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进入轿车市场可谓是重金投入,号称是投入20亿,虽然不多,但对于江淮来说着实不少。因进入轿车,财务报表上呈现负增长,这当然是情理之中,毕竟前期是投入阶段,但是,江淮轿车的收入会如何呢?
让我们来预测一下吧。
产品角度。江淮的宾悦被称为是C级车,从轴距来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C级车,目前自主品牌只有华晨的尊驰与其轴距相当。发动机是江淮自己的发动机,也是装载在瑞风上的发动机,没有什么独特的技术,但也不会是很差的,瑞风13万的市场保有量能证明这个发动机的稳定性。车桥车架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但也不会差,没有明显的不足。外观大气,有奔驰的影子,喷漆不错,品质感做到了一定程度。内饰精致,虽然比不上皇冠、凯没瑞之类的高级轿车,但在国产车里面也绝对可以称得上乘。
好,这是产品层面,江淮准备了这么久,花了这么大的精力,算得上是有一定成绩了。那么,它的价格呢?据称,在成都车展上接受顾客预订,价位在13-14万区间。我想,最终价格肯定就是在这个区间了。那么,如何让顾客购买呢?
这就涉及到品牌了。品牌是顾客购买的依据,如何让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确立一个位置,让顾客对你的品牌有明确清晰的认知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才会让有需求的顾客会光顾你。我们看看江淮现在做的一些报道。
品牌主张是“度势 行天下”。这句话看起来大气,读起来顺耳,真是一句不错的广告语,也符合正在事业打拼阶段,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消费者的心态。然而,顾客购买一个产品,认知一个品牌,是否是依靠这种心态契合就能达成的?答案是否定的!顾客看到这句话,心境能契合,自然就认同,但是一具体到某个物品的时候,就不一定认同。譬如,当你说“审时度势 方能行天下”,A君就高度认同,但是一落实到具体产品,或许他就会说,这应该是奔驰吧!
“度势 行天下”这句话概括了顾客的内心的心理活动,但未概括产品的特征,毕竟,顾客是在买产品,不是在买理念。在当今车市喧嚣不止的市场上,你必须把你产品最直接的特征告诉出来。但是,我们看到上面对产品的介绍,这款车的确没有什么特征啊。
好,这就涉及到打造一个品牌,如何从战略上审视了。
首先,这款车的竞争对手是谁?肯定不是凯没瑞、雅阁和领驭这些车型,虽然体量相近,但价格悬殊太大。那么应该是凯旋、明锐、卡罗拉、凯越了?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价格相当,但是,体量不一样,这也算是与对手的区隔了。还有就是东方之子、尊驰和比亚迪F6和骏捷,价位接近,车体量接近,技术接近,宾悦如何与之竞争呢?
我们看看它们的市场表现:东方之子每月销量旺季的时候2000多台,淡季的时候几百台;尊驰旺季的时候能做到4000,淡季的时候能做到2000,骏捷每月能做到7000左右,最高是8000,比亚迪F6尚未上市。
骏捷能做到那么好,是因为解决了顾客接受国产车的两个问题:外形设计和产品稳定性。华晨中华几年前把华晨给做臭了,质量太差,结果普遍失望。但是骏捷上市就是打着“小宝马”的旗号,不但外形酷似宝马,也号称是与宝马共线生产,产品质量也的确有很大提升,一步一步走过来,让顾客都能接受了,再加上实惠的价格,骏捷这个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扎根了。而尊驰则是在骏捷拉动下,也呈现量好的增长,但始终难与骏捷相提并论。而东方之子,早期的质量不稳定已经是众人皆知,再加上其定位于商务型轿车,与顾客的认知产生严重错位,试想,商务型轿车需要体现的是什么?气派,面子!当你开着一台10来万的车,有面子吗?还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江淮轿车与它们如何竞争呢?其实有一个机会可以给到宾悦,那就是新一代自主轿车。顾客对自主品牌的普遍认知就是,价格便宜,配置高,质量不稳定。只有符合这个认知特征,才能得到顾客认可。为什么说是“新一代自主轿车”?自主品牌是无法回避的,是众人皆知的,也不需要回避他。而自主品牌价格更低,配置更高,决定了自主品牌更实惠。只要解决顾客对质量的认知,宾悦就能成功了,并且能认同“新一代自主轿车”了,与上一代自主轿车的区隔就是,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可以抗起自主品牌的大旗,称为品类的代言人,与奇瑞共同并肩作战。
那么,如何建立顾客对宾悦的自主品牌质量认知呢?三个方面是可以去推进的。第一,产品的设计研发。江淮号称宾悦是在意大利和东京设计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支持点,与其他品牌所说的自主研发相比,具有优势;第二,产品的生产制造。江淮号称是丰田的全面质量管理。这点传播得好,是会被顾客认同的;第三,就是产品自身了。产品自身的确有不错的表现,那么,江淮轿车这个定位就能成立。另外,不能完全定位在商务型轿车,不要过分塑造商务形象,甚至规避这一点,强调打造“新一代”就好了。
如果营销做得好的话,我想月销量与尊驰并驾齐驱是没问题的,甚至会更好。
然而,看看江淮现在对宾悦的推广,过于虚幻,品牌推广脱离产品,为他人做嫁衣裳了,结果不会太好,能做到东方之子的水平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