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预期,上述数据均低于预期,反映了我国经济下滑已经进入“深水区”,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PPI和CPI的回落给未来降息提供了更大的空间,12月底以前降息的可能性很大。
涨幅创近31个月新低
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创近31个月新低。
数据显示,自2006年5月PPI涨幅为2.4%起,PPI涨幅均在2.0%以上。此外,2008年8月PPI涨幅为10.10%,9月下降至9.10%,10月再次大幅下跌至6.60%。而11月PPI涨幅为2.0%,是进入今年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回落。
经济数据远低于预期,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势所必然,但如何去应对,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目前来说降息的作用已经很有限了,而且风险很大,现在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已经不指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了,同时为了保增长的需要,商业银行不得不放许多风险性较高的贷款,同时这也可能使处于进步,发展,完善中银行内控体制受到挑战,如果按照内控的要求许多贷款是不能发放,如果按照保增长的要求,按照金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贷款,这可能使商业银行左右为难,同时虽然商业银行的股份制都相继推行,但最终还是行长拍板,这样在拍板时就存在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不一定以本金安全为原则,其实我还是那样一个观点目前应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如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目前只想扩大内需,如家电下乡,不想怎么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是一种懒惰的做法,也是一种不正视问题和现实的做法,其思路是让一部分财富的人的财富能用于消费,而缺乏提高居民收入的意识,并没有把提高居民收入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样刺激内需将会没有基础,将不能更好的得到民众的回应和支持),如扩宽投融资渠道,努力促使居民把大量储蓄转移到实体经济方面,但国家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利益。当然降息还是有空间的,预计CPI还会下行,降息可能会挤出一部分银行储蓄用于消费和投资,但数目应该很有限,关键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并使他们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恢复市场的信心,积聚市场中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