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其实是商品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副产品。作为经商者,其目的就是赚钱,因此,商家在出售其商品的时候,都希望将其商品价格尽量提高,已获得更高的利润。这种资本利益的追求,就产生了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动力。但现实社会却有很多因素制约,其中包括消费群体因素和销售群体因素,其中销售群体中最大的制约来自竞争者。
每当经商者要出售其商品时,必须考虑其竞争对手同类商品的价格,如果其出售的商品价格过高,市场价无法接受这个价格,消费者将转向购买其竞争者的产品。但这恰恰是经商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商品的价格也就被无形中限制住了。
但,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垄断。一旦经商者在某个领域内,使其产品形成垄断,那么,由于缺少竞争者,这时,商品的定价权将掌控在这个唯一的经营者的手中,这种情况下,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就不可避免了,那么通货膨胀就随之而来。
垄断有多种形态,其中有政策垄断、技术垄断、资源垄断、联合垄断、资本垄断和混合型垄断。
政策垄断
当国家对某个行业或某个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其后果将可能造成其行业或企业在某个地区或某段时间内,其竞争对手被挤压出局,这就造成了垄断的形成。其最为典型的例子为我国的邮政系统和铁路系统。早在我国上个世纪中叶,我国为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将稀少的资源集中起来,发展国有企业,使国家段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然而,在此过程中,众多私营经济被挤压出局,尤其是投资资金庞大的铁路系统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邮政系统,更是私人资本无法涉及。在改革初,出于社会稳定方面的考虑,国家并未放开铁路和邮政领域,这又使这些垄断部门获得了国家政策方面上的支持,由此又进一步加大了垄断地位。
技术垄断
技术垄断是指某经营者在某件产品或某类产品上拥有关键技术,其通过关键技术拥有权从而将其竞争对手排挤出局,从而达到生产此类产品的垄断权。技术垄断在当今世纪比较盛行例如我国的电视机生产商,其生产的产品大多关键技术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因此,我国电视机行业每年都得向国外相关厂家支付大笔的专利费,同时,高价格的新产品领域被国外厂商所垄断。这也就要求我国商家尽快走出技术垄断的阴影,掌握自己的关键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资源垄断
资源垄断是指某一种资源自在某一地区生产或被某一商家独自拥有,从而达到定价权的唯一性。上个世纪中叶,全球的石油生产大部分集中在中东地区,由于中东战争时期,美国给与以色列大量的支持,从而引发中东阿拉伯国家的不满。这时,中东国家将石油出口价格大幅度提升,从而导致全球石油相关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然而,随着全球石油开采地的不断发现,中东出口的石油比例开始下降,其石油垄断地位也有所下降。
联合垄断
联合垄断是指在某一领域内,几个大的生产厂家联合对商品定价,从而达到集体垄断的目的。这个垄断的前提是其领域内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少数几个经营者所掌控,这个时候就有可能形成联合垄断的局势。例如我国石油行业,其主要生产厂家就两家,因此我国石油价格一直只涨不降,这就是联合垄断所造成的。
资本垄断
资本垄断是指在某个领域内,某一个生产者利用其雄厚的资本,打压商品价格,从而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局,最终达到垄断的目的。我国造纸业就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垄断。早在上个世纪改革初期,国外的造纸业进入中国,其产品价格远低于我国本土生产的纸类价格,从而造成大批国内造纸业的倒闭,而国外造纸业由于其资金雄厚,很快的占领了国内的造纸市场,当其形成绝对优势后,国内纸类价格飞速上涨。资本垄断特殊性在于,垄断形成前期,其产品价格不是上涨,而是下跌,这往往造成自由竞争的假象。
混合型垄断
混合型垄断是指其垄断形式是由多种垄断混合而成。我国房地产业就可以算是混合型垄断。如今我国房地产,其土地资源长控在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手中,这可以算作资源垄断。当国家部门向外出售土地的时候,往往不按市场机制与作,而是向某些地产商倾斜,这就产生了政策垄断,在由于地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的地产厂商达成联盟,从而形成联合垄断。因此,这就造成了我国地产价格不断上涨。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有不足之处,多大家指正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