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邓正红

“邓正红软实力”拥有30多年研究历史,具有全专业链一体化的原创知识产权,即思想(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理论(企业软实力理论)-工具(软实力指数工具)-应用(世界企业软实力500强、中国城市软实力排序、全球国家软实力100强),全球独家发布世界企业软实力500强排行榜,对企业软实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在该领域具有相当程度的话语优势和成果影响力,受到世界跨国公司的广泛关注。“邓正红软实力 ”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软实力智库品牌!
邓正红:中国软实力权威专家,长期从事软实力应用研究,创立企业软实力理论、软实力指数工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誉为“中国软实力之父”。首创“低碳软实力”一词,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总策划及撰稿人。18个月前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

论中国石化榜样文化(5)


★米钰林——四川维尼纶厂乙炔车间工人。米钰林同志始终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仅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熟练掌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技术的技能型、知识型人才。他对从国外引进的天然气制乙炔裂解装置进行了52项技术改造,将该设备单列运行周期从国外设计的45天延长到231天,使该项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首届十佳知识型职工等荣誉称号。

体现精神:特别爱学习、特别会钻研、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1、勤学善思、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2、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3、求...

Read more

论中国石化榜样文化(4)


★王为民——胜利油田临盘采油一矿副矿长。多年来,先后取得3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5项获得国家专利。1997年在革新试验现场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8岁。他多次获得省部级、国家级荣誉称号,先后四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江泽民同志曾说,现在我们有了第二代铁人,这就是王启民、王为民同志,他们是科技人员和工人里面的新铁人,是新时期的铁人。被誉为“铁人式的好工人”。

体现精神: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2、立足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艰苦奋斗,想主人事,说主人话,干主人活,创主人业绩,干...

Read more

论中国石化榜样文化(3)


企业先进典型的代表性、导向性、示范性,使先进典型可亲、可近、可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从19987月重组成立以来,注意挖掘集团内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等,从培养典型、宣传典型、树立典型的角度对先进进行立体的宣传,通过先进事迹发挥典型效应,不断充实企业文化内涵。并以形象生动方式展示、诠释中国石化的文化理念,使企业文化的宣传普及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员工理解和接受。用模范人物宣传企业文化,使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以侯祥麟为代表的各类先进典型代表中国石化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使中国石化企业价值观人格化,是中国石化企业价值观的直接体现着,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通过对模范...

Read more

论中国石化榜样文化(2)


典型,从哲学意义上看,它代表一般、反映一般,又高于一般。抓典型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典型抓好了,就能够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典型的作用,企业中有了典型,企业广大职工就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就有了精神的动力。县委书记的典范焦裕禄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迪尔和肯尼迪在其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把英雄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

Read more

论中国石化榜样文化(1)


近半个世纪以来,从大庆油田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是一部创业创新史,也是一部英雄史,从王进喜到侯祥麟,从一代代石油石化先进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给石油石化企业注入了活生生的人格,激励着广大石油石化员工无私奉献,团结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为中国石油石化文化的形成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优秀的榜样文化,也是中国石化优秀的文化基因。2005917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陈同海同志在学习侯祥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学习侯老的先进事迹,要同加强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侯老的活动,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

Read more

论中国海外石油战略(3)


整体看中国石油业的海外布局,“巩固中东,发展周边,扩大非洲,开拓美洲”的十六字方针,以及绕开跨国石油公司直接与资源国对接的整体思路,已逐渐成为现实操作中的共识。

2003年,中石化和中海油分别决定以6.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位于哈萨克的北里海项目1/12的权益,但交易最终并未成功。

2005年,由中石油、中石化组成的合资公司收购了以1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ENCANA公司持有的厄瓜多尔油气资产。虽然中石化在安第斯石油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并不高,但此举开了中国国家石油公司海外联合收购的先河。

  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行动,堪称中国油企与国际石油...

Read more

论中国海外石油战略(2)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长。目前,中国石油的年消耗量达到了2.5亿吨,2004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达到1.1亿万吨,接近需求总量的50%。中国今后几年原油净增产的潜力是相当有限的。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未来15年中,中国的原油年产量将有望稳定在1.8亿-2亿吨的规模。而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石油需求却在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甚至预言,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将达到今天美国的规模——根据美国能源部2005年的估计,相当于6亿吨。 面对世界能源危机,不断发现新的石油、天然气矿藏,不断在海外寻求新的能源...

Read more

论中国海外石油战略(1)


    一、石油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焦点

在如今的高油价时代,石油已经成为事关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战略资源。由于各大石油消费国之间、消费国与资源国之间、资源国与资源国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关系错综复杂,对石油的竞争已超出商业范畴,成为各国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着力点。

美国经济长期依赖石油和美元两大支柱,其依赖美元的铸币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掌握了美元定价权;又通过超强的军事力量,将全球近70%的石油资源及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从而控制了全球石油供应,拿到石油定价权。美试图“挟石油以令全球”,利用美...

Read more

培育企业生存优势


        有人说:生存优势是“先天”遗传的。我却不这么认为,优秀的遗传因子能否造就生存优势,这包含着一个斗争性的转化过程。如果一个生命体具备了优秀的生存因子,但是这个因子从一生下来就搁置着,一直没有到实践中去尝试、锻炼和发挥,那么,这种固有的潜在优势是很难变成现实优势的。正如一个人有很好的梦想,但他不去努力奋斗,梦想终究是空想。生物演化唯物主义学说认为,生存力才是生物社会发展和演化的基本动力,生存知识是第一生存力。正是野生的狮、虎、豹、狼等猛兽的祖先们在生存资料获取方式上这种敢...

Read more

中国油气田建设新模式=市场化运作+大会战


石油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颗太阳”。石油与天然气是一种战略商品,以其能深刻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安全而成为国家间掌控新世纪战略主动权的巨大砝码,它是全球动荡的源头之一,战争烽火也往往因此而燃起。同时,石油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一种被国际大资本操纵的具有高度投机性和垄断性的特殊商品,价格波动巨大,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大力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所有国家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从地下采出的原油称天然石油,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多数学者支持石油有机成因学说。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