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 关于“造假”问题的对话


国庆前夕 关于“造假”问题的对话

 

昨天下午,与来访友人聊天,以“问题奶粉”为题。兹讲谈话内容追记如下:


客人:毒奶事件,让我们心情沉重。


主人: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造假沧海之一粟也。


客人:此话怎讲?


主人:君不见造假之事,在中国可谓无孔不入、登峰造极、遍及神州:假学历、假文凭、假护照、假证书、假帐、假报表、假数字、假年龄、假论文、假发票、假药、假食品、假评奖、假新闻、假华南虎、假绿化、假化肥、假种子、假名牌、假唱、假光碟、假警察、假军人、假党员、假英雄、假博士……举凡有利可图的领域,都有造假。

    

客人:的确令人忧虑。造假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没有的事。怎么现在一下子蹦出这么多呢?


主人:造假成风似乎是近20年的事儿。但是探讨国人造假的根源和始作俑者,却是半个世纪之前埋下的祸根。


客人:您的意思是五十年前的“大跃进”?


主人:是的。我们一起分析造假的根子——时间:1958,事件:全国上下集体造假,主角:各级政府官员。结果,上行下效,贻害无穷。自此,老祖宗千百年讲诚信的优良传统被抛弃殆尽。中华美德被毁于一旦。十分令人痛心!


客人:五八大跃进之后,就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接着是“三年自然灾害”。


主人:纠正一下,不单纯是“天灾”,而是“人祸”。准确地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客人:您的意思,是说现在造假成风源于五八年?


主人:是的。五八造假的荒谬思维,根本没有得到清算和纠正,而是巧为之讳或拿不是当理说。结果,造假有理,造假有功,造假吃香,反对造假者却遭殃。于是,50年之后,子子孙孙说假话,造假绵绵不绝。


客人:政治思想环境和氛围是相当重要的。


主人:五八之后,是反右倾、社教、四清,最后文革。我们国家和民族又在极左路线下折腾了20年,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人们在虚妄的假话环境中已生存多年,天天听假大空,在会上自己也随大流说假大空。心里如明镜,但嘴上还得跟着说。表里不一,心口脱节,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样,内心之中诚信的道德基石已不复存在,而以表态、献忠心、唱高调为公开的语言生活的全部。而下班放学之后,回到家中,才是摘下假面说真话的时候。久而久之,在学校、在单位气宇轩昂地说自己也未必相信的假大空话,就蔚然成风了。


客人:是的。在文革中我们天天早请示、晚汇报、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对着领袖相片鞠躬敬祝、流泪请罪,就和中了邪一样。现在回忆起来,哈哈,真是一群傻帽!


主人:那都是形式上的东西,时过境迁,就成了笑料。更为严重的,是酿成人们习焉不察的恶果——亿万青少年在思想道德上受到了的致命戕害:诚信的教育根本缺失,而说假话大话空话习以为常。结果,到了商品经济年代,闸门一开,物欲横流,恶浪滔滔,说假话,造假就积重难返,难以根除了。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多米诺效应则难以遏止。


客人:社会造假,除了您说的历史根源之外,应该还有道德问题吧


主人:是的。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市场经济所产生的急功近利、金钱至上,以及人们精神信仰的相对贫乏,投机造假的无耻现象日盛。其根源则是道德沦丧,不只是个人的道德沦丧,而且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


客人:呜呼!这次第,怎一个“假”字了得!


主人:要真正扭转这个局面,确实很难。一靠法律严惩,二靠监督机制,三靠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官员的以身作则。水流千遭归大海,归根结底还是施行政治体制改革。唉,忧国忧民,这个话题太沉重。咱们草民还是说点轻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