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营销是职业选择理想第一站(二)


选择保险营销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固然不能成为所有即将进入职场人的选择,人各有志,也各有不同的条件,选择的余地当然是很大的。但我之所以单就保险营销的职业选择来做文章,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志于在企业的天地里开拓自己的一番事业天地的年轻人。我认为保险营销作为这些年轻人职业选择的第一站,的确是非常适合的。理由如下:

企业天地十分广阔,工作岗位绝非市场营销一类,其他诸如行政管理、文秘事务、技术开发、客户服务等等,都是任何企业必备的岗位,但毕竟销售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核心环节,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企业的任何岗位事实上都必须围绕着销售环节来展开自己的职责的。也许你不喜欢销售工作,也并不适合长期从事销售工作,在其他的岗位上也许能更好地体现你的价值,并拥有更好的职业成长前景。但你却必须了解销售,熟悉销售,只有这样,你在其他岗位上的职责履行才会真正称职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在销售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既能帮助自己了解本企业的销售环节的实际状况,又能在这个实践中发掘自己的潜能,有助于使自己成为具备一定销售能力的复合化管理人才。这样即便你以后不是从事专职的销售工作,但由于有过销售实践的经历,对于你很好的履行企业其它管理、技术、服务等岗位的职责也是大有好处的。

以我的经验而论,一个年轻人希望在企业的广阔舞台上一展身手,干出一番事业来,无论是经过自我努力奋斗,逐渐成长为企业的管理高层,还是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始自己的创业计划,销售这一课都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通过间接的方式也能完成,既隔岸观火,通过看别人的实践实现对销售工作的了解,但比起自己亲历亲为,效果是大相径庭的。销售工作的本质,其实就是运用一系列与人沟通的技巧,让你的目标客户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建议,购买你所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仅仅从这样的基本概念出发,似乎销售并没有什么特别,企业中的任何一项其他工作似乎都是要经过与人沟通的过程,进而取得别人的理解和配合,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责啊。但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就在于,销售过程所需要沟通的人是陌生的,是有着不小的距离,彼此是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对方的一种本能就是防范,是不信任,如何消除这些距离和不信任,就是销售人员全部工作的核心。

保险营销的工作是最能突出反映如上销售特质的,保险营销人员每天所面对的客户几乎都是新的,都是对你具有本能的不信任和防范心理的。而且你所推销的产品和服务又是不具备眼前现实使用价值的,它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风险的保障,在我们这样一个保险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的国度中,要通过保险业务人员的有效沟通,不仅使目标客户消除彼此的隔阂与不信任,而且能确立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接受保险的现代理财观念,难度可想而知啊。由于这样的工作性质,保险营销人员每天工作所遭遇的挫折概率是相当高的,作为一个正常人,如此高频率的受挫,如果没有相应的调试与激励相伴,其心理的承受能力势必难以持久。保险公司这部高效的营销机器之所以能够如此良好的健康运行,除了各种现代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之外,所依靠的一项重要保障条件,就是健全有效的员工培训及团队互助的激励机制。

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新员工进入时,总是要接受规范的职业培训,除了系统的业务知识传输之外,重要的一课就是心理素养方面的激励教育。各家保险公司有别于一般企业的岗位设置之一,就是都拥有一支杰出的培训讲师队伍,公司经常地进行各种名目的内训,包括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内部营销团队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体系保证使得那些四处奔波、心理经常遭遇“客户的拒绝”打击和业务屡屡受挫的营销人员们心理得以抚慰、心态得以平和、斗志得以恢复、营销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在这样千锤百炼的营销历程中,一个保险业务人员能够坚持下来,并不断地成熟起来,可以想见他将来的职业历程,无论是继续在保险行业走下去,还是改弦易辙,从事其他某个行业的工作,其职场竞争力无疑是有力的、强健的,可以受用终生的。

所以我经常鼓励我所遇到的一些年轻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如果怀有在企业领域闯荡一番的职业志向的话,经历一下保险营销环境下的洗礼是很有好处的。尽管你可能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再学习仍然是必须的。保险公司就是又一所极富实战特点、学习氛围很浓的营销大学,在那里可以经受高强度的规范营销训练,同时还可以接受很好的心理素质养生。在你未来的漫长职业生涯中,能有这样一个开始,应该视为是一种幸运。(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