南州的工业化现状,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选择适合黔西南州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和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今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资源状况

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属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温暖湿润,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的季风性、高原性、多样性的立体型气候,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草的生长。全州山地、草场宽阔,发展林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