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 案(八)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
12岁,属鼠)

刘谷雨(阳历1996430日晚9点过八分,阴历3月13,出生于长沙附二医院。出生时体重72两。钳产。轻度窒息。脐带缠颈。医生的打分是7分。

现在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大泉乡大坪中学读书,读小学六年级。

2008年刘谷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大学语文》教  案(八)

 

授课教师:刘咏梅

授课日期:2006.22006.7

授课班级:高职一班、高职二班、高职三班

 

 

第八大节

课题:小测验

教师:刘咏梅(副教授)

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

联系电话:0731----4080372

 

测验目的:检查半期来的语文学习情况。

检测重点:重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诗词部分。

检测方法:开卷法。

一、选择题:

(一)选出声调符号不正确的一组:( 

A卓有成效      集思广益      诸如此类

B对牛弹琴      迫在眉睫      创造世界

C防微杜渐      骄奢淫逸      唾手可得

D循序渐进      坐而论道      运筹帷幄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礼尚往来(崇尚)  满目疮痍(创伤)  冠冕堂皇(古代帝王的礼帽)

残羹冷炙(有浓汁的食品)  过犹不及(如同)  张大其词(夸大)

(三)课文《拿来主义》中用了许多比喻说理,下列对各比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2、“废物”喻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3、“大宅子”喻文化遗产;

4、“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5、“孱头”喻割断历史盲目排的虚无主义者;

6、“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A.245               B.136

C2346           D.1245

(四)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文字通顺与否,是衡量一篇习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B、文字通顺,是衡量一篇习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C、文字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习作的重要标准。

D、衡量一篇习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是文字通顺。

(五)选出下列各组中词性和结构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

A、炫耀   召唤   降落   消逝  B、满腹   咒语   火钵   百侣

C、蟋蟀   保姆   鹧鸪   大堰河D、废墟   峥嵘   欢愉   下锚

(六)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C

A、春回大地群山绿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一汪绿水慰平生          D、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七)与“千古江山增秀色”构成对仗的是(C

A、万紫千红大地春         B、九州生气逢春旺

C、万家人面映桃花         D、红梅万点报新春

(八)下面是刘禹锡的一首诗,诗中把秋天写得景象开阔,生气盎然,表现了诗人激越向上的思想情绪,诗中有三处空缺,依次填入的词是(C

A、是      云霄        B、似      九霄

C、胜      碧霄        D、胜      重霄

(九)在下列一首七律括号处有一句最贴切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B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寄绝,三更三点水精宫。(袁枚《江中看月作》)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十)请给下列诗歌分类。

1、《再别康桥》   2、《将进酒》   3、《登高》   4、《长恨歌》

5、《梦游天姥吟留别》 6、《有的人》 7、《大堰河---我的保姆》

8、《蒹葭》 9、《陌上桑》  10、《行行重行行》  11、《蜀道难》

是现代诗或新诗的是(            );

是古诗或旧体诗的是(            ),其中(    )是律诗,(    )是绝句。

(十一)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诗,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D)面,       月(A)繁星满天。

数只船(A)浦口,       D)声笛起山前。

1 A  B  C  D      2 A、落  B、圆  C、明  D

3 A  B  C  D      4 A、声  B、有  C、几  D

(十二)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C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题:

  礁石        艾青       1954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十三)这首诗以礁石为形象,贯注诗人人生体验的真情,将志与情融为一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对它象征意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礁石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自身的象征。

礁石是一个求生存权利遇到连续迫害而不低头的人的象征。

礁石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和要求生存、不畏迫害的人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诗人将“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这样一种思想感情溶于诗情画意的意境,读者通过诗的艺术形象便可感受到诗人的这种感情。

(四)第二节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比喻  排比  拟人       B、对偶  比喻  夸张

C、对偶  比喻  拟人       D、反复  对偶  拟人

(十五)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近体诗    B、叙事诗   C、现代格律诗  D、自由体新诗

                  水乡行

   水乡的路,                3C

   水亏铺;                   要找人,

   进庄出庄,                 稻海深处;

1D                    一步步

鱼网作门帘,              踏停蛙鼓,

挂满树,                  蛙声住,

2A                   水上起暮雾,

榴火自红,                儿童解缆送客,

枊线舞;                  4B

(十五)分别将诗句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走进才见,几户人家住       B、一手好橹

C、家家门前,锁一副           D、一把橹

答:1D2A3C4B

(十六)从全诗看,到水乡的像哪一类?(D

A、毕业回乡的学生          B、定期前来的干部

C、本乡本土的居民          D、饶有兴致的初访者

(十七)下列各项中,诗人明写的是(CE),暗写的是(A

A、水乡人的勤劳          B、水乡人热情好客的性格

C、水乡安定、宁静的气氛  D、水乡人生活富足的画面

E、水乡生意盎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