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六,也是春节七天长假的最后一天了。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人还没起来,灿烂的阳光已经透过米黄色的窗帘,告诉我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了。这七天里,有两天天气时阴时晴的,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五,其余五天,上海的天气都特别地好,风和日丽的。由于年前那一个月风雨雪交加的日子,给了我们太深的反衬印象,过年之中的阳光明媚,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阳光起来。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就去地铁终点站—松江新城站,接我父亲去了。平时,父亲住在我桂林公园旁边的老房子里,我住在松江新城的新房子里,过年过节或是天气好的时候,父亲才会过来呆上两天;这要过大年了,当然,要接父亲过来和我一起过年了。父亲临出来前,10点钟的时候,还给我通了个电话,按着正常的走法,11点半之前,父亲就应该到了;可是,我在那儿等到12点一刻,父亲还是没来。我想,他是不是从前一站-松江大学城站就下了?我又赶快赶到那儿去看了一下,也没见到人。我只得先回来了,一直到下午1点20分,才见到父亲。一说,果然,他把两站搞错了。因为松江大学城站下车的乘客很多,他还以为终点站到了呢,也就跟着下了车、出了站。看看我家里没人,他再乘公交车去松江新城站找我,然后再折回来。三十那天,天气本来就阴冷,父亲这来回地一跑,就不太舒服了。一到家里,父亲就让我帮他铺好了被子,他钻进被窝躺下了。三十晚上,我们在厨房里吃着热气腾腾的大火锅,父亲一点也没有食欲。
吃过了年夜饭,我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和父亲聊着天。父亲特别怕冷,也经常给我说起他小时候有关寒冷的记忆。那是1940年的冬天,日本人上了舟山岛,父亲那时候才7岁。他现在已经记不清日本人为什么要把他们都赶到一个荒岛上去了,他只记得那天天气冷极了,小小年龄的他和他那大两岁的哥哥,在寒风中摇着一只小船,带着家里的一些东西,从所居住的盘峙岛到那个日本人制定的荒岛上去。奶奶早就没了,家里也就没人给做鞋了,父亲赤脚踩在小船上,脚都冻木了;人也冻得哭了起来。这个故事,我已经听父亲讲了很多次了。
说到过年,父亲也经常说到一个故事。就是在我奶奶没了之后,每到过年,亲戚们都不让他们兄弟几个上人家家里去。因为,小小的年纪就没了娘,这在老家被看成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虽然有些故事我已经听父亲说过很多次了,可父亲每次说的时候,我都会作出很新鲜的样子来。我觉得老人更需要的也许并不是钱,能让儿女们感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对他的在意、和对他的亲情,这种精神上的慰籍,可能比什么都更重要。
父亲对现在的生活非常知足。父亲55岁的时候,就从他干了一辈子的纺织厂退休了;这二十年来,退休工资会时不时地加点,尤其是这两年,每年都加钱,现在他能拿到1200元。在西安,70岁以上的老人坐车不花钱,进园子、去展馆也都不要钱,上了年纪了,也吃不了多少了,所以,父亲觉得他并不缺钱。2006年底,我把父亲接到上海来;他自己上超市去买点菜吃吃,平时炒炒股,日子过得挺舒心的。
今年的春晚挺好看的。我在看完今年的春晚之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台春晚真精彩!》。有网友说:我说的其它人和节目他们都赞成,唯独看不惯章子怡;有人说她是木偶,也有人说她是假唱;还有人说她花了重金做那晚的化妆。我听着的感觉是:鸡蛋里头挑骨头。我不认为春晚就一定要看真唱,这与我们看电影是一样的。在以前,电影同期录音是很少的,都是先拍完了片子,然后再配音的;这对影片本身的魅力能有多大影响呢?我想,是章子怡的美丽,加上她的好运气和她的能力带来的成功,让有些人嫉妒得难受了吧?如果章子怡这样的还不能算是漂亮的话,如果章子怡就目前取得的成绩,还不能说是中国人的骄傲的话,那我们对自己同胞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呢?我看到任何人为国争光的时候,我都会由衷地为他们而感到高兴的,因为,在国际舞台上,能为国争光的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所以,有了这样的人物,我们就要为他们而喝彩。
还有那些相声、小品和音乐、舞蹈节目,看节目的时候,心要静,要听进去了,要看明白了,才会觉得好看。本身就是心烦意乱的、心不在焉的、心猿意马、心灰意冷的,怕是什么节目看了。都不会有好的感觉的。更要命的,是我听着有些人的评论,像是本来就没打算说观感,在看节目之前,那些话就想好了,就等着轰呢,就等着骂呢。对于这种心情的观众,怕是来个神仙导演也没有办法吧?
