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稻草及周末效应促沪指跌136点


    今日中石油上市、美股爆跌、加息预期、“资源税调整”重大利空传闻成为压跨股市的四根稻草。

    今日沪指开盘5812.46点,最高5860.59点,最低5740.40点,收报5777.81点,跌136.48点,跌幅2.31%,成交1060.30亿;深成指开盘18816.27点,最高18997.30点,最低18504.14点,收报18564.34点,跌580.28点,跌幅3.03%,成交481.02亿。沪市210家上涨,660家下跌;深市164家上涨,483家下跌。

    周五沪深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行情,全日两市都运行在昨日收盘点位下方,盘中反弹明显乏力。从今日市场外部环境来看,不利因素有四个:其一是中石油上市的资金挤出效应,其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跌幅,香港股市早盘低开900点左右;其三是宏观经济数据仍然朝着过热方向发展,市场担心周末有较大幅度的加息。其四是资源税调整。尽管有这样的不利因素,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从今日盘面来看,市场自身的调整压力也不能忽视,笔者昨天已经指出,蓝筹股上涨乏力,昨天与今天中国石化在每吨成品油上涨500元的情况下没有出现涨停,今天不仅前期强势的煤炭、钢铁、有色等板块都处于跌幅前列,而且,这些强势股的调整并没有换来弱势股的反弹,两市最终只有不到400家股票上涨,反映市场人气十分低迷,市场调整压力已经客观存在。

    但我们也看到,今日逆势上涨的股票虽然不多,但大多是新面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或许新“二八”行情的方向。建议投资者降低预期,适应新“二八”行情。

    在多重情绪影响下,今日大盘延续昨日跌势,继续震荡整理。早市指数开盘出现回落整理,不久在20日均线附近受到支撑,下午大盘继续震荡下行,深幅下挫,沪指跌破5800点。多数个股回落整理,日成交量也再度缩减,反应市场心态较谨慎。

    两市周五受周边市场普遍大跌的影响大幅跳空低开后均震荡整理并收出星型线,蓝筹如金融、地产等虽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能,但市场整体活跃程度却依然较低,而成交额则略有缩减,短线涨跌空间很可能都将因此受限。午后大盘重心出现进一步的下沉整理,由于权重蓝筹与多数品种共同下行,今日盘中几无热点方向可言,市场针对周末消息面上存在不利因素的预期增强,导致观望抛售气氛加重,大盘处于反复下探整理格局,操作上保持谨慎观望。

    笔者周一提示,在6000点市场有压力,大盘在连续三天冲击6000点后,势必后引起大盘的震荡,尤其在新股发行过快,加息压力在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市场开始走出二次探底的走势,尤其值得大家警惕的是11月2日重要的时间拐点的方向感,另外,在周边股市大副下挫的影响,也是今天大盘开盘下跌的原因。

    其实,上证指数在10月份轻松逾越6000点,但在5800点至6200点区间多空反复进行拉锯震荡,形成了阶段性的平衡格局。11月份多方仍有再度上攻的动力,只是上升速率可能有所降低。第三季度的8、9、10三个月上证指数升幅分别为16.73%、6.39%,3%。虽然十一月笔者认为大牛不会改变,股市继续冲高,但幅度已经有限笔者预计在十一月股市将在6500点以下逐步震荡上升。

    从短线的角度分析出发,可以考虑在11月中,大盘的10日均线得失,10月份大多数时间在此线之上运行,一旦收盘指数低于此线,往往引起短线较大抛盘,这也是短线分析大盘强弱的重要分水岭,11月份可能要多关注30日均线的支撑作用,如果日常运行中低于此线,仍可考虑逐步吸纳。

    另有,市场对于资源税调整、加息等调控政策的预期日渐浓厚,加上各类利空传闻再度沉渣泛起(如针对基金公司征收资本利得税等),令市场情绪极为紧张;同时,中石油将于下周一上市,其巨无霸的权重将对机构的仓位配置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亦对大盘构成冲击。

    下周市场关注: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发行的申购日为2007年11月5日、中国中铁A股IPO下周一上会,中国中铁此次拟发行不超过46.75亿股A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174.75亿股的26.75%、中国石油下周一上市,在沪综指中权重将逾两成、国有重点企业前三季利润同比增长三成多、成思危指出,在2006年12月31日至2007年8月31日这段期间,我国股指的日均增速远远高于境外各主要股指,可以说是处于暴涨期”等。

    今日市场热点不太明显,权重股表现偏弱,部分石油股有色所表现,盘中中石化一度拉抬创出了新高,券商、封闭基金和极少的小市值板块出现上涨,银行股中建行与中信今天也逆市上扬。采掘和传播板块跌幅居前,煤炭、航天航空等板块基本全线飘绿。

    笔者认为大蓝筹乏力之下,反映了指标股的泡末增加,必然要产生挤出效应。但是对股市长期健康发展看,最近的震荡有利于持续发展,并走向理性。

    未来操作上投资者应回避一些缺乏实质性业绩支撑的品种,不宜盲目杀跌,保持冷静为宜。投资者还需要保持一定仓量,随时应对可能到来的调整。

    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具体发展作出适应自己个股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