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家万户感受到冬日的温暖
● 王民官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在调研检查全市供热工作时,要求全力做好今冬供热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市市区自1992年开始集中供热以来,前10年平均每年增加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2003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30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市区集中供热面积新增360多万平方米,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累计将达到279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将由2002年的22%提高到41%。但我们也看到,城市的集中供热普及率还没有达到应普及的一半,还有接近60%的城市居民没有享受到集中供热带来的温暖。
在我们看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需要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尤其是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到我们社会的和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可见,能否让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检验一届政府是否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体现一届政府是否真正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之一、更是体现出一届政府能否真正地受到老百姓的拥护,赢得群众满意的主要政绩之一。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民生是行政之本的理念,高度重视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特别要着力改善一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让那些个生活困难的家庭,也能够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实际行动切实解决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作为负责集中供热的企业单位,一定要把保证供热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安全运行作为社会责任,不仅要把热源送到居民家庭,也要通过优质服务温暖人心,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可以说,作为北方城市的青岛,我市开始普及集中供热,不仅是广大市民提高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集中反映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近几年,我市集中供热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供热覆盖面、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北之间、东西之间、新老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目前我市的整体供热发展水平与广大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供热季节来临群众对供热问题反映也比较多,没有集中供热的区域希望能够享受到集中供热,老城区希望加快改造的步伐,不少市民迫切希望冬季家里能够暖起来,迫切要求我们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供热工作。
如何构建一个公平、效率、协调的社会,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不是朝着为少数人过上舒适奢华的生活,使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使少数人享受到集中供热的实惠,等等,那样的一个“金字塔”目标,而是要使全体的老百姓都能够真正地富裕起来,切实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文明成果,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冬日里的温暖。
我们希望在经济发展的整体过程中,能够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在保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到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真正创造一个公平、和谐、安定的社会。我们相信,尽管因诸多原因造成历史的、地区的、城乡之间的差距一时还难以消除,但我们还是有足够的信心,注重用发展经济的办法来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朝着和谐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更加地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使老百姓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在这个冬季里,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户人家,家家都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人人都能够享受到温暖如春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