春晚看到夜里11:50分的时候,我知道,烟花鞭炮的大汇演,就要进入高潮了。我马上乘电梯上了我们那幢楼的顶楼-22楼。去年是在年前搬过来住的,当时只是试着去看了一下,感觉很不错;所以,今年三十晚上,我还想上去再体验一回。站在大楼顶上,我们周围的所有小区都尽收眼底。从11:45分起就陆续开始的鞭炮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浓烈、也越来越震撼了。站在这楼顶上,听着那隆隆的炮声,不至于太揪心;而那此起彼伏的烟花弹,则把大年夜打造的飞金流银、火树银花的。此声,此景,让我觉得喜庆极了,也热闹极了。直到12点15分左右,这跨年的交响音画大汇演,才渐渐地淡去了。鞭炮声,就是新年来临的脚步声;礼花景,就是新年穿上的花衣裳。这样的风景,让我永远看不够,也看不烦。
回到家里,问父亲是不是想吃点东西了,父亲说,是有点饿了;我赶快下了些饺子,还在饺子汤里放了些肉丸、鱼丸、包心丸,香菇、平菇、金针菇,蛋饺、腐竹、生菜等,做成菜汤饺子。热腾腾地给父亲端上了一碗,有荤有素,有汤有热,身体不舒服的人吃上这样的一碗饭,比吃什么药都灵性。这会儿父亲确实饿了,有滋有味地把这碗饺子带汤菜吃了下去。吃完以后,他说人轻松多了。
在这大年7天长假里,我每天早上一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博客。用博客纪录下我过年时的好心情,和我现在每天都能体会到的幸福和快乐。写博客已经超过一年半了,我已经不感到那是一种有意识地写了,我觉得那更像是在无意识地说,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让大家分享我的快乐、分享我的思索。这本身也是我现在的快乐之一。时间长了,这成了一种习惯;平时是这样,过年也是这样。不说点什么、不写点什么,我就会觉得像是起床没洗脸、或是睡前没洗澡一样地不自在。都说习惯成自然,我这博客写着写着,就体会到这种习惯的自然了
过年睡得晚、起得也晚,起来就快中午了。写好博客,发上去,下点饺子一吃,就该跑出去转悠一圈了。大年里这么好的天气,看着屋外灿烂的阳光,就挡不住想冲出去晒晒太阳的冲动。这七天长假里,我还找到了一个外出的乐子。我有一张工行卡,按着工行的规定,我只要在这七天长假里,天天去刷卡买东西,不论买多少,那么,买东西本身按双倍积分;另外,连续七天都刷卡了,再加送一万分。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每年年终算总积分的时候,我可以拿着积分去换工行的礼品。去年年底,我就拿着积分换到了两张迷你型的交通卡。普通的交通卡像名片那么大,我这迷你型的小卡,只有普通卡的三分之一那么大,外面根本买不到,精致极了、也漂亮极了。记得去年底的12月29日,松江新城的地铁开通的时候,我拿上这张迷你交通卡等在即将开始的地铁进站口,东方网的一位女记者看到我这张袖珍卡,很是羡慕;问我在哪儿买的?还专门让我把卡拿在手里,她给我拍了一张照片,发在东方网上。长假里又逛了商场,又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还能得到大卖场里购物的小礼品奖励,以及银行卡的发卡单位年终给的礼品赠送,一举四得,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从年三十到今天这七天,我每天都要去大卖场转一圈。已经很多年了,我也从工行的年终积分礼品派送中,得到了很多的小玩意儿,用着挺实惠,看着也欢喜。
在昨天的博客里,我给大家说了,我年初四去逛我们这附近的胜强影视基地的台湾庙会了。原价20元的门票,我是通过在乐购大卖场里买东西,得到他们的门票赠送的。年初四,上庙会去逛了一圈,看看这拍摄了《投名状》的影视基地,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庙会上去凑份热闹,又沐浴了阳光、又找到了快乐,这庙会上浓浓的年味还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过大年的喜庆劲:游客的喜气和庙会的热气。这可是过年的时候最适合去的地方之一了,我想,它以后如果每年办,我每年都会去逛的。
