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谭少锋

《体系论》作者 谭少锋
谭少锋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ofenghan  
谭少锋 - 博客中国 http://saofenghan.blogchina.com/

大停滞——科学会一直拓展下去吗?


人们看到的总会比能到达的要远,认识到、能解释的总是有限,终究有认识不到、解释不了的。
宇宙中,人类不会一直扩张下去,终究有灭亡的时候。
科学会一直扩展下去吗?未必。
宏观向上,微观向下,过去向前,未来向后。
人类对眼前世界的认知会出现停滞,要等很久才会有下一次突破,甚至永远都不会再有突破,也许这就是我们宇宙可认知的尽头。
二十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就了科学的高峰,可惜高峰之所以成为高峰就是因为罕见,希望这不是物理学的珠穆朗玛。
演化无止境,可相应空间层面生物进化却有极限,生物领域微观层面和常规层面已经接近极致,但宏观层面还很初级,大有可为,这多少让人们增加些希望。
&nb...

Read more

信息遗传的两种形式


       遗传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

在生物信息遗传中,DNA通过复制信息载体,将信息遗传给后代。大脑无法实现信息载体的直接复制,却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将信息从一个个体传输到其他个体(比如老师教学生知识),实现信息的遗传。这与DNA通过分裂增殖将信息遗传到子代是相同的。教育学习就相当于细胞的信息遗传,区别在于,细胞的信息遗传发生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人体大脑信息的遗传则可以是其他任何人。大脑的复制是在个体的繁殖和生长发育中实现的,信息遗传是通过个体间的交流学习实现的。

DNA通过复制自身实现了遗传,大脑无法复制自身,却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实现信息的遗...

Read more

分化演化


在高级别生物体系生长中,次一级生物体系产生分化的演化历程就是分化演化。

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分化出各种组织细胞,它们拥有相同的遗传信息,都属于同一种类,却形态各异,这里细胞就发生了分化演化。

在动植物中,细胞的分化演化是信息系统不变,形态结构变化。比如在植物、动物、人体中细胞分化出各种组织细胞,它们形态不同,但都拥有相同的DNA信息。

在人类社会体系中,人的分化演化是形态结构不变,信息系统变化。社会分工形成各种行业、职业,比如教师、工程师、工人、农民等等,不同岗位的人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同、身体却并没有大的差别。

以上是分化演化有且仅有的两种形式:信息系统不变,形态结构变化;信...

Read more

升级演化


       生物演化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合作,如果合作的个体有很多,就可以形成集群,而集群会进一步形成更高级别的生物。

单细胞集群形成多细胞的动植物,人的集群形成人类社会体系。

生物从小空间级别升级到大空间级别的演化就是升级演化。上面细胞从一级生物演化到动植物、人从二级生物演化到第三级的人类社会体系即是如此。

因为第三级生物体系是离散的,一个星球上最多只能进化出三级生物,所以升级演化有且仅有两种——从一级到二级和从二级到三级。

一二三级生物——细胞、动植物、人类社会体系分别占据了微观空间、常规空...

Read more

大脑与DNA共同主导了人的进化


计算机的进化既包含硬件的升级,也包含软件的迭代。大脑的进化既包含大脑结构的进化,也包含大脑信息的进化。DNA主导大脑结构的进化,思考学习主导大脑信息的进化。

人的身体结构由DNA主导,行为由大脑主导,DNA和大脑共同主导了人的进化。DNA可以突变产生新信息,大脑有灵感等偶发信令形成新知识,前者的进化方向不明显,后者却可以主动适应社会和环境,有明显的方向性。DNA突变主导人身体结构的进化需要在下一代才能体现,大脑思考学习主导的进化可以直接表现在自身行为上,不需要等到下一代。DNA通过复制自身实现了遗传,大脑无法复制自身,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实现信息的遗传。

不仅如此,大脑作为社会信息系...

