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夫子温、良、恭、俭、让——《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的作者在“民数记”第21篇到24篇中,讲述的是古代以色列人怎样在虚构的上帝的煽动和庇护下,对其他比以色列更加弱小的国家和民族,进行野蛮血腥的侵略战争的故事。书中写道:

住 南 地 的 迦 南 人 亚 拉 得 王 , 听 说 以 色 列 人 从 亚 他 林 路 来 , 就 和 以 色 列 人 争 战 , 掳 了 他 们 几 个 人 。以 色 列 人 向 耶 和 华 发 愿 说 , 你 若 将 这 民 交 付 我 手 , 我 就 把 他 们 的 城 邑 尽 行 毁 灭 。耶 和 华 应 允 了 以 色 列 人 , 把 迦 南 人 交 付 他 们 , 他 们 就 把 迦 南 人 和 迦 南 人 的 城 邑 尽 行 毁 灭 (民数记21,1~3)。

以 色 列 人 差 遣 使 者 去 见 亚 摩 利 人 的 王 西 宏 , 说 ,求 你 容 我 们 从 你 的 地 经 过 。西 宏 不 容 以 色 列 人 从 他 的 境 界 经 过 ,以 色 列 人 用 刀 杀 了 他 , 得 了 他 的 地 (民数记21,21~24)。

耶 和 华 对 摩 西 说 , 不 要 怕 他 。 因 我 已 将 他 和 他 的 众 民 , 并 他 的 地 , 都 交 在 你 手 中 。 你 要 待 他 像 从 前 待 住 希 实 本 的 亚 摩 利 王 西 宏 一 般 。于 是 他 们 杀 了 他 和 他 的 众 子 , 并 他 的 众 民 , 没 有 留 下 一 个 , 就 得 了 他 的 地 (民数记21,34~35)。

《圣经》的作者在书中多次重复要求以色列人敬上帝为神,其重要理由之一,是因为上帝带领以色列人离开了埃及。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上帝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这件事本身,就会发现这样做本身是非常不合理的,尽管这只是一个没有被证实的神话故事。

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根据《圣经》的介绍,是因为自然灾害逃荒到埃及,这样的事情,世界各国都发生过,中国也发生过。一般情况下,外地逃荒来的人到了新的地方,就会融入那里的社会,并在那里安家落户。因此并没有一定要离开的必要性。正如《圣经》中多次介绍的那样,古代以色列人被上帝强迫带离埃及后发生过无数次的公开抱怨,比如这一段中也写到:

“百 姓 因 这 路 难 行 , 心 中 甚 是 烦 躁 ,就 怨 恨神 和 摩 西 说 , 你 们 为 什 么 把 我 们 从 埃 及 领 出 来 , 使 我 们 死 在 旷 野 呢 , 这 里 没 有 粮 , 没 有 水 , 我 们 的 心 厌 恶 这 淡 薄 的 食 物 。于 是 耶 和 华 使 火 蛇 进 入 百 姓 中 间 , 蛇 就 咬 他 们 。 以 色 列 人 中 死 了 许 多 。”(民数记21,4~6)

从这种情况来看,强迫古代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是不得人心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古代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并没有一块和平的乐土等待他们去安居乐业。他们必须用残酷、野蛮、血腥的侵略手段,去从比以色列人更加弱小的民族手中抢占土地。这是非正义的罪恶行径,是应该受到上天的谴责的。

上帝强迫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去侵略其他更加弱小的国家,不但是天怒人怨的不得人心的行为,也是非常不道德的非正义行为。所以对这一切负主要责任的上帝,不但不应该为此受到以色列人的崇拜,反而因此应该受到以色列人和那些被侵略民族的谴责。因为这些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给以色列人和其他弱小民族的人民都带来了灾难。上帝如果还有良知,应该为此忏悔认罪。

与上帝一样,孔子也很热心过问别国的政事,但是与上帝非常不同的是,孔子过问别国政事的方法与上帝完全不同。“学而篇第一”之(10)中对此有精彩的描述,书中写到,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上帝过问以色列的政事的时候是不容以色列人有任何意见的,起先他强迫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然后又用残忍的十杀手段,逼迫埃及法老放行,在途中又无数次用各种残忍的手段屠杀恐吓不愿意继续跟着摩西流浪的以色列人。而孔子从来不用这样的卑劣手段,反而是靠自己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去得到过问别国政事的机会。我想,这也同时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不同。

(未完待续)
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