大年里面的鞭炮烟花汇演,除了三十晚上有一场,年初四晚上也有一场,也就是在初四深夜到初五凌晨的时候,那是初五迎财神的开场戏。与三十晚上相比,一样的热烈、一样的火爆,一样的火树银花、一样的交响音画,我也一样的登上了顶楼,从22层的高层俯瞰我们这新城的壮美交响。看着一颗颗烟花弹迅速地腾空,又突然地打开了,在夜空中撒出满天的红红、绿绿、黄黄的礼花来,漂亮极了!我特别喜欢看夜幕中绽放的礼花,那是一种有着音乐般的旋律,又有着空中雕塑般的美感,交织混合在一起的极致的艺术美!让我看不够。
七天的春节长假就要过去了,今天的天气还是那么地好。窗外,那依旧是土黄色的草坪上,一直黑白花的小鸟,在那里跳着、跳着。我又要出去转一圈了,又要去大卖场里完成这七天连续刷卡的最后一刷了。
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我那满天下的学生们发给我的贺信,今年也一样。其中一条是女学生宋缨发给我的:“金猪辞岁,玉鼠迎春,值此新春来临之际,宋缨给你拜年了。鼠不尽的祝福送给你,恭祝你和家人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还有一条是学生季军捷博士发来的:“金猪辞旧岁,灵鼠报吉祥,季军捷祝你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工作事事顺,生活步步高,好运时时有,幸福天天绕,美梦个个圆,福星高高照”。明天,大年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要到了,我也想把学生们给我的祝福,送给我的读者们。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就去地铁终点站—松江新城站,接我父亲去了。平时,父亲住在我桂林公园旁边的老房子里,我住在松江新城的新房子里,过年过节或是天气好的时候,父亲才会过来呆上两天;这要过大年了,当然,要接父亲过来和我一起过年了。父亲临出来前,10点钟的时候,还给我通了个电话,按着正常的走法,11点半之前,父亲就应该到了;可是,我在那儿等到12点一刻,父亲还是没来。我想,他是不是从前一站-松江大学城站就下了?我又赶快赶到那儿去看了一下,也没见到人。我只得先回来了,一直到下午1点20分,才见到父亲。一说,果然,他把两站搞错了。因为松江大学城站下车的乘客很多,他还以为终点站到了呢,也就跟着下了车、出了站。看看我家里没人,他再乘公交车去松江新城站找我,然后再折回来。三十那天,天气本来就阴冷,父亲这来回地一跑,就不太舒服了。一到家里,父亲就让我帮他铺好了被子,他钻进被窝躺下了。三十晚上,我们在厨房里吃着热气腾腾的大火锅,父亲一点也没有食欲。
吃过了年夜饭,我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和父亲聊着天。父亲特别怕冷,也经常给我说起他小时候有关寒冷的记忆。那是1940年的冬天,日本人上了舟山岛,父亲那时候才7岁。他现在已经记不清日本人为什么要把他们都赶到一个荒岛上去了,他只记得那天天气冷极了,小小年龄的他和他那大两岁的哥哥,在寒风中摇着一只小船,带着家里的一些东西,从所居住的盘峙岛到那个日本人制定的荒岛上去。奶奶早就没了,家里也就没人给做鞋了,父亲赤脚踩在小船上,脚都冻木了;人也冻得哭了起来。这个故事,我已经听父亲讲了很多次了。
说到过年,父亲也经常说到一个故事。就是在我奶奶没了之后,每到过年,亲戚们都不让他们兄弟几个上人家家里去。因为,小小的年纪就没了娘,这在老家被看成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虽然有些故事我已经听父亲说过很多次了,可父亲每次说的时候,我都会作出很新鲜的样子来。我觉得老人更需要的也许并不是钱,能让儿女们感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对他的在意、和对他的亲情,这种精神上的慰籍,可能比什么都更重要。
