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琦

三农领域电视节目视频制作

聚焦 8月1日康朴(中国)在古都西安将有大动作


2018年6月19日,德国COMPO公司正式回归特肥领域。同年7月18日,经过中德双方团队两年的精心筹备,康朴(中国)正式落户贵州瓮安,走出了德国技术服务中国三农的关键一步。2019年5月26日,中德康朴学院正式启动,标志着康朴(中国)将以全新的战略规划,发挥品牌价值,实现品牌责任,树立中德合作新典范。

中德康朴学院,将为中德合作共同服务中国三农搭建重要的技术交流平台,一方面将源自欧洲的前沿理念和技术引入中国,一方面走入田间地头,培训中国农民,推动农业高效化绿色化,联合中德力量,打造一个集学术交流、技术指导、产品供销及服务推广的专业一体化农业技术平台。


 

8月1...

Read more

85后小伙的“农资梦”


2019年7月13日,栏目编导来到了素有蟠桃之乡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农八师一四三团。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晋农资圈的85后小伙。他的出现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哪些帮助?我们去一探究竟。


 

 

兵三代85后,转行做农资

新晋农资人名叫张磊,家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今年34岁,一位名副其实的85后。2017年以前张磊一直从事着工程方面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可打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有着一份说不出的情感。他自己也说到,从小看着父母种地很是辛苦。所以,打小在他的心中就有一个“农资梦”。


 
...

Read more

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大型农业评书类节目《小超说》开播啦!


由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策划制作的大型农业评书类节目《小超说》,于2019年7月29日正式开播!

《小超说》,是“中国唯一全国落地播出的农资行业专业电视栏目”《中国农资秀》结合栏目资源优势,由著名农业节目主持人,制片人孙希超主导策划的一档大型三农评书类节目。在《小超说》里,小超根据栏目编导出差采访资源,通过讲述咱老百姓身边致富带头人,农业种植牛人,村里的新鲜事,以及权威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服的农业故事,以幽默、诙谐、亲民、接地气的语言形式,分享三农届各个领域大咖的农业故事和农业观点,传输正能量。


 

小超,著名农业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20...

Read more

品质种植的力量,助力茂名收获品质龙眼


西晋永嘉年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着道士下棋,道士对其颇为欣赏,遂教他予黄精不死的丹方,他便在东山采药炼丹,而后升仙于西山(观山)之上,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的历史功绩,将此地命名为“茂名”,茂名市名由此而来。

高州储良龙眼,广东省茂名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高州储良龙眼,果穗中等大果粒均匀,果形扁圆形皮呈黄褐色。果肉乳白色不透明,爽脆味浓甜。果核较小扁圆形棕褐色,被誉为“果中神品”,有“南方人参”美称。

茂名高州市荷塘镇,离储良15公里,7月11日,大雨。

海...

Read more

《三农大咖说》|土壤为什么越改越差?赶紧看吧!


我国农业由于长期、大量性的使用化学肥料,已经将我们本来健康、肥沃的土地“喂”得板结、酸化、盐渍化、地力衰竭,其恶化程度触目惊心!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各种病害,其严重程度令人发指!农民感受颇深的“增加化肥用量不增加产量”甚至“化肥用得越多产量越低”、农产品重金属严重超标、品质恶化、难卖、效益低等等“乱象”已成了普遍现象,土壤危机、农业危机已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对于我们的土地瘦弱、贫瘠、地力衰竭,土地专家医...

Read more

根力多走中国丨遭遇大旱不要怕,中国花椒之乡这样抗旱防旱保丰收


俗话说“天灾无情”,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地方今年就遭遇了70年一遇的大旱灾。

根力多中国农技推广绿色发展行动走进“中国花椒之乡”

底店乡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北部小镇,地处富平北上铜川交通要冲,该乡处于富平北部半山区,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一半为山区,一半为山前阶梯地,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冬冷夏热,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干旱少雨,土壤贫瘠,农业欠发达,但这里却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据了解,底店乡全乡两万余亩耕地中,花椒占一万余亩。随着挂果...

Read more

中国化肥增值行动丨为何葡萄施肥少花两万一,却能多挣七万元?



2019全国大型三农电视主题活动“富岛 翔燕 中国化肥增值行动”,本期节目编导来到中国著名葡萄主产区,种植面积达20万亩,有着“中国葡萄之乡”美称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减肥增效 化肥零增长”政策的落地与实施,看到了肥料使用量降低,但农民收益却得到提高的真实案例。通过实地采访,渭南葡萄种植户告诉编导,“肥效增值”的方式可以助力“农业增值”。


 

 

 

“富岛 翔燕 中国化肥增...

Read more

优化果园施肥 助力土壤修护 《三农大咖说》第四期完美收官


 

 

《中国农资秀》大型互联网直播节目《三农大咖说》第四期,《土壤修护之果树施肥技术与土壤修护的重要性》直播课程于7月26日完美收官。

本期节目,栏目组邀请到土壤修护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技术培训部特邀专家余国平老师做客《三农大咖说》,余老师1990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三十余年,一直奔走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下到田间地头,走进果园、大棚,传播农业生产新技术,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在全国20多个省份主导过大型农技宣讲近100场,中小型农业技术讲座1000多场,出具测土配方施肥...

Read more

《三农大咖说》第四期《土壤修护之果树施肥技术与土壤修护的重要性》即将开播


 

 

土壤: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植物生长之源,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更好的认识土壤,利用土壤,在大型互联网直播节目《三农大咖说》中,已经连续邀请推广研究员、高级肥料配方师、土地专家医院院长、土壤修护研究院院长曹凯老师和土壤修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技推广协会技术培训部特邀专家吴文祥老师做客直播间,围绕《土壤修复 刻不容缓》、《土壤修复要从最基础合理施肥做起》以及《土壤修护之瓜菜平衡施肥技术》三个主题带大家认识了土壤、了解了土壤、学习了土壤,让大家对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

Read more

瑞丰生态护土中国“半路农资人”护土服务忙百年老梨树焕发第二春



梨,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植物,其果实通常用来食用,味美汁多,甜中带酸,营养丰富,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深受大家喜爱。而砀山酥梨,作为安徽省砀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其以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点,且具有润肺止作用而驰名中外。据了解,砀山酥梨已有千年历史,古时候作为贡梨上奉给朝廷,而且现在砀山很多梨树都在百年以上。砀山酥梨不仅酥脆爽口,入口即化,营养价值与养生价值也极高,被形象的称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近日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编导就来到了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来瞅瞅砀山酥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