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诉讼,中国政府在哪里?


“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难怪日本人瞧不起中国,因为连中国人自己、中国政府都不爱护自己的民众,都不敢理直气壮的站出来为民众申冤。如果政府都是那种见利忘义,怎么能够以身说教,叫老百姓不贪图眼前利益而不做汉奸呢?

对日诉讼,中国政府在哪里?

 

45名中国二战劳工索赔诉求被日法院驳回”这一消息又牵动着中国人的心。为什么中国的对日劳工、慰安妇诉讼都最终以失败告终?除了日本拒不认罪外,中国政府此时又在哪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很早以前,古语就曾说过“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如果说二战时中国国力衰弱,被日本侵占,我们无力回天,历史不能倒转。但为什么现在中国日益强盛,成为了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时,对日关系还如此懦弱,竟然只能让76岁高龄的中国劳工联谊会会长王起祯四处奔波。难怪日本人瞧不起中国,因为连中国人自己、中国政府都不爱护自己的民众,都不敢理直气壮的站出来为民众申冤。

当然,有人会说当前中国外交政策还必须韬光养晦,还必须委曲求全,以避免外国散布“中国威胁论”。况且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必须仰赖日本企业的大力投资。而政府自然只能抓大放小,处理国家大事,这些鸡毛蒜皮的陈年烂帐,你们自己闹闹就可以了,怎能沙鸡焉用牛刀,闹得政府出马呢?

诚然,政府是处理大事的,但是如果政府因为仅仅是站得高,望得远,却忽略了民众的情绪,忽略了历史上的小事,最终只怕会丧失民心,影响大事。

况且在西方人、特别是日本人的眼中,一个连自己国民的合法权利都不能维护的政府并不算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也得不到他们的真正认同和理解。君不见,美国总统为了中国错逮捕了一个公民,甚至为了中国一个民权人士被捕,都得煞有介事的要跟国家主席、总书记讨价还价,从而赢得了中国不少老百姓的欣赏;而日本政府竟然为了几个几十年前被朝鲜绑架的人或者骨灰大动干戈,列为恢复与朝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条件,也成为小泉寻求民意支持的重要把柄。

可见在日本人眼里,民众无小事,只有敢于维护民众利益才会获得他们的理解。而这相比起靖国神社涉及到日本宗教信仰来说,虽然要小得多,但是却更能让日本人民理解中国政府的维护民众利益的用心,毕竟情同此理。

事实上,从历来与日本、与西方打交道的例子来看,遇强则强是比较好的道路,因为他们不信奉中式的所谓“韬光养晦、委曲求全”。在他们看来,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自然之理。他们的行事方略更倾向于坦白透明,针锋相对,因为他们的国内政治就是如此。如果你想示弱,那么他会更加认为你很弱,从而变本加厉,欺软怕硬。此次,中国对靖国神社坚持如此之久,日本国内的民意开始倾向理解中国,特别是一些保守派大佬,如本《读卖新闻》主席渡边恒雄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发表了言辞激烈的批评;而新历史教科书事件中,当被揭露日本多家企业赞助后,那些企业都采取退出的方式划清界限。这都说明只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方才能理解,弄明白。

中国政府站出来,是否会对当前的反日情绪推波助澜呢?这是很多人的担心,这也是外国人对中国反日情绪的理解。而结果有可能会恰恰相反。中国为什么每一次反日浪潮都是风起云涌,而且有时还伴随着暴力、违法事情发生(说句实话,中国的反日情绪根本还达不到西方的游行示威那个级别),其原因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缺乏正常的发泄渠道。民间的反日气氛一直被强烈的压制着,政府需要利用他时再允许他释放出来,结果当然只能是如火山一样爆发了,你说火山爆发会有理智吗?中国为什么这么多“愤青”?长期被压制,无处发泄就是一方面。如果政府能够适时主动站出来,表达态度,对这些行动进行理性的引导,那么他们难道天天会这样,肯定不会,他们将会用更理智的行为去实施的。所以,政府适当地站出来不是火上浇油,而是灭火,是疏导。

那么政府如何站出来呢?把他提到靖国神社同等重要?想想也犯不着,我觉得政府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应该从道义上进行声援,在外交层面突出中国重视人权,重视自己国民的声音,并在证据搜集方面提供支持。

2.    为非政府组织筹集款项、法律诉讼等提供支持,外交层面给予赴日诉讼提高协助。

3.    既然日本不承认错误,判决败诉。那么政府应该允许国民在国内法庭提起诉讼,经过公正客观的司法判决,判决违法日本个人和企业给予赔偿并道歉,如果对方不服判决,可以上诉。如果不承认我国法律的判决,则永远禁止个人和企业在中国的一切活动,并禁止任何中国企业,或在中国经营的外资企业与这些企业发生任何贸易往来,否则将予以严厉惩罚。如果遵守我方的判决,可以在赔偿和道歉后,既往不咎。这实际上是西方,比如以色列、美国等对付纳粹和战争犯的通常方式,我们这样做,他们也能够理解。而且这种方式也能确实打击一批既想在中国赚钱,又有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企业,给它一个严厉的警告。

4.    中国政府对民间对日索赔事件给予一个清晰和透明的处理指导,表明政府态度,减少模糊空间,这样反而有助于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日本不是一直说我们纠住历史问题不放吗?而且我们也确实不能老被这个问题拖住了,那么如果能给出一个清晰透明的方案,同样也能获得日本方面的支持,如果他们不支持,那么就说明责任不在我方,日本在道义上就会处于明显不利地位。

 

虽然这些举措的实施,虽然在短期内会影响到中日外交,甚至会减少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但是如果政府都是那种见利忘义,怎么能够以身说教,叫老百姓不贪图眼前利益而做汉奸呢?而且面对中国这么一个大市场,日本企业在衡量利弊的情况下,如果真想进军中国市场,自然会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也惩戒了那些无视中国人情感、歧视中国人的企业和个人,对其他日本人产生正面的导向,从而使他们正确对待中国人的尊严,因为只有首先自尊,才能让别人尊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