父亲对现在的生活非常知足。父亲55岁的时候,就从他干了一辈子的纺织厂退休了;这二十年来,退休工资会时不时地加点,尤其是这两年,每年都加钱,现在他能拿到1200元。在西安,70岁以上的老人坐车不花钱,进园子、去展馆也都不要钱,上了年纪了,也吃不了多少了,所以,父亲觉得他并不缺钱。2006年底,我把父亲接到上海来;他自己上超市去买点菜吃吃,平时炒炒股,日子过得挺舒心的。
今年的春晚挺好看的。我在看完今年的春晚之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台春晚真精彩!》。有网友说:我说的其它人和节目他们都赞成,唯独看不惯章子怡;有人说她是木偶,也有人说她是假唱;还有人说她花了重金做那晚的化妆。我听着的感觉是:鸡蛋里头挑骨头。我不认为春晚就一定要看真唱,这与我们看电影是一样的。在以前,电影同期录音是很少的,都是先拍完了片子,然后再配音的;这对影片本身的魅力能有多大影响呢?我想,是章子怡的美丽,加上她的好运气和她的能力带来的成功,让有些人嫉妒得难受了吧?如果章子怡这样的还不能算是漂亮的话,如果章子怡就目前取得的成绩,还不能说是中国人的骄傲的话,那我们对自己同胞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呢?我看到任何人为国争光的时候,我都会由衷地为他们而感到高兴的,因为,在国际舞台上,能为国争光的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所以,有了这样的人物,我们就要为他们而喝彩。
还有那些相声、小品和音乐、舞蹈节目,看节目的时候,心要静,要听进去了,要看明白了,才会觉得好看。本身就是心烦意乱的、心不在焉的、心猿意马、心灰意冷的,怕是什么节目看了。都不会有好的感觉的。更要命的,是我听着有些人的评论,像是本来就没打算说观感,在看节目之前,那些话就想好了,就等着轰呢,就等着骂呢。对于这种心情的观众,怕是来个神仙导演也没有办法吧?
春晚看到夜里11:50分的时候,我知道,烟花鞭炮的大汇演,就要进入高潮了。我马上乘电梯上了我们那幢楼的顶楼-22楼。去年是在年前搬过来住的,当时只是试着去看了一下,感觉很不错;所以,今年三十晚上,我还想上去再体验一回。站在大楼顶上,我们周围的所有小区都尽收眼底。从11:45分起就陆续开始的鞭炮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浓烈、也越来越震撼了。站在这楼顶上,听着那隆隆的炮声,不至于太揪心;而那此起彼伏的烟花弹,则把大年夜打造的飞金流银、火树银花的。此声,此景,让我觉得喜庆极了,也热闹极了。直到12点15分左右,这跨年的交响音画大汇演,才渐渐地淡去了。鞭炮声,就是新年来临的脚步声;礼花景,就是新年穿上的花衣裳。这样的风景,让我永远看不够,也看不烦。
回到家里,问父亲是不是想吃点东西了,父亲说,是有点饿了;我赶快下了些饺子,还在饺子汤里放了些肉丸、鱼丸、包心丸,香菇、平菇、金针菇,蛋饺、腐竹、生菜等,做成菜汤饺子。热腾腾地给父亲端上了一碗,有荤有素,有汤有热,身体不舒服的人吃上这样的一碗饭,比吃什么药都灵性。这会儿父亲确实饿了,有滋有味地把这碗饺子带汤菜吃了下去。吃完以后,他说人轻松多了。
在这大年7天长假里,我每天早上一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博客。用博客纪录下我过年时的好心情,和我现在每天都能体会到的幸福和快乐。写博客已经超过一年半了,我已经不感到那是一种有意识地写了,我觉得那更像是在无意识地说,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让大家分享我的快乐、分享我的思索。这本身也是我现在的快乐之一。时间长了,这成了一种习惯;平时是这样,过年也是这样。不说点什么、不写点什么,我就会觉得像是起床没洗脸、或是睡前没洗澡一样地不自在。都说习惯成自然,我这博客写着写着,就体会到这种习惯的自然了
