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的“度田事件”谈起


  从东汉的“度田事件”谈起

  南京市统计局:王国钧

  据史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为限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令各州、郡清查田地数量和户口。

  当时许多地主隐瞒了大量田地及依附于他们的人口数,并且拥有武装,因而反对清查。地方官吏有的惧怕他们,有的则贪于纳贿,任凭虚报、瞒报,造成度田数字的严重不实。刘秀发现后,虽诛杀了十多个郡的太守,并派兵镇压,仍遭到豪强地主的武装反抗,结果不下了之。这就是历史上的“度田事件”。

  “度田事件”距今虽已近二千年,但却给了我们一点启示,即当调查的目的和被调查者的利益发生矛盾时,统计数学往往就会产生不实。

  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建立了可靠的基础。建国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人口、工业等多项全国性普查工作,均取得了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为政府进行决策、制订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必须看到,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还存在着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矛盾。在个别地方,有少数人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虚报、蹒报统计数字,甚至对坚持原则、如实上报统计数字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事件还时有发生。

  因此,要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性,除必须要加强统计队伍的自身建设,包括加强统计业务培训,运用电子计算技术等外,还必须教育有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切实深入宣传贯彻《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使广大群众增强统计法制观念,了解我们的统计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积极支持、协助统计部门搞好各项统计工作。此外,还要加强统计法制的检查工作,对拒报、瞒报、虚报统计数字的有关人员要按照《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耐心地进行教育或予以严肃处理,对敢于同弄虚作假作斗争的同志,要大力支持和表彰。同时,完善、改进各项考核、评比等制度,以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原载《江苏统计》198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