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价值中国网的追求-1


我在价值中国网的追求

 

经过了一年半左右时间的经营、和广大作者、读者朋友们的支持,价值中国网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界在2005年的一个权威的另类——在网络一片娱乐化的声音中追求专业精神,在知识被肆意盗版的风气中追求知识共享、财富共享。这才有了从媒体到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们的关注。新年将至,认真思考一番是为了自己在明年、后年、以及未来的日子重新上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策略和办法。纯属个人观点,特此声明。

 

1. 我的财富观

 

1.1 财富也可以共同创造、共同分享,这是一个个人理想。从物质上来说,一个人能够消费的物质是很有限的——你的个人收入增长了十倍,不见得你的消费就增加十倍。经营一个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而个人的消费却是很容易满足的——因为在满足个人温饱之后,绝大多数的消费是不必须的。所谓“消费者”的概念,其实是商家创造出来与其产品相“适应”的一个概念。关于“时尚”的消费、关于“成功人士”的消费莫不如此。

 

1.2《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一书的读书笔记。[1]

 

s           “资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因为资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所有经济形态共有的生产要素;而资本主义不但利用财富积累,还利用未形成的经济资源。资本主义会利用被称为“思想货币”的信货。

s           “资本家”就是拿未来做赌注的人,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追求未来的财富和资产。资本主义解除了人们相互间的旧有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束缚,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解放”任何人。

s           很多经济学者根据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定义,强调资本主义体制不仅是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一个由资本家统治的,为资本家的利益服务的政治制度。这个定义是千真万确的!

s           但是除了马克思之外,在18世纪和19世纪没有谁完全抓住了资本主义“革命性”的经济潜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写道,资本主义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大于其前期人类所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

s           约瑟夫.熊彼特是资本主义制度最敏锐的分析家,他把资本主义称为一个“创造性的破坏”的过程,即旧体制、旧产品不断地被新生事情所取代……资本主义只能存在于工业革命或称为“进步”的氛围,他说“稳定的资本主义是自相矛盾”的。

 

1.3 一个无论在何种意识形态下都将被永远称颂的伟人。林肯的伟大之处在于坚持信念的百折不挠和大公无私。

 

林肯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1847年当他当选为国会议员时,“教育程度”一栏上填的是“不全”。他的教育程度和出身在数十年的生命中一直成为一些显贵们讥讽的内容;他的一生中伴随着无数挫折——他在21岁时经商受挫;22岁时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在经商中再度惨败;26岁时因恋人夭折而痛不欲生;到27岁终于精神崩溃;34岁又一次在竞选州议员中失意;两年后再次竞选失利;直到45岁复出,在竞选州议员中仍然失败;47岁为成为美国副总统所做出的努力又全部付之东流;49岁竞选联邦议员再度落空;最后在52岁那年,成为美国第16任美国总统。他一生中两项最大的功绩是: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国家统一、和解放黑奴。

 

对于林肯,马克思这样评价道:“一个不会被困难吓倒,不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个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2](摘自《林肯传》)

 

见贤思齐,学习伟人就要有行动,不能够光说不做。我所追求的价值中国网的未来,不仅仅是一家能够盈利的企业,也是一项可能和很多人(但从事实上不可能是所有人)共享知识、共享财富的事业。但凡是一项事业,没有不困难的,所以一方面需要坚持、需要百折不挠,别一方面需要开放和公正的心态。

 

1.4 从少年时代开始,我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不是作为学者,而是作为“旁观者”,充分理解了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希望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却常常是清贫的——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所面临的严峻的盗版问题,一方面使得广大专业人士希望以知识产权做为谋求财富的道路障碍重重,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不被尊重,可能危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虽然,任何个人都无法解决全部的问题,但是却有可能在小范围内做一点点能力可及的工作。比如:在价值中国网里的几万名、几十万名的专业人士,大家是否可以共同成就一项事业?共享一份财富?

 

价值中国网希望以“共享期权”的方式,以版权之外的其它方式获取经营收益,从而“解决”版权问题。

 

1.5 结论。我没有想清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称谓上和内涵上的确切区别是什么,而且各个国家(经济体)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历史地、经济的——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调整,这一问题可以留待经济学家们去思考,我只是一个商业的实践者和思考者,有一些基于直觉和经验的判断:

 

我的一位法国同学是法国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他认真地告诉我,从媒体角度他们也认为“法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因为其公民所享有的高福利好处,而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因为其制度对于资本家的鼓励和偏爱。”我不知道中国的当前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但是我的立场是:

s           可以满足更多人普遍福利的社会制度才是应当“好”的社会制度;

s           需要兼具公平和竞争机制的社会制度才是“有活力”的社会制度;

s           中国当前的制度是在尝试一种兼具公平和效率的制度。公平和效率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当然人类社会所经营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困难的。中国在为世界经济进行着一场伟大的实验

s           要积极地以各种方式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不要一味地抱怨“社会是如何如何不公平、腐败现象是如何如何不可救药”等等。任何一个社会,其负面的东西都是有的,但是要更多地看到中国在改革开放25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综上所有方面的考虑,才有了价值中国网的初衷。有媒体说这是一个“乌托邦”,我不这样认为。“乌托邦”是企图建立一个公有的小社会,而价值中国网只不过是一个企业,只不过是一个未来的股东多一些而已的企业罢了。媒体总喜欢将一些不理解的事物说成是“乌托邦”,这是其经营“眼球”的本性使然。另一方面,任何一项变革的事业,在初期永远不是多数人的事业。

 

2. 我的知识经济观

 

3. 我的网络观

 


[1] 《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托马斯.麦格劳著,赵文书、肖锁章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 Dell Carnegie《林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