过年睡得晚、起得也晚,起来就快中午了。写好博客,发上去,下点饺子一吃,就该跑出去转悠一圈了。大年里这么好的天气,看着屋外灿烂的阳光,就挡不住想冲出去晒晒太阳的冲动。这七天长假里,我还找到了一个外出的乐子。我有一张工行卡,按着工行的规定,我只要在这七天长假里,天天去刷卡买东西,不论买多少,那么,买东西本身按双倍积分;另外,连续七天都刷卡了,再加送一万分。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每年年终算总积分的时候,我可以拿着积分去换工行的礼品。去年年底,我就拿着积分换到了两张迷你型的交通卡。普通的交通卡像名片那么大,我这迷你型的小卡,只有普通卡的三分之一那么大,外面根本买不到,精致极了、也漂亮极了。记得去年底的12月29日,松江新城的地铁开通的时候,我拿上这张迷你交通卡等在即将开始的地铁进站口,东方网的一位女记者看到我这张袖珍卡,很是羡慕;问我在哪儿买的?还专门让我把卡拿在手里,她给我拍了一张照片,发在东方网上。长假里又逛了商场,又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还能得到大卖场里购物的小礼品奖励,以及银行卡的发卡单位年终给的礼品赠送,一举四得,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从年三十到今天这七天,我每天都要去大卖场转一圈。已经很多年了,我也从工行的年终积分礼品派送中,得到了很多的小玩意儿,用着挺实惠,看着也欢喜。
在昨天的博客里,我给大家说了,我年初四去逛我们这附近的胜强影视基地的台湾庙会了。原价20元的门票,我是通过在乐购大卖场里买东西,得到他们的门票赠送的。年初四,上庙会去逛了一圈,看看这拍摄了《投名状》的影视基地,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庙会上去凑份热闹,又沐浴了阳光、又找到了快乐,这庙会上浓浓的年味还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过大年的喜庆劲:游客的喜气和庙会的热气。这可是过年的时候最适合去的地方之一了,我想,它以后如果每年办,我每年都会去逛的。
大年里面的鞭炮烟花汇演,除了三十晚上有一场,年初四晚上也有一场,也就是在初四深夜到初五凌晨的时候,那是初五迎财神的开场戏。与三十晚上相比,一样的热烈、一样的火爆,一样的火树银花、一样的交响音画,我也一样的登上了顶楼,从22层的高层俯瞰我们这新城的壮美交响。看着一颗颗烟花弹迅速地腾空,又突然地打开了,在夜空中撒出满天的红红、绿绿、黄黄的礼花来,漂亮极了!我特别喜欢看夜幕中绽放的礼花,那是一种有着音乐般的旋律,又有着空中雕塑般的美感,交织混合在一起的极致的艺术美!让我看不够。
七天的春节长假就要过去了,今天的天气还是那么地好。窗外,那依旧是土黄色的草坪上,一直黑白花的小鸟,在那里跳着、跳着。我又要出去转一圈了,又要去大卖场里完成这七天连续刷卡的最后一刷了。
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我那满天下的学生们发给我的贺信,今年也一样。其中一条是女学生宋缨发给我的:“金猪辞岁,玉鼠迎春,值此新春来临之际,宋缨给你拜年了。鼠不尽的祝福送给你,恭祝你和家人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还有一条是学生季军捷博士发来的:“金猪辞旧岁,灵鼠报吉祥,季军捷祝你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工作事事顺,生活步步高,好运时时有,幸福天天绕,美梦个个圆,福星高高照”。明天,大年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要到了,我也想把学生们给我的祝福,送给我的读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