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与莫须有的罪名


蝴蝶效应与莫须有的罪名

——关于朔天运河答网友

 

范海辛

 

在反对朔天运河的所有论据中,蝴蝶效应可谓是有一定杀伤力的一件武器。因为气象学所面对的全球天气系统及其复杂,复杂到何种程度呢?据说,某地一只蝴蝶翅膀的振动,有可能引发几千公里外的一场巨大风暴,这是蝴蝶效应的由来。在一些人眼里,这个效应就如电工学中的欧姆定律,是气象学界内的一个已被广为接受的客观定律。从这个效应出发来看朔天运河,则其业主要对工程必然引起的全球性的气象灾害承担责任。这个灾害规模有多大、后果有多严重,那当然是谁都说不清的。因此朔天工程要上马,就先要弄清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果连后果都搞不清,那工程当然不能仓促上马。

 

由此,朔天工程遭遇了蝴蝶效应加于头上的莫须有罪名。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蝴蝶效应本身并非如欧姆定律,其实只是气象学界的一个假说或猜测,因为现代科学根本无法提供从蝴蝶扇动翅膀到一场风暴发生之间的一条完整的因果证据链。既然蝴蝶效应本身都是莫须有的,建立于其上的灾难后果当然也是莫须有的了。

 

我们先来对蝴蝶效应作一番分析。蝴蝶效应是科学家面对混沌一团的天气系统给出的一个因果链假说,其本意为引发一场确定的气象事件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必要的基本条件,一是充分的引发条件。譬如对于一场龙卷风来说,其基本条件是1)大平原2)夏日强烈的日照3)中高空的冷气流下沉。当然,有了这三个基本条件不一定会发生龙卷风,但是没有则肯定不会产生龙卷风。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导致龙卷风在何时何地引发的充分条件,就是蝴蝶效应。因此,蝴蝶效应实际是指那些偶然、随机的事物在基本条件具备情况下所起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因果链又因为变量因素过多而无法确定。在这里要注意,蝴蝶效应的前提是基本条件的存在,不能脱离前提反向推理——不能因为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某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了一场龙卷风,就认为任何微小的举动都会无条件地引发巨大后果;其次,要确定具体的蝴蝶很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根据龙卷风发生的基本条件虽然能确定其发生的大致时空范围,却无法精确预报出具体的时空坐标,而这又是因为空气在一个很大的空间流动,在这个空间内导致空气震动、流动的因素极多且不可控。科学家只能尽量提高预测的精度,但可能永远无法捉到那个第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我以为,只有这样理解,蝴蝶效应才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脱离了蝴蝶效应的前提,蝴蝶效应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成为封建迷信发生的温床。从哲学上说这是排除了蝴蝶效应发生的必然性,不恰当地强调了其偶然性,以事物的偶然性否定必然性的结果

 

以蝴蝶效应来阻止朔天工程的人恰恰是忽略了蝴蝶效应得以起作用的必然性前提。他们认为,既然一些微小的事物能引发严重巨大的后果,那么,朔天工程肯定会对全球气象产生影响。其论据大致如下—— 1)朔天工程以堆石坝形成的壅塞水库约有6座,这六个新增的巨大水体会使青藏高原气温升高;2)青藏高原由于是地球的第三极,因而会放大这个增温效应,导致蝴蝶效应起作用,或是加速全球气温升高、或是如美国电影《后天》所说的使全球陷入新的冰河期。

 

现在来看看这两个论据——

 

1)  水体的增加会使青藏高原的气温升高吗?

对于这个论据笔者不敢贸然否定,只是在此指出,这些新增的水体还可能会有降温的作用。因为水体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低。

 

但是,不论新增的水体会令青藏高原升温还是降温,其存在本身会使一地日夜温差变小则是不能否认的。那么究竟是温度变化还是温差减少对周边地区(指水库周围和青藏高原周围)影响更大,这个影响范围具体有多大、程度又是如何,这当然在朔天工程上马前应该弄清,而且也是不难弄清的。

 

2)  青藏高原会否放大朔天工程导致的温度变化?

有人从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出发,就认为青藏高原会放大在其地域内的气象变化,进而影响周边甚至全球的天气系统。对此,笔者持强烈的怀疑态度。青藏高原与南北极最大的不同在于,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因而那里形成的空气团无足够的动力影响周边地区,遑论影响全球了。青藏高原在中国,但影响中国天气的主要是东部海洋季风、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经常收看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的中国电视观众恐怕很少听到青藏高原下沉气流对中国天气系统的影响。既然青藏高原对近在咫尺的中国都难以发生影响,又怎么会通过莫名其妙的所谓放大效应来影响全球呢?

 

那么,美国科幻电影《后天》中的场景会否出现?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是否已到了临界点?既然对这些事关全球60亿人生命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贸然在青藏高原大兴土木,怎么就会是安全的呢?

 

科学家发现,海洋中含盐量较高的洋流具有在极地和赤道间进行冷热交换的功能。如果这股洋流被切断,地球中高纬度地区就有进入冰河期的可能。目前地球气温持续升高,加速了极地冰盖的融化,大量淡水进入海洋,有可能稀释含盐洋流,使之失去原有的冷热交换功能而致地球气温剧变。《后天》影片就是依此原理铺陈出来的。但是,青藏高原的一个水利工程显然不足以产生如此巨大能量来加速两极冰盖的融化。要说升温,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石油所释放的热量和二氧化碳,肯定千百万倍地强于青藏高原那些新增的水体。为防止《后天》中的冰河来临,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非阻止某项工程的上马。

 

如果地球的升温已达逆转的临界点,也就是说输送热量的大洋盐流被稀释得临近中断,那么即使朔天工程不动工,也是无济于事。

 

朔天工程对于减排温室气体实际是有一定作用的。因为朔天运河要向中国干旱的西北地区调水,所以这些原来干旱的不毛之地会生长出大量的林草和农作物。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生物固碳的过程——大量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材料。这难道不是朔天工程应该尽快上马的原因之一吗?

 

说道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一些人由于缺乏能量观念而产生的迷思进行纠正:

这些人不知道,大尺度天气变化的背后是巨大能量的转换。一场中等烈度的台风所产生或消耗的能量,往往会有几十颗氢弹爆炸释放的能量。没有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单凭几个蝴蝶扇动翅膀,是不会有台风产生的。同样道理,地球温度升高一度,也要有天文数字的焦耳累积,因而必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因为人类的某一项工程而使地球的温度在短期内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果确如一些人所想象的,朔天运河使青藏高原升高的温度被第三极的特殊地理因素放大了若干倍,那么我要问,这个放大了若干倍所需要的巨额能量来自何处?

 

一句话,如果以蝴蝶效应反对朔天工程的人不能说出巨额能量的来源,那么他们加于朔天工程的罪名就是莫须有。

 

 

                                20061027  于多伦路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