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不需要澄清公告来凑热闹


    澄清公告满天飞是牛市的一大“特色”。此前如是,现在亦然。

    在中国股市的历次牛市行情中,均少不了上市公司发布的澄清公告。此前的资产重组、业绩提升等传闻,都能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度的上涨。目前由于有了业绩预告制度,现在再制造业绩传闻显然不合时宜。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股改后的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概念又成为“黑嘴”的“玩物”。

    据统计,2006年全年沪深股市仅仅只有2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基本上每个交易日平均仅1家左右。而从去年10月份以后,各类传言开始陡然增加,澄清公告也开始“水涨船高”。今年1月份,就有57家公司发布澄清公告。4月份至今短短几天,又有10多家公司澄清相关事宜。

    4月9日,华电能源、吉林制药、中兴通讯3家公司发布公告就传闻进行澄清。其中中兴通讯对于“中兴独占中国移动集团TD招标50%份额”,并且估计“中兴通讯此次招标中订单约为50亿元左右”的消息进行了澄清。澄清公告称,中兴通讯“正在参与商务合同洽谈工作”,“但目前尚未签订任何正式合同”。一“正”一“反”之间,传闻不攻自破。

    牛市中市场传闻的盛行,与其火爆的氛围密切相关。熊市时,投资者人气涣散,交投清淡,即使是有传闻,也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况且投资者还会警觉到是不是庄家设置的陷阱。而在牛市时则大不一样,前不久甚至有传闻称,某些奉行价值投资者理念的证券投资基金也在打探消息。原因就在于,只要市场上有消息,股价就出现大幅上涨。基金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的中小投资者?

    传闻的满天飞,无非还是利益两字。除了那些“先知先觉”者之外,对于没有消息的上市公司,某些利益集团为了获取暴利,制造传闻也就“顺理成章”了。在获得了足够的筹码之后,制造上市公司的利好的传闻,吸引投资者大举跟进,利益集团借势出货,“腰包”自然而然就鼓起来了。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某些上市公司与利益集团狼狈为奸,从而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常常上市公司的传闻被传了许久,而上市公司却视而不见,个中意味确实耐人寻味。或者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后,再来澄清,表面上看,上市公司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实则有与利益集团相互勾结的嫌疑。

    前不久,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明确上市公司临时报告应披露对证券交易价格可能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目前看来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否则,对传闻视而不见又如何解释得通?

    今年春节过后,低价股行情异常火爆,股价翻番的低价股比比皆是,也是那些“投资”低价股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这其中就有传闻的功劳,也有某些上市公司助纣为虐的功劳,这其实是对牛市的亵渎。

    在经历了前些年市场的疯狂投机之后,基金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已逐渐在市场中生根发芽,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型蓝筹股的强劲上涨就是证明。作为一轮大牛市来讲,大蓝筹才是主基调,仅仅依靠所谓的传闻,是无法支撑的。

    牛市需要的是进行理性投资的资金,需要的是投资者的热情,但决不需要上市公司的澄清公告来凑热闹。

    http://web5.jrj.com.cn/news/2007-04-11/00000214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