Read more

进化的最高形式——自我进化


       DNA突变形成的进化主要体现在下一代身上。

计算机硬件的进化需要在下一代才能体现,而软件的进化,直接在自身就可以表现出来,不需要等到下一代。

到了人身上,DNA突变主导人身体结构的进化需要在下一代才能体现,大脑思考学习主导的进化可以直接表现在自身行为上,不需要等到下一代。

人类社会体系是离散的,像水那样拥有自由形态,所以社会信息系统的进化可以直接表现在自身,科技进步和社会思潮推动的工业革命和政治经济改革即是如此。

从上可见,细胞的进化需要在下一代才能体现,人身体结构的进化需要下一代才能体现,大脑主导人行为的进化直接在自身就实现...

Read more

永生不可能——衰老的本质


衰老的本质是微观结构层面的熵增。

投掷硬币的时候,只要一直投,总会出现另一面。

细胞、动植物乃至人类,经常会遇到生存危机,时间是无限的,将来总会有一次危机能导致其死亡,因此生物终将死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形态结构的物体其微观层面也总是会有损伤发生,逐渐积累就呈现出宏观层面的衰老或老化,这是其微观结构层面的熵增。细胞、动植物和人都会衰老,桌椅会老化,金属会损伤,只有液态、气态等自由形态的事物才不会有衰老和老化,比如水、空气。

细胞、动植物这些都有固定形态结构,微观层面的损伤积累成衰老,其自身会有更新,但因为固定的形态结构,其更新总是不完全的,熵依然增加,衰老继续积累,仅仅是得到...

Read more

人工动植物无法被直接制造出来


       关于人工生命,体系论也提出了新观点。

体系论中,第一级生物体系是直接由物质组成的,未来或许人们能够制造出来,比如人工细胞;第二级生物体系是由第一级生物体系作为基本单元组成的,是无法直接制造出来的。如果将来可以出现人工细胞,那么相对简单的二级生物体系可以用人工细胞组装出来,也就是说简单的二级生物体系可以用人造细胞间接制造出来。对于复杂的二级生物体系,我们无法通过间接组装的方式获取,只能通过培育、演化得到。比如一条鱼、一只鸟,它们自身会有数量极其庞大的细胞组成,体内有多种形态的细胞,每一个时刻都处在不同的状态,我们无法得到数量庞大且形态...

Read more

时间逆转?不可能


       时间的本质是物质的相对运动。从年月日,到钟表的时分秒,再到原子时钟,其实都是通过对比运动来量度时间的。

现实世界中,时间一直是向前发展的。那么时间会不会逆转呢?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一下时间变慢。相对论告诉我们,高速运动的物体时间会变慢,这已经得到大量例子的证实。其实这里的时间变慢,是相对于低速运动的。现实世界中,大部分情况是物体运动或者变化慢了,而不是时间慢了,比如车速变慢、植物生长慢、经济发展慢等等。时间变慢只极端情况才会出现,而且也仅仅是局部发生。我们这个世界乃至宇宙整体的时间是无所谓快慢的,因为快慢是相对比的结果...

Read more

意识迁移?


意识活动总是单线进行的,而且伴随着记忆发生。若是某个时段大脑的信息活动没有被记下,往往也是没有意识的,做梦、断片即是如此。大脑意识似乎跟电脑的运行日志类似。如果人为干预,电脑运行日志也会出现类似断片的情况。

一个信息系统中,信息活动运行并记录,这种现象发生在大脑中似乎就是意识,发生在计算机中,就是运行日志。这种信息活动发生的同时并形成记忆的现象是不能迁移的,只发生在自身信息系统中,也无法脱离自身信息系统。人操作电脑的时候,意识活动留下的记忆是大脑自己的,同时计算机也产生它自己的运行记录。如果计算机或者大脑没有产生运行记录,那只是它们各自断片了。我们或者计算机进行远程遥控的时候,各自的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