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建材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一、黔西南州建材工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期间,我州建材工业快速发展,国企改革力度加大,技术改造步伐加快,调整结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州水泥工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我州水泥行业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州由原来的8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旋窑水泥生产企业一家,平均每年以10余万吨的能力递增。2005年水泥生产能力160.2万吨,实际生产量102万吨,上缴税费1200万元。2004年,水泥生产...
作者文章归档:彭朝鸿
电力工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公用事业。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我州电力工业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缺电局面,而且正在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电力枢纽和通道。
为了满足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要求,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发挥资源优势,根据《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州电力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加快电力发展,加强电网建设,加快技术...
一、全州煤炭工业发展状况
(一)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黔西南州各级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五”计划确定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确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5年黔西南州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0%,比计划高2个百分点,创200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财政总收入完成1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8亿元,增长29....
黔西南州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全州环保工作,主要是环境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主要以保护全州八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县城所在地的饮用水源为重点。《兴义兴西湖水库、木浪河水库、围山湖水库饮用水保护区区划》已报省政府批准实施,《黔西南州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已编制完成。普安东风水库、安龙柘仑水库、贞丰三岔河水库等重点水源的保护、万峰湖、南北盘江流域、煤矿山、黄金矿山治理均列为全州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环境...
工业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黔西南州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如何把握黔西南州的工业化现状,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选择适合黔西南州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和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今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资源状况
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属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温暖湿润,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的季风性、高原性、多样性的立体型气候,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草的生长。全州山地、草场宽阔,发展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