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一代”咋就没想不到集训“穷二代”?


“富一代”咋就没想不到集训“穷二代”?

 

近日,一场主题为“富二代的快乐成长与家业传承”的论坛在顺德举行,一时间“富二代”的传承以及企业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记者调查了解到,第一代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大多已接近退休,他们迫切希望子女能够尽快接班。但是,顺德九成以上“富二代”不愿或者不能完全接班,令生意场上风光无比的“富一代”倍感头疼。(13日中国新闻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11/1113_17_1433466.shtml

“富一代”能够清楚地看到“富二代”身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表现出对“接班人”不堪胜任的忧虑,请政府出手相援,帮助培养提高“富二代”的素质和能力,这本身可以理解,作为政府理当义不容辞地给予支持。然而,让政府出资的要求显然过于吝啬、自私,也太没远见了。

按说,这些“富一代”并不缺钱,可为什么却要让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来替他们培养接班人?也许基于两点:第一,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功之臣”,享受政府出资“理直气壮”;第二,江苏等地已经这样做了,而当地没给这个待遇,觉得“不公平”,心理不平衡,于是主动向政府伸手。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备受诟病。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得益者,不是拿出行动去反哺、回报社会,力所能及地资助那些最需求援手的“穷二代”,做到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反而盯住本来就极为有限的公共资源,恨不能据之为己有而后快,怎能不遭至社会公众的反对呢?

其实,“富二代”之所以整体素质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正是“富一代”们过于看重富“钱袋”,而忽视富“脑袋”的结果。“富一代”们虽然看到了这种后果,却没有或者不愿意从根源上去反省。就是政府花再多的财力、精力,指望这些依旧传承着富一代衣钵的“富二代”脱胎换骨,恐怕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